
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日程
展位 BOOTH | C06
尊贵藏家预览 VIP PREVIEW
11 / 12 | 星期四 14:00 - 20:00
11 / 13 | 星期五 13:00 - 20:00
公众日 PUBLIC DAYS
11 / 14 | 星期六 11:00 - 18:00
11 / 15 | 星期日 11:00 - 18:00
上海展览中心 - 延安中路1000号
「超越脆弱 Beyond the Vulnerability」
—— 陈箴 CHEN ZHEN
Catalogue Raisonné(1977 - 2000)
书籍发布暨主题对话
2020/11/14,13:30 - 15:00
论坛室 - 上海展览中心东馆1楼
嘉宾 Guest Speakers
费大为: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Dawei Fei,curator and art critic
朱朱:诗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Zhu Zhu, poet, art curator, art critic
主持 Moderator
沈奇岚: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作家
Shen Qilan,art critic, curator,writer
RSVP或更多详情咨询: Beijing@galleriacontinua.cn
部分作品预览
SELECTED ARTWORKS PREVIEW

▲ 《祭坛 - 红色、白色、黑色》,1993年,金属,木材,玻璃,自粘塑料板,宣纸,黑色,白色和红色丙烯 酸涂料,铝,沙,水,红色,白色和黑色颜料粉,159 x 100 x 35 厘米,独版
1993年,陈箴开始创作一系列名为《祭坛》的墙上装置作品。他同时还围绕“灵性”这一主题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装置作品创作。“灵性不再是传统的、无血肉的、宗教的,或是完 美的灵魂,而是被视为社会与自然平衡‘契约’的 某种责任......未来现实的本质将一定是人造的,但我们要如何在不失去人类本性的同时实现‘自然的人造性’?这些思考构成了未来人类新思维的基本原则,是我创作中反思的重点。” ——陈箴
▲ 《重量》,1991年,金属,玻璃,石头,报纸灰,报纸,216 x 155 x 40 厘米,独版
《重量》于1991年为陈箴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 (ENSBA)举办的首次国际个展而创作。在这件作品中,陈箴将中国表意文字雕刻在石头上,呈现出书法铭文的美感。西方人虽然赞美这些图形的完美,但是却无法理解其中更加深层的含义。书法的神秘性与异域性常常传递了深层的信息,但在这件作品中却稍作反转,成为商品或是工业产品上扎眼的广告商标。刻在石头上的中文意为“欧洲报纸”,但事实上,所有的报纸纸张和灰烬都来自中国的日报,这些日报在当时报道了很多发生在法国和欧洲的时事新闻。从这件作品开始,陈箴已经开始思考他的创作基石,例如语言、信息、身份以及文化的交汇。在这里,他决定用火销毁一切文字与图像的痕迹,正如艺术家自己所说:“灰烬是纯粹记忆的载体,也是土地的养料......报纸反映当下;灰烬则成为报纸的永恒。”根据陈箴的哲学,灰烬是我们社会中人造产物的残余。正是由于火的力量,这些产物得以被净化,并回归其永恒的自然状态。

关于艺术家
陈箴 CHEN ZHEN
陈箴生前是一位视觉艺术家。他于1955年出生于上海,在文革期间成长于法租界的一个讲法语的医生家庭里。在陈箴非常年轻的时候,他就已经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西方文化间的关联产生兴趣。他在1973年进入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976年在该校任职教书;随后在1978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专业,1982年成为学院教授。在25岁那年,陈箴被诊断出患有溶血性贫血——一种不治之症。生病的经历使他以严谨的解析手法对时间和空间的价值获得了深刻的认知。1986年,陈箴到了法国。他继续艺术上的深造,同时也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因此,他把绘画暂置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装置艺术的创作中。1986年至1989 年,陈箴相继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造型艺术高级研究院进修,并于1993年在后者担任助理教授。彼时,他的作品在“跨文化”学派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该理念以人类、消费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作为出发点,陈箴称之为“融超经验”。陈箴于1990年代早期创作的作品通常呈现多文化对话的乌托邦景象,诗意的景观中充满非同寻常的材料间的关联与混合。在此,东方传统和西方美学语汇构成全新的关联。在陈箴去世前的两年间,他决定研究传统中医,并认为中医思想里蕴涵的思维方式与事物原理与他的艺术观十分相近。他将这一知识进行转化、提炼,并在人生最后的作品中展现出一场人体与精神、人类与宇宙的对话。
陈箴于2000年12月13日去世。他面对艺术所秉承的开放观念与他的作品质量,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认可与赞誉。陈箴的作品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并于多个重要的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举行个人回顾展览。在目前于米兰HangarBiccoca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重要展览之前,他曾在诸多重要博物馆和机构举办过个人回顾展,包括:伦敦蛇形美术馆,2001年;雅典国家当代艺术博物馆,2002年;波士顿ICA当代艺术学会,2002年;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2003年;巴黎东京宫,2003年;维也纳艺术馆,2007年; 特伦托和罗韦雷托现代和当代艺术博物馆(MART),2008年;上海外滩美术馆,2015年。1990年至2000年期间,他六度获颁法国和美国艺术机构的创作奖金。他曾参加多个国际双年展,包括:1997年的里昂双年展、约翰内斯堡 双年展和光州双年展;1998年的蒙特利尔双年展;1998年、2007年 和2009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去年11月,负有声望的米兰倍耐力HangarBicocca当代艺术中心发起了一场陈箴的回顾展“短路”(Short-circuits)。此次展览是对陈箴复杂艺术创作的一次沉浸式探索,并在“走廊” (Navate)和“立方体”(Cubo)展厅中首次汇集这位艺术家于1991年至2000年间创作的最为重要的部分作品。

对话嘉宾
费大为 FEI DAWEI
费大为是中国第一代当代艺术策划人。他参与了’85新潮艺术运动,是最早将中国当代艺术推介到国际舞台的中国批评家。1954年生于上海,1985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毕业留校任教。1986年受法国文化部邀请赴法国讲学。1987年-1989年与法国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合作参与策划《大地魔术师》展览。1989年作为独立学者和策划人移居法国。2002年至2008年,任尤伦斯基金会主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建立了近2000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在北京创立的UCCA,并策划了《85新潮》展览。2018年联合策划了《陌生风景》。现任华侨城OCAT美术馆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轮值主席。法国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收藏委员会委员。

对话嘉宾
朱朱 ZHU ZHU
朱朱,诗人、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出生于1969年9月。曾获安高(AnneKao)诗歌奖,中国当代艺术奖评论奖(CCAA),胡适诗歌奖。著有诗集、散文集、艺术评论集多种,其中包括法文版诗集《青烟》(2004年,译者Chantal Chen—Andro),《灰色的狂欢节——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书系,2016年台湾典藏出版),《只有一克重》(2017年河南大学出版社),英文版诗集《野长城》(2018年,美国 Phoneme Media出版社)。

对话主持
沈奇岚 SHEN QILAN
沈奇岚,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作家。德国明斯特大学哲学博士。曾任《艺术世界》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现任《书城》杂志编委。沈奇岚关注艺术与哲学的持续对话。她在2014年上海当代艺术馆联合策展《时间的裂缝》,2016年担任《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顾问,2017年策展德国战后艺术大师彭克大型展览《A.R.Penck: 暗喻会否成真?》。2018年受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邀请,策划了年度项目“包豪斯课堂”,并为“歌德开放空间”策划展览《失眠者之家》。2019年,她策划了《Angelus Novus苍穹下》艺术展,并担任了《重整|德国艺术立场》大展的德方顾问。2020年,她担任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提名人与策展人。沈奇岚策划和主持了2018年上海双年展《禹步》国际论坛项目“回环 Detour——艺术与哲学对话”。2019年,她策划和主持了国际文化高端对谈系列《The Futures我们的未来》。她为多家国际艺术杂志和国际艺术机构撰写专栏和画册文章,包括 FinancialTimes中文网、凤凰艺术、上海博物馆、澳大利亚当代艺术馆等重要媒体与机构。她为英国艺术家AntonyGormley撰写了意大利乌菲齐美术馆展览画册文章。她也为艺术家邱志杰撰写了在意大利Skira出版社所出版的画册。
关于「Catalogue Raisonné」
▼
陈箴(1977-1996)画册的第一卷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阐述了他的生活、所受教育、他的病情、他接受专业培训和进行教学的时期、他在巴黎新生活的初始,及其创作从绘画到装置的转变过程。他画册的第二卷则分为三个部分,关注从1997年到2000年的这个时期,并呈现了与该时期相关的所有现存并具有可靠文献记录的作品。在这卷画册中,还展示了一些陈箴生前未能完成的、但在2001年至2015年期间由他人相继执行完成的作品。该画册的每一部分都配有由Isabelle Renard及徐敏女士(陈箴的妻子)撰写的前言。画册中的文字为读者提供了贯穿全卷的线索,将陈箴的作品精确地置于其历史背景和艺术语境之中;并配以不同采访及评论文章、艺术家亲笔文字、照片和源自艺术家档案的邀请函与报纸文章的复印件。每件被编录的作品,无论媒介,都以彩色印刷的方式呈现(除却个别已无法找到彩色照片的作品),并标注以下细节:作品名称、创作日期、制作技术、赞助来源、尺寸和最后所在处。
正在展出
圣吉米那诺 SAN GIMIGNANO
Via del Castello 11
53037 San Gimignano (SI)
Tel. +39 0577 943134
周一至周日开放 Open from Monday to Sunday, 10am-1pm
穆琳 LES MOULINS
46 rue de la Ferté Gaucher
77169 Boissy-le-Châtel (seine-et-Marne)
Tel. +33(0)1 64 20 39 50
周三至周日开放 Open from Wednesday to Sunday, 12 midday - 6 pm
哈瓦那 HABANA
Rayo 108 entre Zanja y Dragones
Barrio Chino, Centro Habana, Cuba
Tel. +53 58692922.
周一至周日开放 Open from Monday to Sunday, 10am-6pm
罗马 ROMA
The St.Regis Rome
Via Vittorio Emanuele Orlando. 3
email: roma@galleriacontinua.com
周二至周日开放 Open from Tuesday to Sunday, 11am-1pm/2pm-7pm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