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强 x RIVERSIDE空间
艺术家个人项目「平和灰」
2020年11月7日下午3点开幕
王 强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留校任教三十余年。

“我曾经跟学生做过一个比喻,就是说今天你这个减法做到什么程度能算是恰当的:一棵树,你把叶子和枝杈尽可能地去砍掉,能砍都砍,砍到最后,它还能被称为树的时候,这个减法就做到位了;但砍完只剩一根东西的时候,它不叫树了,它是一根木头。”


《两个相等的无意义的空白?》1995年
“当时做水面上的两个方块(《两个空白的无意义的空间》,1996),我的第一直觉是什么:西湖水是有着自然力量的水,它是恒定不变的,而两个方块是人为的,我们的常识是:自然的力量比人大。但是这里面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变化,是什么呢?就是有些东西一旦被人为强制固定住的时候,自然也改变不了;人放弃了固定的权利时,自然随手就可能把它去除掉。也就是说它这里有一个线索,是人为和自然的对应关系。有时候人为的力量更强大一点,有时候自然更强大一点。其实这里面可能就是,到了“未必”的时候,才开始变得有意思。如果哪天真的人为的东西可以压迫自然的时候,也就没意思了;如果人为永远是败在自然之下,也没意思。恰恰是在一种“未必”的过程中,或者在不断的进程中有很多“未必”存在的时候,你才会觉得这件事是有趣的,是好玩的。”

《模糊的平面》2013年
“每次做作品都要保持那种新鲜感,用那种随机的手段、手法,同时时刻保持一个叫停的状态,该了断的时候就必须得了断,你认为这件事情已经说清楚了,就得收手,立马停止。重点还是回到:我们究竟想说什么东西?”

《混淆的标高》2014年-2017年
“‘语言’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你所用的材料、作品里面的元素、所使用的手段……之间相互的关系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很重要。你不能强加于它,你只能看到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是否恰当,导致你语言的成熟度是多少,或者说恰当不恰当。当你找到那种相互关系的时候,语言里边某种所需要的东西也会被找到。
另一方面,实际上,谁也不可能说语言就是放着那里等着你去取的,谁也说不清它究竟是什么。当一个人一直处于独立思考、独立创作时,才会导致“语言”的产生。这相当于我们问,做艺术家应该是做成什么样,做艺术家要达到什么样的身份、能力……等等时,才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其实每个艺术家都是独立的,从美术史角度可以后置归类,但仔细看,每一个人都特别有和别人的差别,都很独立。一种独立导致了一种语言的方式。”

《残存的严肃性》2015年-2018年
“我想保持对抗。‘85新空间’我们提出要关心身边最贴近的城市和生活。而当时艺术的大环境,是有人会告诉你什么作品才是‘正确’的。‘85新空间’和‘池社’让我明白了艺术不是工具,进而产生了对“艺术究竟是什么”的发问和自觉。”

《倒流的河水》 1997年
“我想一直保持现在安静的状态,不希望受到外部特别多的干扰。另外我也有很多计划,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作品,但是理性思考还是会占据主要的位置。此外,实证主义对我很重要,这是东方和西方思考上的差异,我希望能保持对一些问题持续性的关注和追究。”
----------------------------------------
* 以上文字摘录自王强在池社个展《倒流的河水》中与刘畑、陶寒辰的两次访谈,从中可见王强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态度。
RIVERSIDE × 王强
2020年4月,RIVERSIDE空间邀请王强老师在空间中展开一个人艺术项目。经过大半年的思考和工作,王老师将于11月7日,在RIVERSIDE空间为观众呈现一场由20件全新作品构成的展览《平和灰》。

《平和灰》作品草图1

《平和灰》作品草图2

《平和灰》作品草图3

《平和灰》作品模具之一

《平和灰》作品局部1

《平和灰》作品局部2
RIVERSIDE空间
RIVERSIDE是一种流动的意识形态,是一个未定义的艺术空间。RS尝试在画廊、美术馆等传统艺术空间的系统外延展艺术的多样性和可能性,让艺术与日常生活,与未来的商业形态发生新的化学反应。RS将与艺术家们进行深度合作,探寻新鲜的材料、技术、工艺,共同开发全新的艺术品。RS相信未来科技和材料的进步将满足新世代艺术家们的全部想象力。



▲展览咨询▲
时间:2020.11.7 15:00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4309号 RIVERSIDE (蜜桃咖啡隔壁)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