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AR技术实现“时空穿梭”
使用全景声麦克风作为录音设备
漫步武康路 跨越历史百年迁延
深秋的上海,飘落的梧桐叶铺满了安福路和武康路,盛夏的人潮喧嚣,让原本就热闹的“网红小马路”热火朝天,热搜常见。步入秋冬,或许可以换一种途径了解这些网红景点,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武康大楼、开普敦公寓、巴金故居等,用更深入的方式听见建筑背后的故事。趁凉风轻抚,戴上耳机,从宋庆龄故居到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起循声探秘——《武康路19号》。

《武康路19号》是由徐汇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户外沉浸式戏剧,观众戴上耳机根据耳机里的指令行动,从宋庆龄故居出发,步行至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途经武康路上重要的历史场馆和建筑,通过声音叙事、AR技术、真人扮演三种形式的融合带领观众回到那个动荡年代。

融合真实历史与主线剧情,跟随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中国人19年(1931年至1949年)的战争史,从市井生活中,看到烽火中的上海,在封封家书中,通过“小人物”的视角,真切地感受历史洪流的变迁。

通过高科技的运用,《武康路19号》将全面提升观众感官体验。
视觉上,运用AR技术实现“时空穿梭”,将故事中的人物展现在观众面前。
拿起手机,眼前是上世纪30年代的故事;
放下手机,身边是此刻真实的街景。
听觉上,使用全景声麦克风作为录音设备,打造细腻的环境声场,营造立体的声音空间。

这个过程将自我与外界空间完全隔绝,通过独特的戏剧体验,用全新的视野认识安福路与武康路的文化;以城市为舞台,演员即观众;无与伦比的环绕立体、声身临其境的浸入式体验、承载人文的保护建筑,两个多小时的都市街道漫游,传递着具有鲜明海派文化的历史记忆,一场人性与虚无的思辨遐想。

《武康路19号》文本根植于国家一级编剧喻荣军创作的音乐剧作品《烽火家书》。《烽火家书》讲述了发生在1931年至1949年之间的一段故事,一对家住武康路19号的上海父女,在烽火弥漫的岁月里,通过一封又一封的家书表达对彼此的关怀与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生活的迷茫,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重逢的信念。是1931年至1949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心灵史。
《烽火家书》剧本及音乐历时3年、4次工作坊精心打磨,预计于2021年上演。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自2019年起推出沉浸式系列演出。先后有与德国里米尼记录剧团共同出品的《遥感城市》;在中共虹口区委宣传部指导下制作的《循声探秘·鲁迅之路》;由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出品的《声入姑苏·平江》;探寻上话幕后的《2020剧场漫游》。2020年在徐汇区文旅局支持下筹备《武康路19号》,邀请领导专家、业内同行、媒体伙伴、资深剧迷共同参与内测场演出,剧组将根据反馈再度打磨,将于2021年正式上演。

沉浸式系列演出
2019
2020



《遥感城市》
《循声探秘·鲁迅之路》
《声入姑苏·平江》
《2020剧场漫游》
《武康路19号》

文中图片来源于《烽火家书》《遥感城市》《循声探秘·鲁迅之路》《声入姑苏·平江》《2020剧场漫游》剧照与网络。
内测场报名细则
内测场演出时间:
2020年11月14日 14:00-17:00(含30分钟演后谈)
*本次演出时间为14:00-16:00,演出后主创将与报名观众进行30分钟演后谈。
内测场集合地点:
宋庆龄故居纪念馆(淮海中路1843号)
内测场报名时间:
即日起至2020年11月7日
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支付25元购买沉浸式戏剧《武康路19号》内测场咖啡兑换券,在演出当日,可前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二楼“剧院魅饮”兑换一杯美式咖啡或一杯澳白或一杯Dirty(三选一)。

演出须知:
1.本演出为户外巡游式演出,观众请于演出前三十分钟(13:30)抵达集合地点: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演出将于14:00准时开始,迟到观众将无法赶上巡游队伍,将视作自动放弃,特此说明;
2.本演出结束地点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三楼(徐汇区安福路288号),请观众们特别注意,并合理安排出行方式,自驾车辆抵达出发集合地点的观众,需在演出后自行回到出发地取车;
3.本场演出过程中,观众们需听从语音指令按照计划路线行进,请勿脱离队伍自由行动,如遇特殊情况需要脱离演出,请与巡演队伍中的工作人员联系;
4.观众需全程佩戴口罩,抵达集合地点后需登记姓名及联系方式,出示随申码,并提供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驾照)作为抵押物,领取演出所需无线接收装置和立体声耳机,演出结束后归还设备时领取个人身份证件;
5.演出过程中请勿接打电话,摄录视频,以免影响戏剧体验,严禁对演出队伍进行摄录或直播,谢谢配合。
6.演出全程以步行参与为主,恳请参与者衡量自身身体状况再行购票。
演职人员表
制作出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人:张惠庆|总监制:田水|艺术总监:喻荣军|联合监制:何念|编剧:喻荣军 | 戏剧构作:刘雷 | 导演:王海鹰 | 制作人:吴嘉、赵媚阳 | 演员:许圣楠、刘栩斌、孙伟、章静、刘琦、倪晔、陈澳、徐澜宁、李诗杲 | 声音出演:刘苡辰、郭彤彤、张琦、蒋可、贾邱| 技术总监:刘雷 | 文学编辑:赵媚阳 | 舞台监督:邱绎夫 | 演出牧童:张鼎宸、周瑾| 技术后勤:殷之佳 | 录音团队:沈汉村、张之晨、赵超群 | 舞美设计:刘俐伶| 服化设计:毕文宗 | 音乐设计:翟松 | 灯光设计:陈璐 | 道具设计:刘一平| 技术设计:许金佳 | 服化操作:曹丽娜 | 剧务:周瑾 | 演员经理:俞晓、胡玥朦 | 宣传经理:郑怡雯
支持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湖南路街道办事处|上海市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巴金故居
鸣谢:上海市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上海隐居繁华武康路公馆|东欣酒家|PISTACCHIO餐厅酒吧
|猜你感兴趣|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