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止三影堂书店为大家带来了疯狂的摄影书折扣
我们的线上教育也非常给力
为大家带来了当代摄影创作课的折扣
想要提升自己,难道不应该先囤点儿课吗?
此次优惠仅一周,
三影堂线上教育为想学习创作的你不止打开了大门,
就连房顶都掀开了,
为的是让你对当代摄影的创作一探究竟!!
你还在等什么!
赶紧囤起来呀!!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课程为我们掀开了房顶吧!
课程之一 —— “镜头下的行为表演”

周一辰,《无题 #12》,2018
原价:¥160 现价:¥120
本课程分为3个课时,在这里,导师周一辰将为我们分析日常行为、艺术行为和行为艺术之间的模糊界线,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技巧等。此外,导师还对艺术家的行为作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分析了日常行为与艺术行为之间的模糊界线,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技巧等。
· 导师介绍 ·

周一辰
毕业于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摄影与相关媒体专业,现工作生活于纽约和北京。MiA Collective Art的创办人之一。其作品主要通过行为艺术,影像,和装置艺术探讨在多重文化碰撞下信息化,像素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状态。
她的作品多次展览于美术馆,画廊和国际摄影节,包括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馆,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纽约photoville,纽约HO画廊,Reserve艺术空间,迈阿密SCOPE Art Fair。她拍摄的时装作品曾经作为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Savage Beauty” 展览的一部分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展出。入围2018年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获得2019年澳大利亚巴拉瑞特摄影双年展新摄影奖。 并于2019年参加第六届Chrystal Ruth Bell国际艺术家驻地项目(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红门画廊)。
· 相关阅读 ·
课程二——“虚构与隐喻”

蒋斐然,《第一次妇女集会合影》,2018
原价:¥64.00 现价:¥48
在当下社会,每当我们想要讲述真实时,往往会遭遇失语的症状。因为所有的叙述都是破碎的、有问题的,经过修饰,且漏洞百出。既然总是在搭建现实,那为何要用搭建掩盖搭建,不如就将这种泥沙俱下的叙述呈现给观众。虚构与隐喻由此替代了纪实;当我们试图讲述家庭、情感与婚姻时,也是在赌上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发明,因为一旦开口,已然是一个故事的伪造者。真与伪之间有一块模糊不清的地带,在着迷于想像的人眼中,这一块空间可以无限放大。唯一的方法就是带着一路上生产、虚构和收集的文本、图像和物证重新回到现实中来。像马可波罗一样,艺术家是这次神秘之旅的见证者,那些证词言之凿凿,那些隐喻波光粼粼,等待着每一个忽必烈的诠释与想象。
近几年来,影像艺术家蒋斐然一直在关注、追踪和研究“隐喻”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思考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所呈现的多样模态,探索一种新的对话关系:一种介于虚构与真实、荒谬与严肃之间的思考。
本课程分为3个课时,在这里,导师周一辰将为我们分析日常行为、艺术行为和行为艺术之间的模糊界线,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技巧等。此外,导师还对艺术家的行为作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分析了日常行为、艺术行为和行为艺术之间的模糊界线,以及当代艺术的创作技巧等。
· 导师介绍 ·

蒋斐然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在读。关注家庭与亲密关系,关注日常生活批判,探索叙事的生效方式,试图通过虚构的影像叙事探寻可见与不可见,可说与不可说之间的模糊交界。
· 相关阅读 ·
课程三——“自拍,究竟在拍什么?”

许力静,选自 《或》系列,2009
原价:¥80.00 现价:¥60
本课程分为三个课时,导师许力静在此进行了自我肖像的分类和艺术家作品的赏析,从而探讨了在当代艺术摄影中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本课程内涉及的艺术家包含:巴耶尔、李·弗里德兰德、梅普尔索普、南·戈尔丁、辛迪·舍曼、汉娜·威尔克、薇薇安·迈尔、曼海莉科尔斯、森山泰昌、长岛有里枝、泽田知子、浅田政志、片山真理、林奈知迷、须藤绚乃等。
“自我肖像”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油画当中,在经济不允许的条件下,只有画师本人才有特权和能力为自己进行肖像创作。就像少有画家能够拒绝自画像的特权,现如今,在这个新媒体、多媒体交杂时代,人们也同样难以拒绝手机的自拍摄像头。但是,在摄像头下,自我肖像如何作为自我认知的手段以及怎样探寻摄影本质的途径?本课程会让您在充分了解艺术摄影范畴下的自我肖像,进而理解摄影创作魅力所在;以及通过解读这些作品,如何将其作用于自身的创作。
· 导师介绍 ·

许力静
东京艺术大学博士毕业。2013年赴日本留学,2014年进入武藏野美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6年进入东京艺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大学期间获得2009年平遥国际摄影节新锐摄影师奖,2011年入围三影堂摄影奖,2017年入选TOP20·2017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目前,专注于艺术创作和以中国女性艺术家的泛摄影表现为中心的亚际(Inter Asia)文化表征考察。
· 相关链接 ·
课程四——“我们如何在‘此‘创作”

甘莹莹,《银河》,2020
原价:¥95.00 现价:¥71.25
本课程分为四个课时,导师甘莹莹作为一个在参与了多个艺术驻留项目的摄影艺术家,向大家解答了关于艺术驻留项目中创作的问题。如:如何申请艺术驻留?如何向主办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设计?如何在未拜访一个地点时,预先提出与此地发生关系的创作提案?以及在时间较短、地点相对限制的驻地项目中,如何尽可能地沉浸式创作?甘莹莹通过分享参加或主办艺术驻留项目的切身经验,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惑。
此外,由于今年的疫情,全世界都对自己所居住的场所有了更长足而亲密的接触,对于摄影师来讲,家是一个更值得观察、探索和创作的领域。导师甘莹莹引用了大量艺术家的作品来为大家进行讲解:如何在家创作以及拍摄素材。其中,涉及的艺术家包含:莎拉·卢卡斯、杰夫·沃尔、廖逸君、辛迪·舍曼等。
身份与环境的关系一直是当代艺术的热点话题。在此次课程中,导师还通过解读陈荣辉、李典宇、莱涅克·迪克斯特拉、格里高利·克鲁德森、汤姆·亨特等摄影师的作品,向学员阐释:如何审视、选择和表现摄影内容里的“环境”,使它不再单纯的是内容物的集合体,而是与身份发生关联的带着隐喻与象征的容器。
· 导师介绍 ·

甘莹莹
毕业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摄影系(硕士),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朱家角,从事独立摄影艺术的创作以及撰稿、策展等工作。她的摄影作品主要关注身份、身体与环境的关系等。作品曾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上海展览中心、2019英国LOOK双年展、2018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等展出。获马格南基金会拓影纪实摄影奖学金(2019),提名第三届新注视:瑞士冯托贝尔当代摄影奖(2019)、入围集美阿尔勒 Madame Figaro 女性摄影师奖(2018)、入围马格南 Abigail Cohen 纪实摄影基金(2018)。曾参加2017 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及2018终南山艺术驻留计划·冬进行驻地艺术创作。担任2019 清涟龙寺艺术驻留计划项目总监、策展人。
· 相关阅读 ·
课程五——“如何释放日常生活里快拍摄影的自由创意?”

编号223,《私有昵称》,2012
原价:¥64.00 现价:¥48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画廊对摄影产生兴趣,新摄影(New Photography)成为当代艺术里最重要的媒介之一,而Snapshot,则是新摄影领域里不可忽视的一种表现形式。
本次课程分为2个课时,导师编号223向大家解释了生活记录与Snapshot摄影的区别是什么?在生活与创作的联动下,如何寻找Snapshot的语言和精神?以及,快照从个体到群体,微观到宏观的表现;和快照拍摄题材与风格的确立。
· 导师介绍 ·

编号223
本名林志鹏,现居北京。摄影艺术家、写作者、独立出版人,多重身份转换中的冷静观察者,用文字和镜头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形色、生活和成长的任意事情。近年个展包括美国特拉华当代艺术馆、东京Akio Nagasawa Gallery、德国乌尔姆The Walther Collection、巴黎In Between画廊、上海M97画廊、德萨北京画廊、比利时Stieglitz19、意大利Loppis Galleria等,并受邀接受法国ARTE电视台纪录片《镜头下的中国》和日本NHK电视台纪录片《青年摄影师眼中的中国》的采访拍摄。已出版个人摄影集《No.223》《Hidden Track》《Sour Straberries》《Flowers and Fruits》,旅行随笔《漂游放荡》《除非我们虚构了爱》等。
· 相关阅读 ·
以上5门课程包含导师对往期学员作品的critique内容,另有超多干货等你来学。
什么是critique?外国艺术研究生课程中有大量的“critique”环节,这在摄影学科里不是字面上“批评”的含义,而是更加中性,代表的是评论、探讨,学生首先要通过对艺术案例进行研究,了解摄影师在图像创作背后的背景、动机,接着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探讨。三影堂线下小班工坊,critique一直是核心环节,无论是被点评还是有机会听别人的点评都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
购买方式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打包购买,更多优惠哦)
(此次优惠限时至11月11日24:00止)
END
【三影堂教育计划】是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主要部门之一。担负着学术研究、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凭借北京三影堂艺术中心和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的优秀品质和丰富资源,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中国当代艺术摄影先锋人才成长基地。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