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汇创青春"国际赛新媒体艺术分赛
单项奖:增强现实/虚拟现实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 )》是一件增强现实体验作品。观众通过移动设备进入《信息茧房》作品,即可置身于以多个人物和独立空间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自由探索虚拟雕塑与空间,感受与真实生活脱离的超现实体验。希望观众能够在观看体验虚拟雕塑的过程中引发对信息时代中信息茧房这一问题的思考。
创作者
贾梦晗
专业背景
普瑞特艺术学院 互动艺术专业硕士
大量的信息如何影响人们的思想空间?
如何以增强现实作为媒介进行表达?
未来艺术的界限将会如何?
让我们听听创作者贾梦晗怎么说……
Q1
此次参赛作品创作灵感及设计理念?
大量的信息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取知识的习惯和方式。“信息茧房“现象就是随着大量的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问题之一。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然而人们也有可能因此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观众通过移动设备进入《信息茧房》这件作品,即可置身于以多个人物和独立空间所构成的虚拟世界,自由探索虚拟雕塑与空间,感受与真实生活脱离的超现实体验。希望观众能够在体验的过程中引发对信息茧房这一问题的思考。
Q2
装置/背景音乐等选取有何考究?
背景音乐我选择的是Christopher Willits《Pacific1》的片段,这个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气氛和我的作品所想要营造的氛围比较相似。
Q3
创作过程顺利吗?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使用增强现实为媒介进行表达,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问题、探索新媒介的过程。
Q4
参赛作品的创新点?
使用增强现实作为媒介与表达的主题还是比较契合的。观众使用移动设备看虚拟人物的时候又与虚拟人物手持移动设备的行为一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影射。
Q5
从事艺术创作有多久,为什么决定专注于新媒体艺术方向?
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接触创作有一年时间了。新媒体艺术创作对于我而言像造梦一样,通过技术加视觉表达创造出梦里才会有的场景,每完成一个作品就像做完了一个梦。而且理性的技术和艺术的视觉表达的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冲撞让我觉得很有趣。
Q6
你是如何取舍创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想法?
我会从创作概念的出发点思考,遵从自己内心的直觉,选择我最喜欢的表达形式。
Q7
疫情对你的艺术创作有影响么?
疫情让我没办法继续使用学校的工作室和一些设备,因此在疫情期间我更多的选择做一些数字化的东西。
Q8
创作时有无瓶颈期,如何解决?
瓶颈期的时候我就做点别的事情,创作应该是快乐的,在好的状态下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东西。
Q9
对于接下来的艺术发展可能性有怎样的展望?
艺术的界限会更模糊吧。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越来越多,艺术表达的媒介和方式也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可能会更多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易得”,人们对艺术的参与感也会更强。
Q10
未来发展方向?
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互动装置,影像,增强现实等,不过我也不会给自己设限,做好自己当下感兴趣的事。
主办单位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
合作单位
MANA全球新媒体艺术平台
扫描下方二维码
了解2020"汇创青春"国际赛新媒体艺术分赛
更多参赛作品及大赛详情
关于“汇创青春”2020
2020第五届“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 国际赛新媒体艺术分赛,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承办。邀请国内外高校的大学生参与,在上海高校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分类评选的基础上,选择数字文化创意相关类别的优秀作品与国内外高校的相关优秀作品同台竞技和展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