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十点睡觉艺术中心 x 铜场计划联合推出新展“感性沙丘(Dune of Sensibility)”。
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铜场的十四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以“感性”回应“感性”。
感性沙丘
Dune of Sensibility
展期:2020/11/08 - 2020/12/13
展览地址: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北京市朝阳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策展人:蒋斐然
参展艺术家:
葛虎成,林仪,彭胤瑞,阮媛媛,石冰,武希文,易超,于航,张钧雷,张思琪,章献,赵可,赵如鹏,朱丽瑾(按姓氏字母排列)。
主办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 铜场计划
特别支持:浙江省艺术文化发展基金
艺术圆桌:“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
对谈嘉宾:胡昊,龙星如,沈宸,王欢,魏颖(按姓氏字母排列)
时间:2020.11.22(星期日)下午2:00
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感性沙丘
巴迪欧在《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中写道:“艺术是一个真理过程,而这个真理往往是关于知觉或感性的真理”。这种“感性”,不是指对现实的感性摹仿或浪漫主义表达,而是指人和世界之间的感性关联。美学,正是这样一门“感性学”。艺术,就是一种关于“在世的感性”的主张。感性问题,关乎人对自身在世状态的把握,关乎到世界对人的意义,以及人对自身的理解。
今天,我们却身陷于感性的荒芜之中。一方面,技术与算法的统御带来了一种普遍的抽象性。这种沙漠般的抽象性吞噬着鲜活的感受力,又借由人机合体的赛博格现实将人的主体性抽空;另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媒体的回音室中,人们更像是站在一座座隔绝独立的沙丘之巅,脚下流沙一片,却自以为登高望远。因此,艺术在今天是一个政治解放与人的拯救的问题。感性的衰竭,意味着判断力的丧失与审美的终结,而艺术将终其使命,去恢复人之初的身体经验与洞察能力,重建人的主体性。然而,当代艺术在其诞生之初的激进感性过后,似乎也慢慢落入了话语系统的抽象闭环与体制的景观化操作之中。是故,艺术能否发明一种新的感性,同样关乎其自身的存亡。
以名词所有格来理解“感性沙丘”,这个词组是一则现实隐喻;以形容词来理解标题中的“感性”一词,则其提示的是一种两极转化与绝地逢生的可能。故展览分为两个章节:在第一章节“沙丘导航”中,艺术作品将作为醒世喻言向我们揭示盛墟的幻象与感性贫困的时代症状;在第二章节“迷路手册”中,艺术家将以游戏者和黑客行动家的精神翻转景观,使贫瘠的沙丘焕发感性潜能。
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铜场的十四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作为学院土壤中生长出的一股野生力量,铜场的矛盾出身决定了其对系统与主体性张力的敏感。它在长期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中向自身和外部同时发问: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展览如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自身的景观反抗景观?这一悖论也是本次展览想要回应与探讨的重要命题。
策展人:蒋斐然
蒋斐然,艺术家、策展人,文字与影像实验者。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电影系,现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为60年代先锋派艺术与乌托邦问题。作品近年曾展出于谢子龙影像艺术馆(2020),利物浦LOOK摄影双年展(2019),CineCina纽约华语电影节(2019),芝加哥“Blow-Up”艺术影展(2019),洛杉矶地下电影论坛(2019),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19),上海喜马拉雅美术馆(2018)等;近年参与策划Inter-World-View 2019等项目,并担任UnArt线上杂志第二辑专题《科幻幕剧》特邀主编(2020)。
感性沙丘. 张钧雷《空间角力》2017 机械装置
感性沙丘. 章献《危险的事物固然美丽》2018 影像装置
感性沙丘.葛虎成《始于限制》2020装置
感性沙丘.林仪《协奏曲》2019 装置_影像
感性沙丘.彭胤瑞《偏移》2020.单频影像
感性沙丘.阮媛媛《意愿强烈却》 2020 雕塑
感性沙丘.石冰《盔甲_蕾丝2》2018装置
感性沙丘.武希文《热带》2019.装置
感性沙丘.易超《黑色—精卫填海》2017 雕塑
感性沙丘.于航《追太阳》2019 影像装置
感性沙丘.张钧雷《磨显》2019平面绘画
感性沙丘.张思琪.《可以避开他的一百种方式》.2019.装置
感性沙丘.章献《在光亮中》2020 雕塑
感性沙丘.赵可《幸福家园工程》2020装置
感性沙丘.赵如鹏《一种局面》2020 装置
感性沙丘.朱丽瑾《内-外》2020 影像装置


香蕉大大等你来撩~
艺术香蕉商店

今日优品推荐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