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秋《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专场中,将呈现一组天津美术出版社旧藏的张大千精品,题材涵盖花卉、人物、山水,且均经多次出版、著录,堪称一组来源可靠,题材全面的张大千精品佳构,阵容齐整,殊为难得。

茶 花 蝴 蝶
Lot 178
张大千(1899-1983)茶花蝴蝶
镜心 设色纸本
庚辰(1940年)作
87.5×38.5 cm
题识:蜀国山茶九月开,蹁跹时有蝶飞来。蒸霞烁日家家好,不似长安幄下栽。庚辰秋孟写于青城山中。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出版:
1.《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大千》,第15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2.《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画:张大千、萧谦中》,第28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近现代国画精品鉴赏与收藏:张大千》,第28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画选》,图编77,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5.《国画名师经典画库·张大千》,第10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6.《张大千画集·上卷》,第152页,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7.《绚丽的卷上彩虹:张大千花鸟册》,第1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来源:
1.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
2.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第743号拍品。

溥儒(1896-1963)题:绛蕊琼英镜里开,只宜天上倚云裁。分明画出西川锦,不是隋宫剪得来。西山逸士溥儒题。钤印:旧王孙、溥儒、松巢客
溥伒(1893-1966)题:萧萧南山松,黄叶陨劲风。谁怜儿女花,散火冰雪中,能传岁寒姿,古来惟丘翁。赵叟得其妙,一洗胶粉空。掌中调丹砂,染此鹤顶红。何须誇落墨,独赏江南工。雪斋溥伒题。钤印:溥伒长寿
赵叔孺(1874-1945)题:染就丹砂艳吐葩,浑疑灿烂若朱霞。东风送暖春先透,蝶抱芳心夕照斜。壬午(1942年)仲秋之月,赵叔孺题于娱予室。钤印:时棡私玺
吴徵(1878-1949)题:昔日小莲今大千,寒葩偏写艳阳天。枝间凤玉花间蜨,画到仙手物亦仙。(曾见陈小莲山茶,枝间写一凤玉,其设色鲜丽,堪与此幅后先媲美。)清寒初放蜀山茶,栩栩何来蝶峦花。赢得画史添妙笔,人间唤醒梦南华。壬子秋仲,袌鋗居士吴徵。钤印:老鋗、吴徵之印
张大千《茶花蝴蝶》局部
芭 蕉 仕 女
Lot 179
张大千(1899-1983)芭蕉仕女
镜心 设色纸本
戊寅(1938年)作
123×56 cm
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戊寅秋日,阿爰。
钤印:摩登戒体、张爰私印、蜀客、闲阔故山蝯鹤冷落同盟鸥鹭
出版:
1.《张大千中作品选》,图编9,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2.《张大千》,彩图,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近代名家画集—张大千》,第28页,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4.《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释·张大千》,封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来源:
1.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
2.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第741号拍品。

天津美术出版社藏画签

出版封面
此幅为大千早年笔下仕女之典范,仕女倚靠湖石,凝神细思。湖石上摊开的书笺,卷上洁白无迹,尚未留下片言只字。仕女开脸娟秀,细眉弯如新月,双目凝视若含无限幽思。其容其饰,明艳中流露典雅之风,端庄中别具妩媚之韵。在主体人物描绘外,尚具足够空间添上背景,大千巧心经营,补蕉叶、幼竹、细草伴衬。仕女开脸体态沿袭明清以来仕女画的路数,融合吴小仙之爽利,兼具改费之妍丽。全画工写结合,悦目中含飘逸之趣。
听 泉 图
Lot 180
张大千(1899-1983)听泉图
立轴 设色纸本
丁丑(1937年)作
135.5×60 cm
题识:一入罗浮世梦醒,琴心三迭道初成。匡庐枉说多飞瀑,喷玉应惭此地清。罗浮山色图。临陈汝言笔。丁丑春日,蜀人张大千大风堂下。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
出版:
1.《天津杨柳青画社藏画集》,天津杨柳青画社,1982年版。
2.《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大千》,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张大千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国画名师经典画库—张大千》,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集—张大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6.《张大千画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7.《奇丽的青川叠翠—张大千山水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来源: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

部分出版封面
此大千作品,写于1937年,乃作者之早年精品。大千临摹过不少古代名家大师作品,早年拜沪上名家李瑞清、曾熙为师,借其丰富的收藏,浸淫于古代书画的研习中。对石涛、八大、梅清的临仿之功,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大千临摹的作品,并非照搬照抄原作,而是经过艺术加工而进行再创作,故此亦颇具个人艺术特色。大千称“临陈汝言笔”,陈汝言为元代著名画家,其披麻皴法深得董巨神韵。大千此作,皴法用干皴兼擦,皴染纯厚,深入肌里,苔点浓密厚重,与山石浑然一体。综观全画,用笔洒脱雄健,设色清丽雅洁,气势恢弘,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大千艺术中洒脱秀逸的笔墨神韵表露无遗!
张大千《听泉图》局部
老 子 挂 犁 松
Lot 181
张大千(1899-1983) 老子挂犁松
立轴 设色纸本
丁丑(1937年)作
120.5×46 cm
题识:白帝真源未许跻,玄云曾此蹑巉梯。已知尘垢无离处,再觅长松好挂犁。华山老子挂犁松在北峰绝壁。丁丑春日写于昆明湖上。蜀人张大千。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师万物、有心雄太华
出版:
1.《张大千作品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2.《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张大千》,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3.《五百年来一大千》,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4.《张大千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5.《国画名师经典画库—张大千》,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国书画名家画语图解—张大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995-2002书画拍卖集成—张大千》,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来源:
1.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
2.中国嘉德2002年秋季拍卖会,第464号拍品。

天津美术出版社藏画标签

部分出版封面
张大千的画作“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独具风貌。画风虽曾数度改变,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1934年9月至10月,张大千与张善子有西岳华山一遊,遍登华山五峰,四处探幽索奇。沿途作诗,又作画若干,归来写成《华山遊稿》。此幅《老子挂犁松》作于1937年春,张大千借居北京颐和园,回想当年游历所见,写于昆明湖上。与其早期的山水松壑题材作品相比,此图构图形式有了较大的突破,可见精炼技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技艺纯熟对胸臆的表达已不构成任何障碍。风格也由“清新俊逸”向“苍深渊穆”转变,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和画作的整体效果。
是幅《老子挂犁松》设色清雅,用笔绝精,画面构造的出奇是此画的一大特点。画面主体为华山挂犁松,枝叶如盖,树荫森森,亦有高士居于其间,坐忘心斋;人物的姿态与衣着、髯发眉目,悉为唐人风韵。苍松以细笔写出,自画面左上倾泻而出,冲入画面,张力十足,将观者视线引向远景,距离拉开,华山绵亘,烟云浩淼。佳构右侧长题“白帝真源未许跻,玄元曾此蹑巉梯。已知离垢无离处,更觅长松好挂犁。”诗句,颇有道旨宏开的境趣在。
张大千《老子挂犁松》局部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010-85928288(总部)
官方网站:
www.cguardian.com
工作时间:
9:00-18:00 周一至周五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