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将于11月12日至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如期举办,此次艺博会,K空间将携十六位重要艺术家参展,其中有西南当代艺术的代表艺术家罗中立、何多苓、毛旭辉、郭伟、也有张大力、尹朝阳、李津、陈文令等不同表现题材,不同创作媒介的重要艺术家近期最新力作;此外,以唐可、刘可、郑德龙、王智一为代表的中青年艺术家代表作,尤其值得藏家关注的是K空间特别呈现海上写实名家陈逸飞的一件创作于1996年的《横卧的裸体》。
我们的展位在BOOTH|W14,期待明天见到新老朋友。
罗中立
牧归 布面油画 63.5X81cm 1991
罗中立熟悉大巴山农民的平凡生活,画他们的悲欢、喜怒、爱憎、生死。罗中立早期的写实绘画借鉴了美国画家克洛斯的技巧,作品以不可思议的真实性和分毫毕现的细节予人以情感上的强烈震撼。
1983年以后,罗中立赴比利时学习,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并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思索以后,他的艺术逐渐从写实主义向表现主义过渡,开始以夸张变形的人物和轻松写意的氛围展现出乡村生活的另一种状态,远离了曾经的宏大虚实和深刻的社会反思意味,逐渐发展出一种具有高度个体性,且充满荒诞、俏皮和调侃的全新绘画语言。
何多苓
小王的半身像 布面油画 100X120cm 2001
何多苓被称为“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他那既现代又古朴的画风,画面中透露出的哀伤与抒情,被誉为何多苓的典型绘画特点,采用精致逼真的写实手法,描绘自然风土、人物,以敏锐的感触、精致的技巧,捕捉视觉瞬间,同时以丰富的记忆和联想,将生活中的细节化做令人感动的画面。并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的主观理想和愿望,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深刻内涵的思考性艺术。
毛旭辉
圭山之梦·向日葵 布面油画 130X160cm 2007
《圭山之梦•向日葵》是毛旭辉对剪刀形式的又一种探索,他画过直立的、二分之一的、倒立的剪刀,他用灿烂的向日葵的颜色覆盖金属造型的效果。艺术家继续平涂的手法,将剪刀的颜色与背景融合,轮廓隐约可见。画面简洁有力,形式感极强。张牙舞爪的剪刀变得平静,背景也从过去日常生活中室内、楼道、到了自然的风景,而这件作品中的风景是已经深深植根他记忆深处的圭山,表现性的笔触也变成了平面的图像。艺术家从创作日常史诗化走向了形而上的理性思索,从而达到了无表情既是至上表情的境界。
李津
颂 70×136cm 纸本设色2019
李津的才情隐藏在他笔下的珍馐佳肴和饮食男女背后,他画的是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几近纯真的情感表达。画家取材于“普通人的日常快乐”,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反映了人与人,人与食之间的微妙情趣。他在中国悠久的水墨系统中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的当代艺术道路。
张大力
百草园—狗尾巴草,纯棉布红晒118X175cm 2020-06
疫情没有爆发之前,张大力持续在做“百草园”系列,但疫情的到来显示出这个世界残酷的一面。“你看到“百草园”里的花和草已经不是当时你看到的那个样子了,你的心情改变了,现在它们带有一种悲惨的感觉。”这也让此时的“百草园”系列从浪漫的蓝色变成了压抑,窒息的猩红。
郭伟
皮诺曹之一,布面丙烯,150X120cm 2019
提到皮诺察,人们就会想起长鼻子,这个因为撒谎而鼻子变长的童话,在郭伟笔下演绎出成人视角下的新故事,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谎,甚至每天都无法不去说谎,但因为鼻子不会变长而变得肆无忌惮,因为没有代价变得有恃无恐,与童话里孩子的天真,可爱不同,郭伟笔下的皮诺察有些狰狞,有些可怖,也许现实中的谎言带来的代价更为不可挽回和不可知。
尹朝阳
嵩谷秋,布面油画,131X80cm 2019
尹朝阳将巨大的画框搬进了嵩山,赤膊上阵,直接面对那地老天荒的景观。那里一切都是古老的,但因没有既成的语言的干扰,一切又如新生儿一般刺激着你鲜活的感官——古老的形象与鲜活的直觉在寂寞中相遭遇,这无疑是让人兴奋的奇遇。尹朝阳直接在画面调色,“单刀直入,生扑直取”,色彩饱和,笔触粗壮,如愚公移山一般,传导出开山凿石般的轰鸣声。色彩层层堆积,厚重而浓烈,在画布上腾涌出一团团炽热、炫目的发光体。
陈文令
平衡之巅 综合材料 350X110X110cm 2018
小红人头顶钢球,寻找完美平衡的游戏状态。艺术家通过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小红人“形象加以新的演绎,将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平衡艺术“和“圆融之学“作了形象的表达。作品具有强烈的幽默感和戏剧性。
唐可
冬瓜 布面木炭综合材料 110x100cm 2019
在《我为什么画冬瓜》的自述中他写道,“冬瓜”只是一个象征,它代表我的生活态度。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物质繁荣,但大多数人都感到疲于奔命。不是现代化反而让生活失去了“幸福感”,也不是要回到“布衣暖,菜根香”的古代,我想探讨的是真正属于人的真实生活。
刘可
马蒂斯的新娘,布面综合材料,200X300cm 2016
刘可一直在他的艺术实践里追求一种持续生长的实在性。用多个层面迷宫式的组合将这个世 界的“度”组织起来,然后在这些确定的层次里让横竖条块交错地碰撞出的能量外溢,由此产生力量的对阵。
当一个方块的层面确定时,他的边界也是对整体面的分割。他新近的作品对不同的层次覆盖与重叠时其边线就会发生视觉力量的变化,缝隙越小时意识的力量越大。不同的边界是不同意识的深度组合,每一条纵深的缝隙也是对空白层感知厚度的探测。与画框边缘的距离是这个层域所企及的欲望力量的限度。
郑德龙
《2020-03》布面油画,120cmX150cm 2020
郑德龙画面中的浪漫始终是一种建立于生命本质之上的存在想象。在大系列《骷髅》后,郑德龙的作品多以抽象为主,不是他找不到新的主题和对象,而是对对象有了新的叙述方式,不再借助具象物体说话,想更加直接的在画面上展现自己对问题的感觉。那种感觉可以用物体去量化,但却不再那么具象,因为使用任何具象的东西去表达时一旦要说明那感觉都会被削弱。
王智一
陷阱B,布面丙烯,99X99cm 2015
王智一的作品呈现出典型的几何抽象效果,也将某种空间错觉加诸其上。其作品兼具了光效应艺术和新几何绘画的风格特征,但是又能在某种风格分类的规划之外,找到自己的多种变体,甚至可以将观念延伸至整个空间。其设计化的几何图式与鲜亮的色彩背后却是极端冷漠的构成法则。他的作品在营造精确理性视觉逻辑的同时,又通过遵循某种逻辑的色彩配置建立起艺术家自己的光谱,辐射出当下人们日常经验中的心理秩序。
吴作人
靖生幼年肖像 木板油画 35x25cm 1941
40年代初,吴作人、秦宣夫、常书鸿、吕斯百同住在重庆磁器口凤凰山附近,经常聚会,一起切磋画艺,彼此家庭之间也结下深厚情谊。吴作人1941年绘《靖生幼年肖像》,即为小名靖生的秦宣夫长女秦志燕而作。秦志燕当时年仅四岁,画家以高超的技巧,寥寥数笔即捕捉到了人物的神态。画中取正侧面半身像,构图饱满。小女孩安静端坐,怀抱娃娃,目视前方,其态天真可爱。
陈逸飞
横卧的裸体 布面油画 200X200cm 1996
创作于1996年的《横卧的裸体》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一位横躺于地毯上的年轻裸体女子,蜿蜒细长的身躯蜷缩在一处,一只手垫在头下,另一只手随性地搭在小腿之上,看似随意轻松的姿态中有一份深沈的寂寞与孤独。整个画面以暗色调为主,颜色大量迭加、晕染、混合,烘托了沈郁压抑、内心孤寂的氛围,画家用扎实精准的写实手法描绘了画面的主人,肤色温和,平静且柔弱,左下角蓬松散落的乌黑秀发也反应了人物随和的状态,不难看出画家对人物的关爱与怜惜,充溢着一种温馨的情调,一种欲说还休的神秘感。
藤田嗣治
女人 水墨纸本 25x18.5cm 1926
藤田嗣治是上世纪初旅法知名画家,他将日本画技巧引入油画,独创的“乳白色肌肤”裸体画受到西方欢迎,与莫迪里阿尼、夏加尔均为名噪一时的“巴黎画派”成员。在他的绘画空间里,东西方的对话有了平等的契机,一种新的美学在交融的间隙里萌生,正如同藤田的画作一般,其独特的魅力,是政治和文化世界无法规避的独特力量。
达利
太空象 铸铜雕塑 93x42x15cm 1981
达利创作的一只行走在沙漠中背负着象征征服和权力欲望的方尖碑的大象。他早期曾画过背负诱惑的马,表明生殖崇拜掌握一个又一个人。四只大象用无形的蜘蛛般的细腿站立在沙漠中,带来艺术、美、力量、欢爱和知识。这件源于绘画作品的雕塑,达利选择了权力的诱惑作为主题。
画廊介绍
关注艺术动态
掌握艺术风向
K空间自2007年1月在成都创建至今,坚守专业、专注、品质、学术的定位,以前瞻性的国际视野、专业化的服务为宗旨,展览、传播、推荐中国乃至于国际当代艺术精英的艺术为使命。
联系电话 | 086-28-8512 5029
收藏咨询邮箱 | 99yangkai@163.com
日常咨询邮箱 | Kgallery@163.com
官方网站 | http://k.99ys.com
开馆时间 | 10:00-17:30(周一至周日)
地址 | 成都市高新区芳沁街87号附3-4号
kgallery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K空间微信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