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客户端、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博物院》杂志协办。该系列作为全国首个常规性的博物馆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将围绕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藏品管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博物馆的相关专家、教授、研究员为全体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对文化、历史、博物馆、艺术等领域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
/ 讲座主题 /
/ 讲座简介 /
在我们身边其实随处可见艺术对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如城市雕塑、人文园林、街区景观、工业区变成的艺术创意区,还有与艺术充分结合的现代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馆等等。随着整个城市的规划,这种艺术性会逐步深入,甚至藏匿在这个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系统、下水道系统里,也正是这些赋予了各个城市的当代个性。本次讲座《艺术让生活更美好》将以世界各地的艺术景观为例,如日本各城市独一无二的窨井盖、美国费城有“幽灵框架”之称的富兰克林纪念馆、艺术家在德国柏林完成的艺术作品《包裹国会大厦》等等,共同讨论艺术是如何引起新的视觉刺激和文化思考的。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的建立和对公众的开放,是艺术生产和传播的重要一环。现代美术馆构建起了特定的观赏方式,其纯粹、明亮的空间是特定意义构成的审美体验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空间。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还将结合具体展览案例解答美术馆是如何确定展览主题、如何设计展陈方式、如何“链接”艺术家与公众等等问题。

/ 主讲人 /
徐惠泉
/ 讲座时间 /
/ 讲座地点 /
南京艺术学院
/ 直播参与方式 /
扫二维码收看直播


◇◇◇
/ 主办单位 /
新华网客户端 上海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 承办单位 /
上海大学博物馆 刘海粟美术馆 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
/ 协办单位 /
《博物院》杂志
《为什么刘海粟被誉为“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奠基人”》
主讲人:冯健亲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主讲人:徐惠泉
◆第二十三讲
主讲人:曾成钢
◆第二十四讲
主讲人:杭间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
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成为博物馆学术新思想的孵化器,让专家学者们来此开展理论思考和学术探讨,让年轻学者来此亮相、展示、交流;把公开课建设成为博物馆业务交流的"咖啡馆",让博物馆一线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来此分享经验总结与工作感悟;把公开课建设成为享受博物馆的休闲客厅,让广大博物馆爱好者和社会公众来此认识博物馆、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观展小贴士💌
/ 开放时间 /
9:00AM-17:00PM
请观众们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集中入馆。
/ 地 址 /
刘海粟美术馆
/ 目前开放展览 /
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