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课程由新华网客户端、上海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博物馆、刘海粟美术馆和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承办、《博物院》杂志协办。该系列作为全国首个常规性的博物馆专业课程公益直播,将围绕与博物馆相关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文物保护、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博物馆、藏品管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博物馆的相关专家、教授、研究员为全体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对文化、历史、博物馆、艺术等领域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满足更多人的学习需求。

此外,《中国博物馆公开课》针对普通公众及青少年群体,还将推出更加有趣、更加具有普适性的“云博物馆”“社教在线”等栏目,为更多的人群提供博物馆线上资源,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

第二十二讲

/ 讲座主题 /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 讲座简介 /

在我们身边其实随处可见艺术对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如城市雕塑、人文园林、街区景观、工业区变成的艺术创意区,还有与艺术充分结合的现代建筑,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馆等等。随着整个城市的规划,这种艺术性会逐步深入,甚至藏匿在这个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系统、下水道系统里,也正是这些赋予了各个城市的当代个性。本次讲座《艺术让生活更美好》将以世界各地的艺术景观为例,如日本各城市独一无二的窨井盖、美国费城有“幽灵框架”之称的富兰克林纪念馆、艺术家在德国柏林完成的艺术作品《包裹国会大厦》等等,共同讨论艺术是如何引起新的视觉刺激和文化思考的。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的建立和对公众的开放,是艺术生产和传播的重要一环。现代美术馆构建起了特定的观赏方式,其纯粹、明亮的空间是特定意义构成的审美体验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将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空间。在本次讲座中,主讲人还将结合具体展览案例解答美术馆是如何确定展览主题、如何设计展陈方式、如何“链接”艺术家与公众等等问题。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 主讲人 /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徐惠泉

1961年生,苏州人。现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人物画艺委会主任。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一级美术师。
2019年作品《温馨港湾》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2014年作品《苏绣》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09年《花之梦》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1994年《江南丝竹——傍妆台》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1998年《四季之一——荷塘情思》获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展铜奖。1994年《春江花月》获第二届国际水墨画创作大赛金奖,《芦笙响起》获江苏省文华奖。先后在北京、南京、台湾、香港、加拿大多伦多、美国纽约、日本东京、泰国曼谷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作品由中国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组织策划《大桥记忆》《春风化雨》获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度、2019年度优秀展览项目奖,多次担任全国美展评委。代表作品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全集》《中国现代人物画全集》《中国工笔画全集》《20 世纪中国绘画》等重要合集;已出版个人专著、画集20 余部。

/ 讲座时间 /

2020年11月21日(周六)14:00-15:30

/ 讲座地点 /

南京艺术学院

/ 直播参与方式 /

扫二维码收看直播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

/ 主办单位 /

新华网客户端  上海大学  南京艺术学院

/ 承办单位 /

上海大学博物馆  刘海粟美术馆  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

/ 协办单位 /

《博物院》杂志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系列直播课程



◆第二十一讲

《为什么刘海粟被誉为“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奠基人”》

主讲人:冯健亲

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名誉主任、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


◆第二十二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主讲人:徐惠泉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


◆第二十三

《传承 转化 创造 海派美术新时代》

主讲人:曾成钢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

◆第二十四讲

《设计叙事与设计博物馆》

主讲人:杭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
◆第二十五讲
《新时代的美术馆》
主讲人:朱刚
上海市美术馆协会会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

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成为博物馆学术新思想的孵化器,让专家学者们来此开展理论思考和学术探讨,让年轻学者来此亮相、展示、交流;把公开课建设成为博物馆业务交流的"咖啡馆",让博物馆一线的领导者和实践者来此分享经验总结与工作感悟;把公开课建设成为享受博物馆的休闲客厅,让广大博物馆爱好者和社会公众来此认识博物馆、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End





观展小贴士💌

/ 开放时间 /

9:00AM-17:00PM

(每周二至周日,16:00PM开始停止入场)
※ 实行限流措施。馆内瞬时接待量不超过100人

请观众们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集中入馆。

/ 地  址 /

刘海粟美术馆

(延安西路1609号)

/ 目前开放展览 /

日月同辉 华夏共美—2020沪港澳台绘画联展
(本馆1、2号展厅)
“百年上海设计”展
(本馆3号展厅)
印说海粟——刘海粟用印研究展
(本馆5号展厅)

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

(本馆6号展厅)


【讲座预告】《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第二十二讲 | 徐惠泉:艺术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博物馆 公开课 艺术 讲座 徐惠泉 系列 课程 新华网 客户端 上海大学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