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BB》(2019)
地点:G/F, K11 MUSEA
时间:由即日起

“BB”一词因解释众多而升为近乎抽象的符号,以此命名承载了艺术家对当代艺术中过度解读现象的反思与摈弃。“BB”系列铜铸雕塑是艺术家此前强调反叛的“竹”雕塑作品的延伸与进化。萧昱在过去的创作中经历并完成了对传统符号“暴力解构”的过程,而新作“BB”系列,以同样的“BB”作为每一件作品的标题,则淡化了这一过程中“暴力”的表 现,致力于对艺术家自身语言的“建构”与“书写”。这些雕塑作品线条无序但流畅,令人联想至中国书法的笔触挥洒,蕴含着一种投射于感官体验的诗意。相比起单纯替换“竹”的传统语意,艺术家更进一步,运用铜铸雕塑的媒介,令其作品中的“竹”脱离了先天的物理特质,实现自然状态中不可达成的姿态,在纯粹的线条与色彩的勾勒中,形成了一个不依附于外界环境的内部语境。对“竹”这一符号的碎片化与异态化,使其超脱为他艺术家个人抽象语言的一部分。艺术家在去除“竹”被后天赋予的文化含义的同时,又在细节处理上保留 了人们对其视觉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由自然至人为的微妙交汇,为观众提供最直观的美学体验。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BB”, 2019, 铜, 210 cm × 173 cm × 147 cm © 萧昱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个展“BB”展览现场,佩斯香港,2019 © 萧昱

萧昱自2015年前后开始于作品中对“竹”的意象进行探讨;2018年于佩斯北京举行的艺术家个展“易位”中,萧昱便致力于将这种有着强烈东方美学气质的植物从其特定的文化意涵中解放出来,在当代赋予其全新的观看方式。他的“竹”雕塑先后被悉尼白兔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基金会(White Rabbit Collection)、荷兰弗尔林登美术馆(Voorlinden Museum)等国际艺术机构收藏和展出,产生了广泛影响。

萧昱的“BB”系列延续了他对“竹”的描绘,但同时竹子其实并非此叙事描述的对象,其中文化符号被艺术家开放为感官语境的用意不言而喻。某种意味上,“被剖开的竹”这一视觉形象即是艺术家自身的投射——在这里,“竹”的象征意义并非是彻底消失了,但它已不再是文学的、道德的,而更多地显现为感官的、体验的。前者强调共识,后者则赋权予个体。对创作者和观看者而言,竹子自身正是其意义所在,而过多的文化叙事只会对真正的交流形成干扰与阻碍。最终,观者依靠身体与本能,即足够发现作品略带陌生感的形态背后永恒且更为本质的美学愉悦。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BB”, 2019, 铜, 98 cm × 98 cm × 5 cm © 萧昱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BB”, 2019, 铜, 56 cm × 85 cm × 10.2 cm © 萧昱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BB”, 2019, 铜, 49 cm × 81 cm × 35 cm © 萧昱


关于自己的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关係,萧昱认为,随着越发便利的条件使当代艺术被公众接触的广泛性大幅改善,已经使当代艺术的观众在全球范围对当代作品获得更多机会的阅读,自然经过了一定的积累与训练,并形成部分的文化共识,可惯性地自我解读,不须依赖艺术家注入过多诠释去引导。萧昱运用多种媒介素材的视觉表现,创造出自由解读的语境,更多的让作品本体与观众建立嵌入式的互为关照的语义场,而这其中个体背景与阅历的差异所造成的理解的深入与多样,正是艺术家本人所乐见的。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易位-9号”, 2017, 竹, 233 cm × 140 cm × 139 cm © 萧昱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易位-18号”, 2017, 竹及水泥, 200 cm × 85 cm × 70 cm © 萧昱




关于艺术家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萧昱
b. 1965,中国内蒙古
萧昱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壁画系,现于北京工作和生活。曾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法国里昂双年展,伊斯坦堡双年展,上海双年展,广东三年展和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三年展场外项目等国际展览。作品先后展出于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艺术宫、福冈亚洲美术馆、韩国汉城美术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瑞士巴塞尔丁格力美术馆、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画廊、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尤伦斯艺术中心UCCA和佩斯北京画廊等知名艺术场馆。获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大奖。




佩斯香港画廊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六
11: 00 - 18: 00

正在进行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洪浩 

2020年10月30日-11月28日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12/F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邮件hongkong@pacegallery.com

佩斯香港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12楼
电话: +852 2608 5065
www.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创造了卓越的精神财富。佩斯画廊在全球设立了展览空间及办公室,包括纽约、伦敦、日内瓦、帕罗奥多、北京、香港及首尔,并于 2019 年 9 月在纽约曼哈顿启动了一栋八层高的全新旗舰大厦。在即将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为不断推进这一使命,佩斯画廊将积极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艺术计划,包括大型展览、艺术家项目、公共装置、机构合作、策展研究及写作等。


萧昱作品《BB》正于香港K11 MUSEA展出 萧昱 MUSEA 作品 香港 地点 时间 符号 艺术家 艺术 现象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