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存天雅集·博物赏识

本期主角
唐寅 《岁寒三友图》 明 国画
画 心
87x35.5 cm
书 法
9.4x124.5 cm
画 轴
255x64 cm

唐伯虎出生寒门,青年时立志读书科考以改变门庭。后因卷入科场舞弊案而仕途无望,于是寄情书画。他于画有宿慧,三十岁左右便自成面目,在江南画坛崭露头角。所作山水宗南宋院体,将逸荡灵秀之气,熔铸笔端,自成潇洒精严气象伟岸的卓然新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大家。
他亦善书,初学唐欧阳询,后专学赵孟頫行书,得其宽博绮丽之态势。此轴书自作诗。书法以雄直取胜,写的亦是心声。古人云:“书者心画也”,一吐方快,不计工拙,其精、气、神跃然纸墨间。
存天雅集·博物赏识 Ⅱ
第二弹

什么?你错过了第一期雅集?
别急!
雅集第二场将在本周六晚19:30继续上线!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你们就能在屏幕前与我们相见,一起赏画看电影🎬 聊聊影视中的唐伯虎~!

02
唐伯虎变形记
——从“三笑”故事的演变看唐寅的通俗文化形象
从历史真实的唐寅到诸多小说传奇、戏曲弹词乃至影视作品中的极具魅力而又令人生疑的“唐伯虎”形象,这其中隔了多少重历史的屏障,又凝聚了诸多文化的因缘。而“三笑”故事,无疑是民间有关这位“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传说的关键情节。
从晚明王同轨《耳谈》中“陈元超娶秋香”,项元汴《焦窗杂录》里唐伯虎“自鬻窃婢”,直至冯梦龙《警世通言》的“唐解元一笑姻缘”;从杂剧《花前一笑》到弹词《三笑》……民国之后,随着新兴媒介的出现,“三笑”更是自1920年代就被送上了银幕,从天一公司1926版的《唐伯虎三笑姻缘》肇始,郑小秋、张石川导演的《三笑》(周璇、白云主演),导演岳枫分别拍摄于40、60年代的两版《三笑》(前一部李丽华、严化主演),而中国大陆观众更对1964年长城公司的《三笑》充满回忆,90年代更有港式“无厘头”文化的代表周星驰搞笑《唐伯虎点秋香》的问世。

↑1940年艺华公司,岳枫导演《三笑》电影戏单
1926年天一公司《唐伯虎三笑姻缘》 广告 ↓


↑《三笑》
1969年 岳枫导演
《三笑》
1964年 香港长城公司
陈思思主演 ↓

雅集第二场我们约请上海电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影评学会会长朱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影评学会副会长汤惟杰,围绕“三笑”这一通俗文化中的大IP,来解读从历史人物唐寅到“唐伯虎”形象的富有趣味的“变形”历程。

/ 嘉 宾 /
汤惟杰 朱 枫
/ 主持人 /
阮 竣
(刘海粟美术馆馆长)
/ 时 间 /
12月5日
19:30-21:00
/ 地 点 /
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序厅
朱 枫
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上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上海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并被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
汤惟杰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硕士生导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电影节选片人。
代表性论著有《海上梦语两生花——论〈海上花列传〉中的苏白策略与张爱玲的翻译意图”》(论文)、“上海公共租界电影检查制度的建立”(论文)、“重勘早期上海电影空间——以公共租界档案为线索”(论文)、《早期中国电影史中的卓别林》等。
研究领域:比较诗学,现代文学,都市研究与城市史,视觉文化研究与电影史。
前期回顾
雅集第一场已圆满结束🎉


/ 展出时间 /
12月4日—6日
9:00—17:00
/ 展出地点 /
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序厅
/ 直播时间 /
12月4日—6日
19:30—21:00
/ 直播地点 /
刘海粟美术馆一楼序厅

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刘海粟美术馆粉丝群”
【各平台】观看链接将在每场直播前发出~
扫码入群 观看直播

◇◇◇
/ 主办单位 /
刘海粟美术馆
上海评弹团
G僧东工作室 、文楠传媒工作室
/ 媒体支持 /
新华网、澎湃、哔哩哔哩
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
/ 平面设计 /
忻哲臣
观展小贴士💌
/ 开放时间 /
9:00AM-17:00PM
请观众们合理安排参观时间,避免集中入馆。
/ 地 址 /
刘海粟美术馆
/ 目前开放展览 /
文字证源——刘海粟书法研究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