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窟外壁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
东西绵延1公里,
现存大小窟龛254个,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9万余尊。
佛像至高者17米,最小的仅2厘米,
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是一座石窟艺术的宝库,
集中、西文化为一体,
是举世公认的历史文化瑰宝和人类古代文明结晶。
鲜卑拓跋部作为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入主中原后,为缓和日益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必须寻求一种符合各方利益的统治思想。史载北魏开国诸帝,皆为佛、道并奉,也重用像崔浩那样的儒士,在儒释道的博弈中,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最终胜出,道人统(统辖僧徒)法果提出"太祖明睿好道,即是当今如来”(《魏书·释老志》),这种“皇帝即如来”的思想被北魏佛教界长期继承。虽然如此,但佛教在北魏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下诏毁灭佛法,致使“土本官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灭佛事件。直到文成帝拓跋睿即位后,下诏复法,佛教又以更大的势头发展起来,云岗石窟的营造便是复法运动的重大举措。
云冈石窟的开凿按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起算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止,前后60多年。根据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可分作三期:第一期开凿于文成帝时期,约公元460—465年,为著名的昙曜五窟(16—20窟);第二期开凿于文成帝死后至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约公元470- 494年,主要石窟有五组,其中四组双窟(7、8窟,9、10窟,5、6窟,1、2窟),一组为三个窟(11—13窟);第三期开凿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约公元494—524年,主要洞窟分布在20窟以西,中小窟龛自东迄西遍布崖面(4、14、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部小窟,4—6窟间小窟,大都属于这一期)。
对云冈石窟的研究自古有之,然真正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始于近代。1902年6月,日本学者伊东忠太等在中国进行考察旅行,无意中发现了北魏石窟建筑群,随后他发表了《云冈旅行记》《支那山西云冈石窟寺》,引起世界学术界的注意与兴趣,中外学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云冈石窟研究。法国的东方研究专家沙畹,将其收集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照片与图录,著成《华北考古学使命记》。中国学者陈垣、梁思成、周一良、戴蕃豫的文章,则重在解析云冈历史,介绍邻邦的研究成果,最初的探讨以云冈石窟的艺术形式与艺术来源为主。
1938年~1944年间水野清一、长广敏雄对云冈石窟进行深入调查,并将其摄影、实测、线描、拓片、论文等研究成果结集为16卷本《云冈石窟》巨著,1951年~1956年陆续出版。此套《云冈石窟》独有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非常珍贵,在云冈石窟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意义。
如今再版的水野清一《云冈石窟》及新近青岛出版社出版的《云冈石窟》价格非常人所能承受,而且有些洞窟因特殊原因一般人也无法全方位观摩,介于此,特将水野1938年~1944年间拍摄整理的电子图片分享,以便大家对云冈石窟造像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此套电子版清晰度较高,有需要者可文末扫码获取。本篇介绍第十五窟。
| 第十五窟 |
15窟南壁及西壁
第15窟属于云冈晚期洞窟,单室窟,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5.6米,进深4.4米,高9.9米。此窟是一个表现千佛雕刻题材的洞窟,壁面上以千佛雕刻为主。据统计,窟内现存造像八万九千余尊,排列有序,构图严谨。佛经中宣扬说雕刻千佛像或抄念千佛名号,可忏悔往世生死之罪,并消除现世种种灾难,得福获利,临命终时,还可受到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十方三世诸佛的迎接,往生佛国乐土。
拱门高5米,宽1.5米,壁厚0.95米,东、西两壁均雕千佛。下部风化严重。明窗高1.8米,宽1.3米,壁厚1米,东、西两壁均雕千佛。
北壁雕千佛,风化严重。上部雕一盝形帷幕龛,内为交脚像,头毁。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二佛并坐。下部佛风化严重。
西壁雕刻分三层。第一层佛龛风化严重。第二层北侧雕双层龛,外为方形帷幕龛,内为圆拱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立佛。龛楣内雕坐佛,楣沿雕飞天与华绳,龛楣两侧雕供养群像,上侧雕列佛。佛龛下部风化较重。中部雕二龛,下龛为圆拱龛,内雕一佛二菩萨,龛两侧雕供养人及飞天。龛楣内雕坐佛,龛上沿雕华绳。上龛为盝形帷幕龛,内雕交脚菩萨,龛外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龛楣方格内雕飞天。龛两侧各雕一立佛,上饰华盖。上、下两龛之间雕二层纹带,上层中部雕二狮护博山炉,两侧雕鱼、鸟及水草。下层雕伎乐七躯。南侧亦雕二层龛,布局与中部龛相同。第三层满雕千佛,中部雕一圆拱龛,内为坐佛。
东壁雕刻亦分三层,第一层风化严重。第二层并列二龛,皆为双层龛,外为方形帷幕龛,内为圆拱龛,北龛内雕坐佛,两侧各雕一供养人,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南龛内雕二佛并坐,龛外两侧各雕一菩萨。第三层满雕千佛,中部雕圆拱龛,内为坐佛。
南壁中部上开明窗,下凿窟门,满壁雕千佛,下层风化严重。
窟顶为长方形,内雕交叉平棊,顶部雕饰交龙、莲花及忍冬纹。
十五窟外壁造像
| 广而告知 |
▼
—— 1 ——
《典藏云冈》
是《云冈石窟全集》的精华本
从近10万张云冈图片中
精挑细选出近300张最具代表性的造像艺术精品编辑成册
绝大多数为首次公开出版
附有对其文化历史背景、雕刻艺术手法的深度解析
再现了云冈石窟的艺术精华
同时也代表了云冈石窟研究达到的全新高度
本书开本宏大
雅昌印刷,装帧精美
—— 2 ——
《云冈石窟全集》
水野清一版
是云冈四十年代拍摄内容最为全面一套巨著,
其独有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非常珍贵。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典》
由星云大师总监修
是目前最全面的关于世界佛教艺术的资料集。
由于这些纸质图书昂贵,
特为各位爱好收集整理了电子版,
有需求者可通过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店获取。
另附送以下资料电子版
水野清一《龙门石窟研究》1941年,PDF普清,345M
《赫达·莫里逊的摄影集》1933-1946年,PDF普清+JPG高清,4.6G
《甘博的摄影集》1908-1932年,PDF高清,4.85G
《谢阁兰的中国考古摄影集》1909-1917年,PDF普清,1.38G
伯希和《敦煌石窟》1920-1924年,PDF高清+JPG高清,2.94G
斯坦因《古代和田》1907年,PDF普清,716M
沙畹《北中国考古图录》1909年,PDF普清,563M
外村太治郎《天龙山石窟》1922年,PDFF普清,52.5M
+
中国美术全集 雕塑编13卷,2G
佛教美术大全集16卷,1G
中国寺观雕塑全集5卷,408M
中国石窟雕塑全集10卷,2G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 点击「阅读原文」全景漫游“云冈石窟”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