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群展“全景:世界的因缘际会”目前正于南京金鹰美术馆展出中。该展作为金鹰美术馆的开幕展,是一个跨年度的项目,大体量的空间展示和城市景观遥相呼应。“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在周遭现有的条件下不断创造世界,它们或者是现实,或者是梦。人在诸多世界中风尘仆仆,一个都不能放弃。实际上,在艺术世界中,艺术家也都是现实主义者,积极地造梦,偶尔开开小差。这对于在此的观众朋友们而言,可以是看看艺术,偶尔俯瞰整个城市。或者,陶醉于城市全景,偶尔欣赏欣赏环绕身边的艺术。亦真亦幻,似是而非,将信将疑。我们对世界的把握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把握,当局还是旁观,入世还是涅槃,这些都取决于我们如何把握和他者的关系。”策展人王亚敏的这段论述诗化了展览的观看感知。在策展人那里,他设身处地与观众站在一起,以观看者论述展览,这种自我抽离也是这个展览的另一个要素,即展览的不确定性。
“全景”的概念最初来自于美术馆空间营造时的关键词之一,强调展览空间与都市场景的并置呈现,观众在展览空间和空中城市视野之间穿梭游走,艺术作品既是展览空间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建筑意义上的空间和艺术品构建的多时空、多地缘文化的空间交错,也对应了展览的副标题——世界的因缘际会。本次展览包括了佩斯艺术家宋冬、隋建国及萧昱的作品,将持续进行至2021年6月27日。
宋冬作品于“全景:世界的因缘际会”展览现场,南京金鹰美术馆,2020年 © 宋冬
宋冬善于使用老北京的遗留物等最平凡的材料来制作雕塑装置。在展览的作品中,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废弃的家具和拆毁的庭院住宅的一部分,其中不乏大家十分熟悉的日常用品——如陶器,吊灯和装饰小摆设等等。这些平凡的物品呈现在一个精美的框架后的带有宋冬成长年代记忆的双人床上,这个框架由再利用的窗板组成。这些人类家园的残留物自身携带着城市的历史和人民的生活痕迹。观众被邀请窥视装置的内部,想像其中承载的过去的家园,过去的故事,甚至从中可能识别到共享的经历,从而引发对未来的思考。
展览中的另一件作品《瓶架大哥2号》则明显挪用了了杜尚(Marcel Duchamp)1914年创作的著名“现成品”艺术《瓶架》(The Bottle Rack),并巧妙结合了瓶架外形,与废弃的瓶子构成形似监控摄像头的结构,并用这些晶莹剔透的摄像头组成一个多层“树形灯”。给出多层次的指涉。“树形灯”是人类把自己熟悉的森林环境置于人造的环境中,是自己与自然联系的精神挪用,同时给人以光明、温暖和安全感。而悬挂的巨型树形灯常被用于教堂和圣殿,是精神呈现的载体之一。其后发展成为炫耀的饰品以及带有极强空间控制欲和精神控制欲的物件。而摄像头作为“监视”的代名词,通常是以维护安全的理由出现的,但无处不在的它最终却制造了更多的不安。艺术家将这些日常废弃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在功能相剥离,在美学层面完成了对其价值的重新确认。
隋建国作品于“全景:世界的因缘际会”展览现场,南京金鹰美术馆,2020年 © 隋建国
雕塑家隋建国从最早的《保持》到《盲人肖像》和《云中花园》系列,创作中经历了种种转变和标志性突破。其近年创作的3D数字媒介作品“手迹”系列展示了一组组大尺寸的雕塑群像构成了展览的视觉剧场:一个庞大的、不可及的、临时的、充满未来感的造物殿堂。
在他看来,雕塑作为一个跟触摸、捏握,感受引力、重力、压力等身体行为直接相关的物理实体体系,或许可以在这个趋向数字化、虚拟化的时代扮演新的角色,去激发人类感知的丰富度和敏感度。“人一定要通过肉身来形成自我,通过肉身的局限、甚至是缺陷来认识自我。”隋建国在访谈中表示,“如果未来人类将自己的意识和思想全部数字化,下载到数字世界里,没有真实的肉身体验,会很可悲。”

金鹰美术馆位于南京金鹰世界大厦内,被称为“云端美术馆” © 金鹰美术馆
关于艺术家
宋冬
生于1966年,北京
宋冬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家。他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从事行为、录像、装置、摄影、观念绘画和戏剧等多媒介的当代艺术创作,并参与策划当代艺术的展览和活动。宋冬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也是各大群展的焦点。宋冬大多数作品都关注艺术的过程而非最终成品,因此也创造了其独特的媒介和装置方式。他的作品被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伦敦泰特现代及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比利时尤伦斯艺术基金会、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等重要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隋建国,
生于1956年,中国青岛
隋建国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系主任一职多年。作为国际舞台上最具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家之一,隋建国在自己三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对创作观念、作品形式、媒介选择、处理方法、时空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所理解和认识。隋建国曾多次参加国际艺术群展,其中近期的有第九届上海双年展、第四届广州双年展、第九届巴腾贝格雕塑双年展、罗丹百年大展等,个展曾在旧金山亚洲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纽约中央公园、OCAT(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纽约PACE画廊等重要艺术机构举行。2016年发起北京隋建国艺术基金会,并于同年联合中央美院雕塑系和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组成《现当代雕塑理论译丛》编委会,并于2016年至今每年在北京中央美院举行翻译新书发布与相关国际研讨会。
威廉·蒙克: 基准点
持续展出至2021年1月23日
香港皇后大道中80号,H Queen's 12/F
如欲参观,请提前致电预约
每日画廊可供预约参观时间:周二至周六,11am - 6pm
欢迎致函了解艺术家作品收藏信息,或关注佩斯微信获取更多现当代艺术资讯。
邮件:hongkong@pacegallery.com
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当代艺术画廊,佩斯画廊自 1960 年创立以来,始终扮演着艺术界生力军的角色,代理了众多二十至二十一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家及艺术家基金会,创造了卓越的精神财富。佩斯画廊在全球设立了展览空间及办公室,包括纽约、伦敦、日内瓦、帕罗奥多、北京、香港及首尔,并于 2019 年 9 月在纽约曼哈顿启动了一栋八层高的全新旗舰大厦。在即将步入第七个十年之际,佩斯画廊将继续秉承其使命,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家提供支持,并与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这些具有时代前瞻性的艺术创作。为不断推进这一使命,佩斯画廊将积极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艺术计划,包括大型展览、艺术家项目、公共装置、机构合作、策展研究及写作等。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