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的富士山观景点:富士山塔
日前日本急高原乐园 Fuji-Q Highland 为游客打造了全新的富士山观景点:富士山塔,游客可以在此尝试多种新体验。为迎接曾打破健力士世界纪录的过山车FUJIYAMA 25週年,以过山车的维修检查塔改建为新设施FUJIYAMA塔,并在离地55米、高约18层楼设立观景台。
文化力延伸
▽
富士急乐园是一座位于富士山脚下的游乐场,作为日本最大级别的游乐园之一,每年的访问值达到了200万人。其中最有名也最受欢迎的就是打破金氏世界纪录的「过山车之王FUJIYAMA」、「Do-Dodonpa-急速过山车」、「高飞车-最陡过山车」、「Eejanaika-翻转过山车」这4座云霄飞车。
信息来源:SORANEWS 24
摄影集《Glen Luchford Prada 96-98》
这本英国独立出版商 IDEA 出版的《Glen Luchford Prada 96-98》摄影集由巴黎的时尚艺文半年刊《Self Service Magazine》创意总监 Ezra Petronio 统筹、David James 负责艺术指导,收录了 Glen Luchford 在1996至1998年间为 Prada 所拍摄的各种时尚大片,各界明星如 Amber Valletta、Joaquin Phoenix、Willem Dafoe 等人都曾在他的镜头底下演绎不同的 Prada 风情。
共116的精装摄影集中更收录了 Lou Stoppard 的独家专访,也放进许多底片素材,一览 Glen Luchford 挑选过程,深入了解大师背后的摄影历程及故事。
目前《Glen Luchford Prada 96-98》在 IDEA 官网和 Dover Street Market 都能购买,限量1000本、每本售价为125美元。
文化力延伸
▽
英国时尚摄影师格伦·卢琦福德(Glen Luchford)于15岁开始他的摄影生涯,已在时尚摄影行业的前沿工作了三十年。他的作品出现在众多主流杂志上,包括英国版、法国版的《Vogue》,《名利场》等等。Glen是一个真正的时尚摄影师。他凭借着富有创造力的风格,在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通过精心制作的带有叙事性的电影风格的拍摄,重振了整个时尚摄影领域。
信息来源:the femin
白南准,《电视佛》,1974(2002)
图片由Nam June Paik Art Center提供
白南准最具代表性的录像装置作品《电视佛》[TV Buddha, 1974 (2020)]将在本次展览的入口大厅处现场直播。 这种投影方式在展览的语境下,颇具挑衅姿态地质疑了录像媒介的种种特性——在场性;对时间和空间的扭变;幻象、现实和真实体验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颠覆着这一媒介的观念策略,并连接起本地和全球期待的动态网络。
朴铉基,《无题(电视石塔)》,1975
图片由Estate of Park Hyunki和现代画廊提供
朴铉基(Park Hyunki)将自然元素和最新的技术并置在录像装置《无题(电视石塔)》[Untitled(TV Stone Tower),1982]的两件重要作品中,提出了关于存在的哲学问题;
王功新,《破的凳》(局部),1995-2020
王功新的闭路电视录像装置《有效的空间》(Effective Space, 1995-2020),通过颠覆和打乱雕塑空间,挑战了传统的透视和感知规则;之所以选择这些作品,是因为它们在后媒介的当代艺术实践背景下,对录像艺术独特的可能性及媒介特质进行了堪称典范的探索。
展期:2020年12月27日——2021年3月21日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负一层
文化力数据
▽
关于策展人
金曼是亚太媒体艺术(Media Art Asia Pacific)的创始人,曾在澳大利亚及亚洲地区开展一系列策展项目,其中包括在2014-15年于上海、广州、首尔、布里斯班和悉尼多地巡回性展览——“海陆空:重访录像艺术的空间性”;并曾策划包括张培力、王功新、席帕·古普塔、郑然斗、张怡和大卫·凯利等艺术家的个展。2016年,她联合策划了展览“张培力:从绘画到录像”,同时作为撰稿人参与了展览同名出版物的出版,该出版物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发行。
信息来源:OCAT上海馆
MAD新作: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
© 奥观建筑视觉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中国企业家论坛(CEF)委托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将要建成。不久前,于黑龙江亚布力举行揭牌仪式,并宣布企业家博物馆正式开馆。
© 存在建筑
2017年,在亚布力建造永久会址,打造一座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地标。永久会址隐匿山林的地理区位体现出企业家们不畏艰险,勇敢寻梦的精神,让亚布力成为一个原始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勃发的地方。
© 奥观建筑视觉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地处北国雪山轴线上,银白色的屋顶幕墙呼应着雪山环境,宛如雪山脚下的一顶大帐篷,围坐在篝火旁交流思想。建筑顶部的巨型玻璃天窗在白天将室外的自然光纳入室内。
© 奥观建筑视觉
夜幕降临之时,建筑灯火通明如篝火,象征着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企业家精神。室内木墙面和充足的自然光营造出柔和温暖的氛围。室外的公共广场和玻璃天桥延续建筑与自然交融的艺术意境。
© 奥观建筑视觉
文化力数据
▽
信息来源:建日筑闻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 微店入口
本周《文化力通讯》Newsstand新闻报道完毕,
还请大家多给小编留言提意见。
感兴趣的话,大家记得订阅本号,
期待下周的文化力世界。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