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傅聪收到父亲最后的信件写着一句嘱托,“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当地时间28日,据奥地利音乐频道消息,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于当日在英国逝世,享年86岁傅聪是著名钢琴家,有“钢琴诗人”美誉,为钢琴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父亲是著名翻译家傅雷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近四十年来一直畅销不衰。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家书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傅雷父子家中交流,母亲在打毛衣

1934年3月10日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从此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被称为“钢琴诗人”。




傅聪,是翻译家、作家、教育家傅雷的儿子,《傅雷家书》就是父亲傅雷写给他的,这些家书开始于1954年傅聪离家留学波兰,终结至1966年,其中谈及了做人的原则、艺术的修养等,自出版以来一直得到读者的关注。1955年,傅聪获得了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三名以及“玛祖卡”最佳演奏奖,是东方人首次在这项赛事中获奖。他在欧洲进行巡演时,被誉为“钢琴诗人”。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1954年,傅聪在波兰准备演出

事情还得从1952年说起,当时18岁的傅聪进行了人生第一次公开演出,随即引发国内音乐界注意,次年,作为青年才俊被国家选派参加了在罗马尼亚举行的钢琴比赛。在这一年7月,傅聪第二次到罗马尼亚参加比赛后,跟随代表团访问了德国和波兰,在萧邦的故乡演奏萧邦作品,受到波兰认同。

1955年,傅聪被邀请前往波兰华沙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第三名和“玛祖卡”奖,成为首位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中国钢琴家。比赛结束后,傅聪并未回国,而是留在波兰留学,直到1958年底提前毕业。

肖邦《夜曲》(Op.62 No.1 & 2)


他不是那种3、4岁就坐在琴凳上的天才宝宝,也不是手速快到可以燃到烟的那种。21岁参加肖赛的时候,论技术也几乎是垫底的。但在波兰,却被称为比波兰人更懂肖邦。傅聪琴键下的肖邦音乐,宛若气韵生动的水墨画,还带着“横看成岭侧成峰”的诗意。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READING


很多人了解傅聪,往往是通过《傅雷家书》。1954年,长子傅聪赴波兰进修古典音乐,傅雷、朱梅馥夫妇开始与之跨洋寄信,直到1966年两人离世,傅雷一家在文学史上的留痕,几乎仅剩远在他乡的傅聪手中那近200封有拳拳之心、殷殷之情的书信。多年后,家书出版。傅聪曾谈到《傅雷家书》是说,他不赞成大家把《家书》当作《圣经》来读,同时还提到了他与父亲的往事。


傅聪:我已经听很多人说,我父亲的信写得那么好,当年之所以写下这些家信,就是准备发表的。我觉得非常荒谬,怎么会这么去理解呢?父亲是个译笔非常好的译者,文笔非常好的作家,但不能因此而说他是为发表而写的。
 
我父亲是很刚正的一个人,他正式发表的东西都很严谨,很理性,当然也有赞美贝多芬那种热情如火的文字,但绝少婆婆妈妈,舐犊情深,正式文字里绝对没有。而给我的信里,他任真情流露,不加克制。假如他是准备发表的,用字会有分寸得多。
 
所以我要借此机会特别声明:家书得以与公众见面,完全是历史的偶然。其中大部分书信,我弟弟一九七九年来伦敦,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爱不忍释,如对亲人······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傅雷、朱梅馥夫妇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了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傅雷,1955年1月26日

就像傅聪说的,没有一分钟我是虚度了的,没有一分温暖——无论是阳光带来的,还是街上天真无邪的儿童的笑容带来的,不在我心里引起回响。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人生很长的历程,回过头来看看,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
 
傅聪:我们是在同一条路上走的,就像爸爸信里说的那样,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真的是这样。最近我看到当年他写给香港的一个朋友的信,里头有一段专门分析我的文字,哎呀,爸爸真是了解我,对我看得是一目了然,看到了骨子里头。
 
问:对于《傅雷家书》,很多父母是当作《圣经》来读的。
 
傅聪:这很危险,非常危险,我非常不赞成。我跟你讲个故事。有个廖冲,我很喜欢这个女孩子,性格非常纯洁直爽,像个男孩子似的,音乐上也很有才能。她跟所有的人一样,很喜欢读家书,也被这本书感动,可是,她看了家书,对我说:这样的父亲怎受得了啊!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傅聪与梅纽因的女儿弥拉结婚

问:对家书,除了受感动以外,也感觉出来傅雷先生非常可爱的一面:他多次提醒您,一定要多写信,多给他回信。可以感到您父亲有非常爱护子女之情,但是有一点唠叨。
 
傅聪:那个时候他非常孤独,内心非常痛苦,有很多话只能够跟我交流,所以渴望我多给他回信。但那时我的音乐会很多,工作很忙,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父亲期望予我的对艺术的忠诚。这一点我是永远觉得很惭愧,很内疚。

问:傅聪先生,苏立群写的《傅雷别传》里提到,您七八岁开始学钢琴的时候,父亲经常在楼上听到您练琴不对劲,就会下楼来对您严厉地打骂。他的信条是棍棒底下出才子,当时甚至把您捆在门外。您后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您后来对音乐的一种天才,一种理解,起了作用呢,还是您父亲的捆绑之功?
 
傅聪:父亲并不是因为我弹琴时候的顽皮,才把我捆绑在门外。其实,男孩子淘气,在没有开始学钢琴以前,就发生过多次这样的事情。我十一岁以后,中断了弹琴,那时候我就开始反抗父亲,很激烈,甚至于要出人命的呀!至于说他的信条是棍棒底下出人才,那是无稽之谈,父亲从来不是那么认为的,那是后来邻居得出的所谓结论。到了反右的时候,有人就拿这个所谓的信条来批判父亲。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留学归国的傅聪,与傅雷在琴边畅谈

问:傅聪先生,我们谈论到您的时候,往往会很自然地把您跟您父亲联系到一起。我想问一下,您父亲的成功,对您来说是一种光环呢,还是一种动力,一种压力?
 
傅聪:怎么说呢,两者都是,不过压力恐怕是无形中存在的,并不是我 aware of it (感知)。有些朋友说,你父亲对你这种期望,所以你永远有种压力,我家里人也这么说过。他们都看到我有时候活得相当苦,活得并不那么容易。所谓苦,也包括痛苦,或者艰苦,两者都有,不过也不缺少欢乐。不要以为我永远在那儿哭哭啼啼,没有这回事,我笑的时候比谁都笑得痛快。动力嘛,假如一个人自己本身没有一种生命力在那儿,要靠外在的什么东西作为一种动力,我看这也是有限的。
(原载《爱乐》二零零四年一、二月号合刊)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我最近最喜欢的第一是巴赫,巴赫太伟大了,他是一片海洋,他也是无边无际的天空,他的力量是大自然的力量,是一个有灵魂的大自然,是一个活的上帝。巴赫使我的心平静。”

“舒伯特,我仍然迷恋他,他是一个被遗忘了的世界,我最近弹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既李赫特在上海弹过的,自己弹了才越来越觉得它的伟大、深刻和朴素。”

——傅聪,1958年1月8日








黑塞致傅聪的信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Hermann Hesse:

An einen Musiker

黑塞:《致一位音乐家》


赫尔曼·黑塞(1877-1962)是德国作家,1946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傅聪则是中国钢琴家,萧邦演绎者。年岁上,他们属于两代人,互相也没见过面,但黑塞在83岁那年,也就是他逝世的前两年,偶然在电台里听到了傅聪演奏的萧邦的音乐,突然感到冥冥中上帝为他安排了一个奇遇——似乎他等待了一辈子的钢琴家从天而降了。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赫尔曼·黑塞

黑塞被雨果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他的作品以富于灵感象征、文笔优美浪漫、善于探索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著称。与他的好友、法国的罗曼·罗兰一样,黑塞爱好绘画,热爱古典音乐,尤其喜欢研究和演奏萧邦。罗曼·罗兰写过《约翰·克里斯朵夫》,黑塞则写过《歌特尔特》。他一生听过无数演奏萧邦的音乐会和录音,包括波兰钢琴家潘德列夫斯基在内,但他认为自己活了一辈子,还没听到一个能够真正抓住波兰“钢琴诗人”萧邦的灵魂精髓的演绎。 

没想到,黑塞在83岁那年,通过一部单声道收音机,偶然听到了时年26岁的傅聪演奏的萧邦音乐。他既兴奋、又感动,觉到这是上帝为他安排的一份礼物,让他得以在离开人世以前,等到了他盼了一辈子的萧邦钢琴家!他随即写了一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告诉他在欧洲文艺界的朋友们:这简直太好了,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一位叫傅聪的中国钢琴家把萧邦弹活了!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青年时代的傅聪

傅雷与傅敏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信中,黑塞热切表达了想与傅聪见面的愿望,但终究未能如愿。两年之后,他就离开了人世。傅聪十年之后才得知这封公开信。许多年之后,香港才女金圣华翻译了此文,并在译后记中感慨道:“当年的黑塞,聆听傅聪而领悟萧邦的音乐,未晤傅聪而了解傅聪的情怀。艺术到了最高的境界,原是不分畛域、心神相融的。文学大家以笔写胸中逸气,音乐大师以琴抒发心中灵思;两人因而成为灵性上的同道中人,素未谋面的莫逆之交。” 

几十年来,评论傅聪的文章甚多,但傅聪认为黑塞最懂他,黑塞的的信最有分量。热爱中国文化的黑塞在信末还指出,傅聪的“演奏出自《庄子》”, 傅聪的手“就如古老中国的画家一般……以毛笔挥洒自如”,傅聪的演奏“自觉进入一个了解宇宙真谛及生命意义的境界”。黑塞与傅聪,不就是文坛乐界的子期和伯牙吗?而黑塞的这封信,不正是“高山流水”的现代版本?如果世上真有“心有灵犀一点通”,那么,素未平生的黑塞与傅聪就是精神上的知己。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赫尔曼·黑塞

可是,一位德国的文学家怎么会这么懂波兰的作曲家和中国的钢琴家?说来,黑塞、傅聪和萧邦三人有着相似的人生背景:当年热衷于反战的黑塞深受纳粹迫害,只能背乡离井,入籍瑞士;傅聪在1959年“反右”期间,也被迫从波兰出走英国,流浪于异国他乡;而萧邦当年也在波兰遭受俄国入侵后,离开故国,旅居巴黎,他的不少作品都描写了一种深沉的思乡心迹。他们三人都有着有国不能回,有家不能归的辗转经历,也都怀着真切的爱国情结和拳拳的赤子之心。
 
可以说,这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都共有一种被称之为“Zarl”(波兰语,意为特有的忧愁、永恒的故国思念)的精神。而傅聪把萧邦这种相似于唐代李后主的“离愁别恨”的 “Zarl”,用琴声了表达出来,微妙,惆怅、瞑想、叹息甚至激动。黑塞则从傅聪诗歌一般的琴声中,悟出了萧邦精神在一个世纪以后的复活。尘封在萧邦作品灵魂深处的情感,就这样在许多年后,被怀有相似经历的傅聪演绎,并触动了一位文学大师的心弦,于是就有了这封《致一位音乐家》的公开信的诞生。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你的灵魂就是整个世界”——赫尔曼·黑塞


赫尔曼·黑塞:致一位音乐家

译|金圣华

一次聆听收音机时,我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播放萧邦乐曲的晚间音乐节目,演奏者是位中国钢琴家,叫做傅聪,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名字。对于他的年龄、教育背景或他本人,我一无所知。由于我对这美妙节目深感兴趣,也自然而然好奇,想知道我年轻时代最心仪的萧邦如何由一位中国音乐家去演绎。我以前听过很多人演奏萧邦:如年迈的帕岱莱夫斯基(Paderewski),菲舍尔(Edwin Fischer),利巴蒂(Lipatti),科尔托(Cortot),及许多其他大师。他们演奏的萧邦,各具姿采:精确冷隽,融浑圆通,激越热烈及充满个人色彩,有时专注于华美的音色,有时着重于细致的韵律,时而带有宗教意味,时而奇特,时而慑人,时而自我得如痴如狂,但极少演奏得符合我心目中的萧邦。我时常以为,弹奏萧邦的理想方式一定得像萧邦本人在演奏一般。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演奏中的傅聪
不消几分钟,我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钢琴家已充满激赏,继而更由衷喜爱。他把他的音乐掌握得出神入化,我原本就料到演奏必定会完美无瑕,因为中国人向来以刻苦勤练及技巧娴熟见称。从技法来看,傅聪的确表现得完美无瑕,较诸科尔托(Cortot)或鲁宾斯坦(Rubinstein)而毫不逊色。但是我所听到的不仅是完美的演奏,而是真正的萧邦。那是当年华沙及巴黎的萧邦,海涅及年轻的李斯特所处的巴黎。我可以感受到紫罗兰的清香,马略卡岛的甘霖,以及艺术沙龙的气息。乐声悠扬,高雅脱俗,音乐中韵律的微妙及活力的充盈,全都表现无遗。这是一个奇迹。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我可真想亲眼见到这位天才横溢的中国人。因为听完演奏后心中泛起的疑问,可能得以从他的本人、他的动作及他的脸庞,得到答案。问题是,这位才华过人的音乐家是否从“内心深处”领悟了欧洲、波兰以及巴黎文化中所蕴含的忧郁及怀疑主义,抑或他只是模仿某位教师、某个朋友或某位大师,而那人的技法他曾一一细习、背诵如流?我很想在不同日子、不同场合,再聆听同一节目。我这次所听到的是否珍如纯金的音乐?而傅聪是否如我心中所想的那样一位音乐家?若然,则每一场演奏,就会是一个在细节上崭新独特、与别不同的经验,而绝不会只是旧调重弹而已。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赫尔曼·黑塞《悉达多》

也许我可以得到这问题的答案。我强调这问题在我聆听这场美妙的演奏时并未出现,而是事后才想到的。聆听傅聪演奏时,我想象一位来自东方的人士,当然不是傅聪本人,而是我幻想出来的人物。他像是出自《庄子》或《今古奇观》之中。他的演奏如魅如幻,在“道”的精神引领下,由一只稳健沉着、从容不迫的手所操纵,就如古老中国的画家一般,这些画家在书写及作画时,以毛笔挥洒自如,迹近吾人在极乐时刻所经历的感觉。此时你心有所悟,自觉正进入一个了解宇宙真谛及生命意义的境界。(于1960年)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作为躯体,每个人都是单一的;
而作为灵魂,每个人都绝不孤独。”
——赫尔曼·黑塞

本文原载《爱乐》2003年第12期

附:赫尔曼·黑塞诗作:《夜曲》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图片丨赫尔曼·黑塞

夜曲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高高的拱窗照着月光。

一圈光轮也飘了过来,

罩住你的严肃的面庞。

静静的银月从没有一夜

使我获得如此的感受,

我的内心里感到一曲

美妙难言的歌中之歌。

你我都沉默;默默的远景

溶在月光里。活动的生命

只有湖中的一对天鹅

和上空的星星的运行。

你走到了拱窗之前,

你伸出的十指尖尖,

还有你那细长的脖子,

都被月亮镶上银边。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傅聪,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中国最伟大的音乐家。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成蹊当代艺术中心主要致力于七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化艺术研究,主张在整个文艺思潮下探讨当代艺术,挖掘和整理非官方当代艺术档案。试图从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多角度推进当代艺术,重建当代人文精神。

    CHENG Xi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Beijing) upholds the belief “Independence of Spirit, Freedom of Thinking”. We are devoted to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d artistical researches and to promoting new art, new culture and new idea. We attempt to advance literature, art and history as an integral. We advocate discussing th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trend of literary thoughts, advancing the contemporary art from the historical and social perspectives, and restoring the contemporary humanistic spirit. By means of exhibitions, academic exchanges, culture salons,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s and publishing, we demonstrate and promote works and projects of academic values and with an experimental spirit, and help advance the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e through co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jects.

    更多文章将陆续发布,敬请关注成蹊公众号

    邮箱:chengxiart@163.com    

    傅聪| “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傅聪 艺术家 音乐家 钢琴家 父亲 信件 当地时间 奥地利 音乐 频道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