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1年1月10日下午2点半,我们将进行“巨浪与余音”展览开幕后的第二场艺术家漫谈,参展艺术家丁方、孟禄丁受邀以“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为题,到场分享他们在那个激荡年代的学习、创作、生活的经历和背景。活动将由“巨浪与余音”策展人之一卢迎华、访问策展人张理耕主持。


本次活动需预约,欢迎感兴趣的观众朋友将姓名与联系电话发送邮件至info@ioam.org.cn预约,以邮件回复为准。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何为理想主义?八十年代又是否是那个所谓的理想主义的时代呢?既有关于那个年代的宏观历史叙述以激情遮蔽了对理想主义真正的探讨。丁方曾在一次对话中谈及“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他认为八十年代的优点在于纯粹,其时代精神和理想主义仍相去甚远。丁方在八十年代创作了“悲剧的力量”指向在古典主义宗教精神的统领下人类在深沉、痛苦中所爆发出的道德意志。丁方对宗教的借用,根源在于他对崇高、超越、无限和绝对的追求。当时现实中的历史和文化困境令丁方感到重铸信仰的重要性。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丁方,悲剧的力量·系列之二,1987-1988,布面油画,160 × 140 厘米,由艺术家本人惠允


而同一时期,孟禄丁的创作亦发生着风格激变。在孟禄丁与张群合作的作品《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中,孟禄丁秉持着革新的诉求,学习并使用现代派艺术资源,以迎合着当时社会思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取向“人性解放和自由精神”。然而孟禄丁很快就告别了此种风格取向。1988年孟禄丁提出的“纯化语言”:一方面是要建构个人独特的表意体系,强调抽象语言的本体研究;另一方面是将艺术创作作为过程来体验。结果不再重要,过程即存在,而此存在是荒诞的。艺术家需要做的就是去体味荒诞。孟禄丁转向了一种更富语言质感的抽象,骚动的气息透露在他的笔触表达中。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右】孟禄丁 张群,在新时代——亚当夏娃的启示,1985,复制照片,196 × 164 厘米,由艺术家授权中间美术馆复制 

【左】孟禄丁,生灵,1987,布面油画,130 × 90 厘米,由艺术家本人惠允 


“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基于此判断,我们或许才能更好的理解九十年代逐渐平滑的艺术界、现实,才能将中国当代艺术内在逻辑的一脉相承显现出来。漫谈将沿着两位艺术家在历史现场中面临的具体经历、实践及选择展开,以期共同回看那个“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的复杂维度。



主讲人简介:

丁方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1956年生,1986年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师从刘海粟、苏天赐,曾任教、职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报、南京大学等,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任文化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与修复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意大利安布罗斯学院院士、意大利达芬奇理想博物馆名誉研究员等,承担《当前中国美术创作重大问题研究》《佛教艺术图像学研究》《神圣山水》、《艺术品修复人才培养》等国家级课题。

20世纪80年代初,丁方只身行走黄土高原,用生命丈量大地、以灵魂创造艺术,同时深入研究西方文艺复兴、探索东方文艺复兴,成为“85美术新潮”的领军人物。几十年来,他参加、举办画展两百余次,屡获国际、国内艺术大奖,作品被中国各大美术馆及艺术机构收藏。

近年来,丁方所提出的东、西方文艺复兴思想理念及对文艺复兴艺术理念和技法的研究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未来走向提供了借鉴。他积极倡导“东方文艺复兴-技术艺术学”学科构建理念,在绘画材料研究和转换、东方壁画的保存和修复、古代大师杰作转移和创化以及东方文化精神与艺术遗产的当代创造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开拓性研究。

出版《东方文艺复兴之旅丛书》(中国文联出版社)、《丁方绘画作品集•文艺复兴在东方》(人民美术出版社)、《一个人的文艺复兴》《为晨曦而流浪大地》(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我心在高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等著作、画册二十余部。

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4岁时在成都市少年宫首次接触到舞蹈。7岁时,他代表中国艺术团去美国交流演出。1999年,父母陪着他来北京考学,参加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招生考试。



孟禄丁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1962年生于河北保定市,祖籍北京通州,198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同年留校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画室。1990 年就读于德国卡斯鲁赫国立美术学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画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简介:

卢迎华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卢迎华, 艺术史家、策展人。她是墨尔本大学艺术史博士学者,现任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她是 frieze艺术杂志特邀编辑,也是《Exhibitionist》编委会成员之一。2011年她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评委。她也是2018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菲律宾国家馆的评委会成员之一。2012年,她担任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2年至2015年,她担任深圳OCAT艺术总监及首席策展人。2013年,她获得泰特美术馆研究中心亚太计划的首个特邀研究学者奖金。她也是2017年美国艺术史研究机构协会(ARIAH)首届“东亚学者奖”的四位获奖者之一。


张理耕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张理耕(Jerome)从事当代艺术领域的撰稿、研究及策展工作。法学专业出身,亦曾于多个大型展览、多家美术馆项目中负责处理法律事务。


文字撰写:张理耕

编辑排版:孙杲睿



正在展出: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欢迎订阅 YouTube 线上讲座回放 

Subscribe to Our Online Talks Replay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1月10日艺术家漫谈预告丨丁方、孟禄丁:并非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 艺术家 孟禄丁 理想主义 丁方 巨浪 余音 艺术 家丁方 理想 主义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