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乐坛第一任“玉女掌门人”:每个人都是天后, 只有苏慧伦是全天候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文章经淘漉音乐授权转载(ID:taolumusic)
两岸三地娱乐界,在50+这个年龄段,公认有来自影坛歌坛两大不老女神。浑然天成的小梨涡是她最大法宝,那种青春洋溢的气息扑面,无视皮肤上刻下的年轮。时至今日,我们看到的黎姿,依然有《倚天屠龙记》赵敏的绝世风姿,那一种冰雪聪明和精灵古怪,不曾被岁月所侵蚀。苏慧伦的美丽与生俱来,包括对“美”的意识,很小开始启蒙。1970年,苏慧伦出生于台北,她有个姐姐苏霈,两人一块慢慢长大。与别人家姊妹情深的桥段不同,两个小女孩凑在一块,活脱脱一对欢喜冤家。姐姐的性格更加活泼,常在大人面前主动要求表演小节目,唱歌跳舞说来就来。苏慧伦则稍显沉静,在一旁张望,看着姐姐颦笑生花,默默羡慕。可要是姐妹俩犯错,个性突出的姐姐每每就被当做出头鸟,被拎出来好一顿胖揍,苏慧伦则躲在一边,听着声声惨叫,说不出是忐忑还是窃喜。苏慧伦喜欢姐姐花花绿绿的衣服,每每偷偷拿来套在身上,再对着镜子臭美,姐姐则讨厌妹妹穿自己衣服,更不喜穿着比自己好看,为此两人经常吵成一堆打作一团。对漂亮色彩的兴趣,似乎一直贯穿苏慧伦的童年,在读国小的时候,她跑去参加了评剧社,为了穿上琳琅戏服,更可以信手涂抹杏雨梨云的妆容。权利和义务往往对等,妆容美丽,付出的代价就是需要每天练功不辍,早起吊嗓子就是重要的环节。“咿咿呀呀”,串串音符从口中飞出,由生涩至圆润,再到顿挫,不知不觉,苏慧伦与唱腔结缘,从喜欢到迷恋,可没有想到将与其陪伴一生。国中毕业时,老派的父亲浓眉拧成了两条麻花,眼望着一旁肃立的女儿,不肯好好考大学非要去读什么艺校,就气不打一处来。但美目倩兮的模样落在老父亲眼中,不由一阵心软,只得悠悠叹了口气,默许这个从小沉静内秀的孩子走进了华冈艺校的大门。老父亲不知道,吾家初长成的女儿,居然在华冈掀起狂潮,那种清新的气质,分明的轮廓,即便在美女如云的艺校,也在瞬间脱颖而出被封“校花”,一下抓住所有男生的心。要论用情最深的,就是同班同学苏见信了,咋一听这个名字可能有些陌生,如果说“信乐团”阿信,会不会摇头感叹这世界太小。
彼时阿信情窦初开,见到苏慧伦惊为天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追求。阿信样子高帅,给人的感觉酷酷的,很有男子气息,以现今眼光看来,与苏慧伦不要太搭。偏偏苏慧伦不接受阿信的示爱,在那个“白马王子”当道的年代,看起来“痞帅”,大有性格的阿信,无疑太过颠覆苏慧伦传统的爱情观和价值观。连班主任都看不下去了,苦口婆心规劝“你好好念书,不要追她,她不可能答应的”。这份年少时的遗憾,阿信心底深埋,眼里则默默关注苏慧伦的轨迹,在知道心心念念的女孩出了专辑后,鬼使神差地从戏剧系转到音乐系,在艺校足足念了6年。《死了都要爱》那一种歇斯底里的情绪爆发,那种无可安放的挫败感,似乎在揭开着一段爱而不得的心路历程。与此同时,激励“阿信”的苏慧伦,开始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无往而不利。上个世纪80年代尾巴,还在象牙塔里沉湎的苏慧伦,被老师柯一正拉着,引荐去朱雀文化试音。清新脱俗的模样、还算不错的声音,果然获得了唱片公司青睐,正当她窃喜诸事顺意时,没有想到一个大大的“惊吓”等待着她。试音后没有多久,一个神秘人突然要约她在一家西餐厅见面,商谈签约的事宜。苏慧伦雀跃着去了,要知道西餐厅这样的地方,是穷学生想都不敢想的高级场所,准备大快朵颐的她,到餐厅后落座傻了眼。桌对面的一对中年夫妇,太太端庄典雅,对着她轻颦浅笑;一旁的先生则一脸审视,看起来不怒自威。正是华语乐坛幕后教父,有着滚石第一人之称的段钟潭,也是周华健《最近比较烦》的歌词“女儿说六加六结果等于十三,我问老段说,怎么办,他说基本上这个很难”,里面那个一本正经的“老段”。一顿大好的西餐,在苏慧伦的正襟危坐,在段钟潭的训话教诲中白白浪费了。可收获的是手里那份充满“滚石”字眼的合同,无一不在时刻彰显着骄傲。对苏慧伦来说,滚石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对于滚石来说,苏慧伦则是“哥德巴赫猜想”般世纪之谜。公司建立以来,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张艾嘉、潘越云、齐豫,一个个名字似乎都标榜着天分和实力......唯独与“偶像”无法交集。可多元化的音乐趋势无可避免,需要不同形象和更多声音丰富乐坛。苏慧伦作为滚石未来的希望,作为答案的最大可能,一亮相便得到了公司上下莫大关注,甚至被公认为“滚石的女儿”。即便是新人,“公主”也直接超越金城武、刘若英,免于漫长助理期的煎熬。早在1990年,她就以邻家女孩的姿态出道,发行首张个人专辑《追得过一切》。李宗盛为她的出道煞费苦心,用看似傻傻的“学生服”“蘑菇头”和“翻毛皮鞋”这样的装束,刻意掩藏她的美丽,而将浑然天成的自然清新放大,封面上咧开嘴,面容明朗而温柔,如春风拂面。不得不承认阳光少女形象十分讨喜,如《追得过一切》喜欢创造新的感觉,仅凭着欢快的节奏感,苏慧伦一下子跃到了人们面前。唱片更多的是少女心事,《感觉不到》《爱我好吗》大多舒缓,如那个年代女孩柔软敏感,他人唱来,不免靡靡之音,但苏慧伦唱得清亮,给了歌曲朝气的旋律。贴近年轻的群体,让花季雨季与她有了冥冥联系,恍惚每天和你朝夕相处的女同学。苏慧伦拿下了1990年“十大唱片”“十大新人”,开始成为少男少女时尚标,被一举封为“学生情人”,与陈明真、方季惟一起被冠以“玉女”,但唯有她加了后缀“掌门人”。另外一个五月天主唱“阿信”,亦如信乐团“阿信”,自此疯狂地迷恋上她,从孩提到巨星,把苏慧伦视作“女神中的女神”从未改变。那时,阿信为了能让苏慧伦在人气榜上击败最红的小虎队,疯狂怂恿和威胁身边同学,与他一起合写了五百多张明信片。阿信后来还曾坦言,苏慧伦就是他加入滚石唱片的最大诱因与动力。热度如斯,甚至可以与大哥成龙同台同光,1991 年,苏慧伦与大哥合唱了一首大热情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一身白衣的苏慧伦,无论颦笑还是声音,都显得俏丽青涩;成龙眼望着她,厚重嗓音里满满宠溺和包容。这支合唱,让苏慧伦“玉女掌门人”的名号,更加深入人心。但是,巨大的影响力让苏慧伦不免惴惴,那个年代没有真正意义的成名作品支撑,任谁也没有底气面对呼啸而来的名气。期间,《我一个人住》奠定了玉女的基调;《自然的爱》由张震岳的浪子柔情,给她的夜空挂上了满满星光。不过,苏慧伦没有堕落于浪漫的小粉红中,她从不停止,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在1996年,这个突破拉响了前奏,一首粤语歌《春的花秋的风冬的飘雪爱的人》迅速在香港蹿红,并经久不衰。苏慧伦的发音让人惊叹,曾经那个校园女孩在慢慢蜕变,开始有了思想和内涵,有了灵魂的演绎,让歌曲有了油画的色彩。突破的起因则是一首《Lemon Tree》,还是那个一本正经的段钟潭,在欧洲参加音乐节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这首歌的原版。自此,这个简单而上头的调子就飞进了老段脑瓜里,像魔障了似得盘旋不停。苏慧伦面对老板,内心十分犹豫,要说不唱,整个曲子朗朗上口,唱得好能大卖;可要说唱,旋律太过简单,会不会被其他歌手嗤笑......患得患失间,《Lemon Tree》被老段拍板上马。1996年,正是这首歌让苏慧伦扬眉吐气,成为她跻身超一流歌手的“敲门作”。而对更多人来说,只要这首歌前奏响起:DA DA LA DA LA DA DI LA DA……整个青春的记忆就恨不得要了老命。流畅的调子、轻松的歌词,都不是隽永的关键,生活、恋爱、工作的情绪、通过灵动的声音渲染,勾勒普通女孩的平凡而又不平凡,才一下抓住所有人的心。就在同一年,来自韩国JUJUCLUB的《鸭子》问世,让苏慧伦乘胜追击,以少女嗔怒似的表演,将失恋后的不甘、和故作洒脱刻画得入木三分。声音的掌握更是游刃有余,少女小小心声小小情绪,从歌声里听来,就是那么贴切和自然。这张专辑的火力全开,让她几乎霸占了电视里的所有频道,宣传语直接喊出“每个人都是天后,只有苏慧伦是全天候。”如果说《鸭子》帮助苏慧伦打开了一个新世界,那么《傻瓜》就是苏慧伦的一次明悟,怎么在音乐上,去表达更多属于自己的企图和野心。MV里的造型,达到了“群魔乱舞”的程度,导演让她在伦敦的街头打太极拳,苏慧伦循规蹈矩几个动作觉得无聊,干脆在现场耍起宝,把生活中无厘头的举止,将工作中冒着傻气的行为串演一通。除了英式Liveband曲风外,剪掉长发后的神经质“波波头”,一度成为新的时尚引领。偏偏这样的“无厘头”和“傻气”,正中歌曲概念,尤其在《黄色月亮》声音中的那种古灵精怪的特质已然挥之不去,如同陷入一个真实又虚幻的少女国度,在咏叹和抒情间寻找不一样的风情。巫启贤曾称赞苏慧伦的声音是“可以测试家里音响系统”。奇迹般的“变身三部曲”,梦幻般的90年代中期,单张唱片销量超40万,让苏慧伦瞬间声动亚洲,浪潮席卷整个华语世界。这一时期,苏慧伦成为整个华语歌坛的宠儿,担当任贤齐MV的“御用女主角”、唱伍佰的《被动》。与杜德伟合唱《旧情复炽》,咬字清晰得不像一首情歌。为莫文蔚站台《失恋万岁》,对比鲜明却不抢好友风头。在众星云集的90年代后期歌坛,苏慧伦一度是巅峰歌手最梦幻搭档。因为无论她和谁站在一起,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专业乐评人惊诧苏慧伦在音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具备无限的延展性,以至于无所不能。刘若英第一次走进滚石,看到的画面终身难忘:苏慧伦躺在地上对她微笑,那是她专辑海报。论史上最成功从“偶像派”转变“实力派”的歌手,苏慧伦的名字浓墨重彩。因为苏慧伦坚定走音乐开拓之路,一概回绝了公司的少女系舞曲资源,滚石无奈,只好全部推给了新人徐怀钰。这一批曲目《飞起来》《我是女生》《妙妙妙》带着百分百的甜度汇聚成潮,风靡华语世界,徐怀钰顺势成功抢班,加冕新一代“玉女掌门人”。面对这一切,苏慧伦毫不care,她开始参与到专辑词曲、制作,开始尝试流行、电子、摇滚等多种风格,将“另类多变”坚持到底。《Happy Hour》是一道锋芒,率先表达新女性思想的不羁。《懒人日记》是一次咏叹,慵懒无助外表下对生命的探索。《恋恋真言》是一次回归,像咖啡书店的文艺温暖又质朴。尽管阵容强大、即便质量上佳,但她的唱片销量从40万跌落到区区6万,市场的冷笑让苏慧伦再次寻找新的契机。开拍前,她会做大量功课,揣摩人物性格和行为逻辑,即使这些东西根本不会出现在剧本。将自己封闭,用心灵与角色相处,以至于杀青后走不出来,不知道怎么同剧情告别。2005 年的《深海》,她扮演一名忧郁症患者,入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却以一票之差,与后冠失之交臂。2008 的《流浪神狗人》,让她捧得人生第一座演技奖项——罗马亚洲电影节影后。能够一次又一次在命运前倒戈自己,像这样的一个女孩,与其用最高的智慧去了解她,不如用最高的热情去爱上她。如今的苏慧伦,进入到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似乎岁月静好,没有给她带来任何的改变。2014 年,她和台湾“滑板教父”孙益民在北海道举行婚礼,次年儿子诞生。滑板、教父,这样的字眼并不意味叛逆和个性,相对传统甚至有些“怕老婆”的孙益民,用满满的诚意和呵护打动了她。时至今日,苏慧伦的脸上似乎有一种魔法,少女时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秘密也许就在——并没有因为已为人母,就放弃对生活的美好感受,闲暇时就看书、运动,甚至搞搞怪,做做手工,就像当年少女生活一样。或许就是从未改变对生活的热爱,所以时光会特别善待。2020年的《面面》专辑似乎就是一种缅怀和一种历程。李宗盛的加持,给《面面》添加了一把最温暖人心的柴火,一如《追的过一起》那种帮助,只不过佳人的少女心事,有了岁月的沉淀。《气温37度的遐想》,同样走“另类”路线的魏如萱,与苏慧伦共同唱出张震岳浪漫至死精神。“致衬衫的闷热,治我身体的渴”,像极了《傻瓜》的那种无拘无束。只有《你会想念我吗》里有着苏慧伦的人生下半场的感悟——“回到现实,好好生活”。也许,什么都没有变,将人生幻想、欲望、缺憾、失落与坦然淡然吟唱。编辑|张小金
排版校对|小熊维迪
本文作者|无声:爱讲故事的工程师一枚,
用八卦音乐码字,让日子多点乐趣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淘漉音乐(ID:taolumusic)。戳下方二维码进入文艺杂货铺子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