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粒二象性宇宙首发
下周二即将降临!!

20世纪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春之祭》
给艺术界投下一颗巨石
其音响的颠覆性和争议性
让其首演成为了艺术史上轰动一时的事件

而这部作品
也被评为西方音乐史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
而其中的打击乐器运用可谓鬼斧神工
1月19日即将演奏这部作品的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和张立德,先奉上科普小视频,为您介绍这些有趣的打击乐器👇👇👇
定音鼓

# Timpani
定音鼓是一种有固定音高的膜鸣乐器,由鼓皮、鼓肚、调音装置三部分组成。鼓面则以兽皮、塑胶薄膜等为主,并透过金属框架固定在鼓肚上。鼓肚半空置于支架上,在支架的底部装有机械的调音装置,可以透过提升或下降,带动鼓体的内部装置去调节鼓皮的松紧度来调节音高。
交响乐队中最早使用的常规打击乐器就是定音鼓。通常情况下乐队会有四种尺寸的定音鼓:32英寸、28英寸、25英寸和23英寸;小型定音鼓(piccolo timpano)的直径尺寸只有21英寸。
古典主义时期,乐队通常只使用28英寸和25英寸两只定音鼓,其作用只是为了加强效果。直到贝多芬时代,定音鼓才开始成为独奏乐器。从浪漫主义时期柏辽兹开始,乐队中已经开始使用更多的定音鼓了。
大鼓

# Bass Drum
大鼓是无固定音高的膜鸣乐器,号称打击乐中的“低音炮”。大鼓有两面,都蒙上兽皮。作为一种节奏乐器,一般用单槌击奏,也可将大鼓斜放来进行双槌滚奏。大鼓音色低沉响亮,雄壮有力,善于用来模仿雷声和炮声,通常不会连续演奏。
大锣

# Tam-Tam
锣为圆形、铜质,属于金属质体鸣乐器。尽管锣可以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但它仍然是一种难以判断出确切音高的金属制体鸣乐器。在锣家族中有两大分支:一种是没有明确音高的,例如大锣;另一种亚洲锣有明确音高。
大锣是锣家族中最大的,发出的音也最低。通常,锣声用于表现一种紧张的气氛和不祥的预兆,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效果。直到近代,大锣仍然是管弦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

# Crotales
西式铙钹是一系列小的金属碟片,直径在3到5英寸之间,属于无确定音高的体鸣乐器。这些圆盘可以被置于一个类似于钢琴键盘的木板上,或者用皮带挂着,演奏时通常使用一只金属的音槌,也可以手持互相撞击演奏。它的声音和钟琴非常接近。在一些音乐中,这一乐器也会用大提琴或低音提琴的琴弓演奏,产生一种奇特而更为尖锐的音响。
刮鱼

# Guiro
刮鱼,是一种类似葫芦的乐器,属于无确定音高的木质体鸣乐器。最初是取葫芦晒干后加工制成,现在也会有其他类型的果实、木材等制作。它的边缘呈锯齿状,演奏者用一根木棒或者刮刀在其边缘来回刮奏摩擦发声。在拉丁美洲舞蹈音乐中运用十分普遍。
踩镲

# Hi-Hat Cymbals
镲是一种古老的土耳其乐器,属于无固定音高的金属质体鸣乐器。它的形态是一个凹面的金属圆盘,顶部中央有一个凸起的杯或罩,它的三部分分别为罩(穹顶)、弧面、边缘(边),敲击不同的部分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与效果。镲通常至少有三种标准尺寸:10-14英寸,15-18英寸,19-24英寸。
踩镲包括两面镲,他们彼此相对,竖在一根金属竿上,用脚踏板来控制互相撞击。它们撞击时会发出一种干燥、不持续的点击声。相较于管弦乐队,踩镲在爵士乐中更为常用。
吊镲

# Suspended Cymbals
吊镲属于无固定音高的金属质体鸣乐器。它是用绳子将镲的一面吊在架子上,以木头鼓键敲击,可以产生非常清晰的强音,或者用马林巴琴的毛毡音槌或刷子制造弱音效果。或者也可以用三角铁棒敲击或刮奏,发出一种纯粹的金属质感声音。
三角铁

# Triangle
三角铁,传说起源于土耳其,是管弦乐队中最古老的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属于金属质体鸣乐器,用一根小的金属棒演敲击本体发声。现在通常以钢造,并弯曲成三角形。
在早期歌剧中,三角铁十分受欢迎。从古典主义时期海顿和贝多芬的时代起,三角铁已经成为交响乐队中的常规组成部分。三角铁有多种型号,最常见的有6英寸、8英寸和10英寸三种,音高依次为高、中、低。
三角铁的音色如水晶般纯净清脆而有穿透力,既可以作为独奏乐器,又可以与其他乐器共同演奏,可以给乐队增加一层光芒。
马林巴

# Marimba
马林巴是木琴的直系后裔,其形态与木琴非常相似,是一种有确切音高的体鸣乐器,包括琴键、琴架、共鸣管三个主要部分。琴键排列方式相同于钢琴键盘,音域广,音色圆润。目前有49键、52键、56键、61键、66键、69键等多种形制大小的马林巴。木质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击琴键发出旋律音。
大部分马林巴演奏者每只手各持两只或三只音槌。
认识这些叮叮咚咚的小可爱了吗?
1月19日等你来现场哦~
*图文参考自塞缪尔·阿德勒《配器法教程》第三版,维基百科相关词条。
波粒二象性
双钢琴与打击乐重奏《春之祭》
LE SACRE DU PRINTEMPS
Two Pianos and Percussion
时间|Date & Time
2021/1/19(周二Tue.)19:30
地点|Venue
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Shanghai Grand Theatre · Lyric Theatre
票价|Tickets
¥80/160/280/380/480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购票
演奏 | Performed by
钢琴:安天旭、葛灏
Piano: An Tianxu, Ge Hao
打击乐:付艺霏、张立德
Percussion: Fu Yifei, Lider Chang
曲目 | Programme
莫扎特: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改编版)
Mozart: 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major, K. 448 (The First Movement)
Trad. Arr. Vassilena Serafimova & Thomas Enhco
圣-桑:骷髅之舞(改编版)
Saint-Saëns: Danse macabre, Op. 40
Trad. Arr. Adélaïde Ferrière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双钢琴与打击乐改编版)
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 (Arranged for Two Pianos and Percussion based on the Piano Version)
*****曲目、艺术家及时长信息或有变动,请以现场演出为准*****
*****All information on programme, artists and dura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
线下活动
1月16日(周六)下午,钢琴家安天旭、葛灏,打击乐演奏家付艺霏、张立德,将来到朵云书院·戏剧店,和观众分享双钢琴与打击乐版本的《春之祭》的创作灵感,讨论弦乐、打击乐的趣味知识等话题,奉上一场新奇的音乐实验。
节奏与旋律碰撞的火花点燃这个冬季
时间
2021年1月16日(周六)
14:00-15:00
地点
朵云书院·戏剧店
嘉宾
安天旭、葛灏、付艺霏、张立德
参与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即可报名。

注意事项
* 本次活动限量开放坐席,读者预约报名成功后,才能入场。
* 读者入场时,请配合工作人员出示随申码、通信行程卡(微信搜索小程序或现场扫码),报名成功的相关信息,并测量体温。为节约时间,以上请提前准备。
* 参与活动期间请读者全程佩戴口罩。
2021“见戏如面”套餐又来啦
“见戏如面”(黄鱼面)套餐
“文艺饭儿”(福建炒饭)套餐
自2020年8月27日(上海大剧院22周年院庆日)起,上海大剧院与位于剧院八楼望星空宴会厅联动,正式推出面向观众的“见戏如面”套餐,为观众解决观演前配套餐饮的需求,广受好评。自明日起,“望星空”将继续为观众提供餐饮,即使在剧院没有演出的时候,大家仍可以通过指定的预约方式吃到“见戏如面”相关的时令套餐。
为配合上海大剧院出品的昆曲《浮生六记》演出,“见戏如面”推出两款演前餐饮:“见戏如面”(黄鱼面)套餐和“文艺饭儿”(福建炒饭)套餐,进入手机大众点评APP的“上海大剧院·望星空宴会厅”页面(下方小程序)即可购买。同时,请至少提前一天致电021-63595737预约,便可在消费当天前往上海大剧院八楼望星空宴会厅,出示餐券二维码用餐。
|供应时间|
晚市 17:30
建议17:30-18:45期间用餐
以免影响准时观演
|餐厅地址|
上海大剧院八楼望星空宴会厅
地址:黄陂北路200号·A1门
可乘电梯直达八楼
或从地下停车场电梯厅乘至八楼
|购买方式|
点击下方按钮
或打开手机“大众点评”APP
搜索进入“上海大剧院·望星空宴会厅”
*温馨提示
-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用餐前后请正确佩戴口罩,保持适当社交距离;
- 请提前准备好“随申码”,有序扫码入场。剧院入场闸机系统将自动实现“随申码”验别、体温测量工作。
- 现场测温若体温超过37.3℃,工作人员将引导您至指定区域,休息片刻后复测;若复测体温仍超过37.3℃,请您暂缓入场,工作人员将协助您办理相关手续;
- 在餐厅用餐须使用公筷,积极倡导“光盘行动”。提倡根据食量用餐,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责编 菲儿 | 视觉设计 好好 | 摄影 Q叔|视频拍摄 付艺霏 张立德|视频制作 小c Timwang|执编 Lotus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