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offline:应变危机的艺术家》系列第079篇
继续《离线》
张翔的这篇问答是2020年7月发给我的,“离线”断断续续没想到发了大半年还没有结束,关于“危机”的讨论在2020很具有时代气息,但是2021同样也是如此,2021的春天即将到来,疫情的反复使得时间恍如隔世。也许2021同样要面对2020点危机,我们熟悉了危机,熟悉了应对危机,或许2021会因此好了不少。
——段少锋
段:段少锋
黄:张翔
段:2020年迄今为止印象最深刻,最为触动的事情是什么?
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连绵不断的灾难、大雨和潮湿的空气。
趣图1,张翔,2020
趣图2,张翔,2020
趣图3,张翔,2020
段:2020被打断的工作节奏如何调整,迄今为止工作上的推进怎么样?
张:实际应对具体工作,推进还算顺利,就是比较繁忙。
张翔个人照片,2020
段:如何看待今天所出现的危机,这个危机包括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危机,也有个人危机,你如何面对和处理危机?
张:危机有时可以理解为契机,因为它会暴露一系列隐性的关键问题,可以让人认知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到位。坦然面对,冷静处理。
作者:张翔
名称:《加油》
材料:漆、印泥
尺寸:367×734(cm) 时间:2020
段:在今天特殊的背景中,有没有对于艺术的思考产生新的变化?
张:对于艺术的现场性有一些思考,现场在今天的价值是不是有变化?现场的概念是否有扩大?等等。
作者:张翔
名称:《下水道》
材料:排水盖、电视机、动画、亚克力
尺寸:尺寸可变 2020
段:在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缺乏什么?急需要改变的现状又是什么?
张:中国今天的当代艺术缺乏反思和强度。急需改变的现状是流行化。
作者:张翔
名称:《光体》
材料:充气装置、LED灯、音频
尺寸:550×570×650(cm)
时间:2020
段:你对于艺术的未来判断是什么?
张:无法判断。
张翔,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跨媒介雕塑工作室主任,重庆雕塑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特约记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