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缰世界2020》,《我也爱你》分别是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去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展览。在这样的冬天,这份爱来得刚刚好。
成立于2019年末的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位于新疆乌鲁木齐。2020年,是高台成立的第一年。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下:从首次在影像上海的惊喜亮相,到开馆后两次因疫情闭馆,这一年的高台,依旧成功举办了6场展览和数场人文艺术活动,以及在多座城市的艺博会现场呈现了多元的新疆当代艺术面貌。
也许你不曾到过新疆,也许你的新疆印象尚待更新。2021年第一期云对谈,我们特别邀请了高台当代艺术中心主理人马星,与大家分享作为新疆首家国际艺术中心和当代画廊在2020年的积极尝试与探索,感受这份遥远却特别的热忱与坚持。

新疆主题与时代议题
从一个艺术机构可能诞生的社会影响力开始。
很多人记忆中的新疆,
大多停留在风光摄影里呈现的样子,
是固化的,甚至是刻板的。
在2019年影像上海艺博会,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带来了马海伦的作品。她镜头里的新疆是鲜艳的,生动的,带着时尚碰撞的趣味性,以一种年轻、多元、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打破了很多人对新疆的固有印象。

©MA HAILUN, Hometown, 2018. Courtesy of GAOTAI Gallery (Xinjiang)

《马海伦:故乡》展览现场
虽然新疆地区的艺术收藏以传统绘画为主,尤其是在中国目前的摄影收藏体系发展并不成熟的大环境下,选择摄影作为画廊主要的推荐媒介之一,马星表示是由多方面原因促成的。一方面,长期以来摄影是外界了解新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另一方面,马星本科阶段就读的专业,新闻摄影是一门重要学科。课程中的实践拍摄,也使其对这个媒介属性也更加熟悉。
“当时在为第一个展览挑选艺术家时,关注到海伦的作品在年轻一代艺术家中非常有趣,又刚好是运用了摄影的媒介,便也很自然地以一个纯摄影的个展作为高台的开幕展。”
2020年,高台共呈现了6场展览。

作为一个远离艺术中心的地区性艺术机构,高台的展览呈现并未局限于新疆地域本身。无论是2020年度的展览还是2021年的规划,在主题、作品选择上都更偏向多元地域文化、社会观察思考的视角。马星说,高台的创办,即是从一个艺术机构可能诞生的社会影响力的角度开始的。
展览《脱缰世界2020》便是从十位艺术家从自己的生命经验出发,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全球故事,这些故事发生在北京、台北、纽约、孟菲斯、芝加哥、乌鲁木齐、东京、柏林,它们却不属于任何既定空间。


脱缰世界2020 十位华人艺术家群展
如何与时代产生更紧密的联系?马星分享了参展艺术家aaajiao谈到的观点,也许在大部分艺术家的作品中,无法看到这个时代正在发生或是紧跟时代的议题,但是展览或者艺术机构可以通过捕捉艺术家的作品,呈现出与这个时代更为紧密的内容。这也正是高台作为艺术机构希望能够做到的一点。
“虽然高台在做艺术范畴内的新疆主题,但其本身就具有很多公共性的考虑。在艺术家合作选择上,展览主题的选择上,我们也会更偏重更公共的议题。无论是《脱缰世界2020》还是《我也爱你》这种主题,高台都希望可以与当下的时代议题产生互动。“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年末大展#我也爱你#展览现场
选择的审美立场
保持呈现上的审美代表性。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的实体空间,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的一座商业综合体中,同时也是一家售票性质的艺术空间。
然而,高台前期的展览依旧保持着一定纯粹探索学术的调性。作为新疆第一家当代艺术机构,高台吸引了许多本土年轻人的关注。在审美错乱的时代环境中,马星希望在展览呈现上具有一定的审美代表性。
新疆的大部分观众与当代艺术之间依旧有着比较远的距离,在传统的观众认知中,艺术还是比较写实类的油画作品。马星分享了一个现象:在做摄影展期间,高台门口会放置明信片、海报,然而日常接到最多的观众问题是,这是一个拍照的地方吗?
所以,考虑如何破圈,或者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也是高台在积极探索的问题。


Elise Morin, Waste Landscape,2019
当然,在互动体验展览上,高台之前也有过尝试。去年法国艺术家埃利斯·莫琳的环保艺术装置展上,由45000张光盘所呈现的废弃景观,似神秘的山峰,奔腾的海浪,绚丽孤独的效果非常震撼。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极强的视觉冲击力都十分吸引本土观众。马星也表示,未来也会继续探索这样新的展览方式。
”我们不会抗拒,不过前提是在展览艺术家的品质展陈有一定保证的情况下,我们会预留一定的空间,去满足大家互动的需求。如果所有的展览都是探索学术,或者比较纯粹的展览,其实没有办法吸引观众。反而有的展览互动性强,然后有非常好的参观人流,在做一些想表达的议题或者艺术家时,观众还愿意去多看一眼,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观众在小红书平台分享的#我也爱你#展览现场
同样,在艺术家的选择上,高台筹备期间也做过大量的工作。他们在各地拜访了超过三十位艺术家,或出生成长在新疆,或在新疆度过了一段重要的人生时光,或是出于对西域和边疆的兴趣,而尝试以艺术接近这片土地。由于在本土并没有机构做过类似的专业资料调研工作,摆在高台面前的起点是一张白纸,但马星说这虽然困难但是幸运的。

© 张博原,我的塔里木,100x100cm, 2018
马星联系的第一个艺术家,是通过微博。艺术家在早期博客文章里留下的联系方式,建立了马星与艺术家之间的连接。
”我打电话给他,介绍自己并去拜访他,通过他认识了下一个艺术家。早期我特别相信艺术家的判断,他们会推荐我认识非常好的艺术家。如果这个艺术家是被艺术家认可的,我认为可能更容易成为我们合作的对象。还有可能也和我自己的背景有关系,我特别在乎艺术家传递给我的细致感觉或者交流相处的时候他体现的个性特质,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
艺术家的推荐和交流的感受,成为了早期高台合作本土艺术家的基础。后期的群展,摆脱直接与新疆相关主题,面对的则是来自在海外生活的华人艺术家以及国际艺术家。他们对于新疆的区域好奇心,以及对之前高台展览的关注与认可,综合两种情况艺术家通常都会比较愿意合作的。

©廖逸君 Pixy Liao,美国风景 Memphis Tennessee

©陈荣辉 Ronghui Chen,脱缰世界&摩登上海 Runaway World & Modern Shanghai,2015
”很多拥有海外背景的艺术家,虽然国内长大,后来出国学习,其实和边疆或者是更多元中国的互动是比较薄弱,甚至没有机会。当作品分享在新疆,或者其他文化上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对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拓展。他们也特别愿意交流,以及收到本地观众对他们作品的反馈。“
无论是展览,还是艺术家的选择上,高台始终肩负着作为新疆首家艺术机构的使命与社会责任感,保持呈现上的审美代表性,浸润新疆当代艺术土壤。
2020年艺博会的试水
从对新疆猎奇、异域式,到包容式的了解收藏。
2020年的大环境不容乐观,高台在下半年依旧积极的在北京、武汉、南京、广州等多座城市的艺博会活跃,期待与更多的观众交流,也希望代理艺术家的作品进入到更多的美术馆及被收藏。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在武汉影像艺术博览会的展位
“每个城市观众还是特别不一样的。有些博览会展位牌一面写中文一面写英文,有人看到乌鲁木齐英文的时候,还以为我们是从中东来的画廊。看到高台也有人觉得我们是一个台湾画廊。“
大部分观众面对高台呈现的异域感,更多还是停留在好奇新鲜的层面。
在当下并不包容的当代艺术语境中,主流话语体系是否愿意聆听边疆,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声音,并将其纳入中国关于不同艺术形式的回顾展览中的议题中,马星认为大部分的机构并没有这么大勇气或者愿意花足够时间精力去纳入这部分。而对于藏家来说,如果没有机构没有策展人体系化的背书,他们首先迈开这一步,则是很困难的事情。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在南京扬子艺术博览会展位
观众、藏家如何看待新疆这个议题?
从猎奇式的,好奇式的、异域式的到包容式,将其自然纳入中华文化或者这个体系的一部分,愿意更多的去了解它收藏它,这是马星希望看到观众及藏家的转变。
作为高台尝试中的试水,2020年参与的艺博会虽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拓展,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收藏和转化。在2020年下半年的艺博会中,更让马星满意的是其中最小的博览会——武汉影像博览会。虽然小,但是一个特别亲切舒适的场景。马星透露2021年高台依旧计划参与四场艺博会,但会比较谨慎,将不会再考虑二线城市的博览会或者非艺术市场一线城市的博览会,除非是以衍生品的方式参与。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也会考虑更国际性的博览会。

©MA HAILUN, Hometown, 2018. Courtesy of GAOTAI Gallery (Xinjiang)
连接与凝聚
连接艺术行业,凝聚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年轻人
当高台在不断的以自身力量,去为新疆这片土地传递的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时,他们在2020年也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温暖反馈与支持。
八月,一篇推文〈乌鲁木齐疫情第31天,请帮我们留下这裡唯一的艺术中心| 众筹〉在朋友圈内刷屏,一个年轻机构成立的第一年遇到两次疫情的挑战,压力可想而知。大面积展厅的高额房租;团队的人力成本;布展与设备维护以及成立前期超过七位数的投入,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将很有可能面临消失。
让马星感到意料之外的是,预期最多有100多人参加的众筹计划,最后达到1300人。其中约50%来自本地的观众,50%来自艺术行业或者生活在新疆以外省区的观众。这是非常温暖与鼓舞人心的事情。
“这次的刷屏更多的来自艺术行业本身从业者,他们的转发在行业中非常关键,是对我们期待和关注,也是一种认可。”

“脱缰世界2020“展览现场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年末大展#我也爱你#展览现场
与此同时,这次的众筹也让马星发现了高台之于本土年轻人的重要性。他们需要高台这样的平台,作为发声的渠道。这一年里,在新疆人文艺术、创意产业领域工作的年轻人,非常认可且支持高台作为一个新的机构去传播作品和声音。
“我们得到了很多反馈。有的摄影师,还告诉我们说他们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要在高台做个展,听到这样的声音还是会有喜悦感的。”
“新疆乌鲁木齐是多元的民族聚集地,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在本地读书长大,也有一些海归的年轻人,或者刚刚来到新疆的人。一个展览或活动能够吸引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参与,达到某种程度上凝聚年轻人的功能,这是我觉得意外的。新疆的文化消费场景是比较分圈层的,因为语言的隔阂,文化习惯的不同,有时候并不能在文化消费的场景上把不同的人聚集起来。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很开心的分享,有达到凝聚年轻人的结果。”

“新疆青年影展”放映现场
近十年因新疆的环境因素,当代艺术展览创作较少,也导致了分享交流的环境缺失,高台希望可以给更多人提供艺术交流的场景。
今年,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在馆前公共厅全新开设30平米的0号展区,接受公众投稿,为无法在高台展览的青年艺术家,设计师和素人艺术爱好者提供分享作品的空间。这也是高台为推动新疆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的新的积极探索。

高台当代艺术中心0号展区
在探索中寻找方向
当不确定性模糊感变得更强,反而是好事情。
创办高台当代艺术中心,是马星回到新疆与家乡重建连接的第一步。当我们问到经过2020年这一年,他与新疆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了某种细微的变化时,他的回答是依旧在探索,寻找更好的相处模式。
回新疆时,马星的规划都是非常明晰的。经过这一年,却变得愈加模糊。不确定与模糊感,建立在这一年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有的时候,我觉得有失落与落差的,可能观众给到的反馈,本土观众给到的展览、作品的不理解不接受。比如在拜访一些在本土很有威望影响力的政府企业时,他们一方面会支持,一方面也让你更清楚的意识到当下区域面临的更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比如说扶贫,比如稳定。”
马星笑着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在更了解现实情况下,做判断时则需要更多的经验支持。无论是马星与新疆之间,还是高台与新疆之间,都是处在在不断较正发展探索的过程。最终的目标,都是希望高台能够影响更多人去了解新疆,推动更多艺术家参与国际艺术的交流及发展。

马星在高台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现场
同样,艺厘米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远在新疆,有这样一家具有热情活力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机构。
如何维持在疫情期间众筹获得的热度,马星认为这将更多在于高台是否能将大家的好奇心转化为对专业艺术机构的认可。
如果你也愿意,一起为新疆的当代艺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也为大家了解到2021年高台当代艺术中心的规划以及希望获得的行业社会支持:
1
"从商业画廊的角度,希望在更多的双年展、美术馆所举办的大型的回顾展览中,能够考虑新疆及不同区域更多元的文化作品。在当代艺术本身与经济还是有关系的情况下,这些作品也许并不是很成熟,但是这样的支持是大家愿意在既有的体系或者展览中纳入更多元的声音,也许这种多元的声音可能并不是百分百符合现下的的情况,但可以作为主题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特别期待的。"

“转场”——张永旭油画收藏展

“阿里卡”同名个展
2
从公共艺术机构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做非常多的尝试。如果想保持特别鲜活的生命力,在商业上需要比较稳定。文创文旅的板块,将是未来很重要的尝试。也希望大家更多的通过购买艺术衍生品或者来新疆了解的情况下,获取很多鲜活的信息。

高台新年礼物“KISS”红葡萄酒1000瓶限量首发
灵感源自纳吉米丁水墨作品“吻”
"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艺术赞助人或者机构能够赞助我们在新疆做更多非盈利的展览,这是我们非常希望促成的。这些机构、品牌及个人,如果能愿意在他既有的规划中加入更多在新疆的支持,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特别希望的。"
(文章经授权,转自公众号“艺厘米”)
正在展出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