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展书籍 《有组织的风景》 (Organised Scenery) 《被植物》 (Plant-ed) 《沙拉》 (Salad) | |
罗湘云 | ![]() |
关于艺术家 罗湘云,一位生活和工作在新加坡的艺术家和科学植物插画家。她的作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绘画、彩绘和摄影,观察日常生活,研究城市对自然的管理和设计。通过长期绘制和记录周围环境中的植物,罗湘云描绘了我们看待和定义自然的方式是如何发生变化的。作为一名科学植物插画家,她为新加坡植物园制作作品,她的图画被收录在科学书籍中,如花卉、专著和主要使用干燥法和酒精进行标本保存的新物种描述。她目前正在为新加坡国家公园局下属、新加坡植物园牵头的10年项目“新加坡植物群”提供插图。该项目旨在编目并描述新加坡所有的植物物种,涵盖了苔藓到开花植物。 购书或其他相关事宜,可点阅读原文,或邮件联系艺术家,lohxiangyun@gmail.com。 | |
Q&A # 如何读·为什么读 # PF:在你看来,什么是摄影书? 罗湘云:“摄影书”一词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实际上,早在1843年10月,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就自出版了著名摄影书《英国藻类:蓝晒法印象》(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所以,也许我们应该问的是,“摄影书”一词的最新定义是什么。
什么是摄影书?这个问题相当有趣。我们是否要按照大众、当代艺术界、摄影艺术界、独立出版界等等所认同的方式去定义?此外,读者对这个词的定义也有相当重要的贡献。另外,有些领域的保护性很强,往往会随着词语的使用迅速划清界限。定义可能会根据我们所处的时代而变。
根据维基百科的说法,摄影书指的是照片对整体内容有重要贡献的书。摄影书与咖啡桌有关,也常被用作咖啡桌读本。而我是这么拆解维基百科定义的,摄影书指的是使用书本形式封装一组照片,并通过这两个元素的组合孕育新意义的物品。我们现在可以无休无止地讨论书或照片的定义,但还是留到以后吧!我欢迎任何人就这个问题发电子邮件与我展开讨论。
我们要注意,不要认为摄影书作为一种媒介,其本身就应该与其他表达方式割裂开来。还有,不要把摄影书视为一个独立于其他书籍的类别。从结构上讲,摄影书只是一本包含照片的书。当我用“摄影书”一词来界定某一特定作品时,我要注意观察,在使用书这一形式来传达摄影类图像,甚至只是使用摄影工艺的图像时,其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很多人曾多次把我的自出版书称为艺术书或摄影书,因此我对这个词语非常关注。我的读者有权定义我的作品,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它。我没有“纠正”他们的冲动,因为我真正好奇的是他们对我作品的看法。这也能开启有趣的探讨,拓宽我的视野。
PF:我们为什么要读摄影书?或者说摄影书为什么吸引人? 罗湘云:我们为什么需要摄影书?我并非一开始就以艺术家身份去刻意制作书籍或拍摄照片。我的工作是在新加坡植物园从事科学植物插图,主要是在画画,最初拍摄照片也是为了记录我自己的观察,希望能用于当代绘画。然而,我很快就发现,如果我画的和照片一模一样,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正好当时THEBOOKSHOW组织了一个摄影书公开征集活动,我抓住了这个机会,用我过去两年拍摄的照片制作了一本书。我的第一本摄影书《被植物》被评委会选中参加展览,受到了读者的欢迎。我认为这是我的使命,因为我对图像和书籍制作感兴趣,所以就继续了下去。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在五年的时间里自出版了三本摄影书。
摄影书为什么吸引人?从小时候到20岁出头,我花了很多时间宅在自己的房间里,埋首于书和电影,来逃避我不正常的家庭闹剧。书籍在我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它让我得以生存呼吸。我曾经刷爆了所有的公共图书馆的卡,借书量甚至达到了借阅上限。至于这些无法借出的书,我就把它们藏在书架的某个角落,希望在我下次去图书馆之前没有人能发现。对我而言,书籍并非是一个新的媒介,但以书籍为媒介来传达我们的思想,其中蕴含着非凡的可能性。它是一个语境化的机器,探索着图像排序的无穷可能,影响着我们对内容的阅读、吸收、诠释和自我见解的形成。
PF: 如何阅读一本摄影书?也就是说,在阅读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罗湘云:阅读“摄影书”应该就像平时阅读任何一本书一样。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应该关注自己所感知到的东西。这种有意识的阅读值得用于任何一本书。 PF: 自出版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在哪儿? 罗湘云:对我来说,自出版是一种自我探索,它让我了解了自己的局限性,也为我创造了与其他人合作的可能。
2015年,我第一次进行摄影书自出版,我用了五年的时间,发现了自己愿意做,也擅长做的事情,同时也了解并接受了自己不擅长和不愿意投入时间的事情。我曾经是一名平面设计师,后来离开了广告圈,开始艺术创作。这些技能让我很容易上手自出版。在独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确实需要用心去做每一个环节,不管我喜不喜欢,有时候,我就是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我必须自己提出概念,设计,监督印刷过程,研究营销策略,处理订单和付款,积极宣传等等。我喜欢有很多控制权,但同时这也伴随着很多责任。放弃控制,能让人感到自由。
2020年年初,我开始感到孤单,在创作的道路上成长受阻,于是我联系了一家独立出版社Temporary Press,合作出版一本新的摄影书,这本书用到了我为新加坡植物园科学植物插画所拍摄的显微图像。我喜欢并欢迎别人打断我的思路,挑战我的观点,质疑我的角度。我得承认,在一些我没有时间投入的工作上,我的合作者做得很好,所以允许他们自由地表达创意,让我收获良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PF:能否分享一本颠覆你既有摄影观的摄影书? 罗湘云:我买的第一本摄影书是川内伦子的Utatane。这是一本在摄影艺术界很有名气的书。我猜想,我之所以会立刻与她的作品产生共鸣,是因为她对照片的处理采用了平面设计的方法。我以前学习过平面设计,所以我注意到了书中的照片在色彩搭配和构图造型上有很好的平衡。
很难说某一本摄影书深刻地改变了我对摄影的思考,但接下来的这本书确实让我意识到,我在科学植物插画中大量使用的一些流程,其实也是一种摄影的方法。这本书叫《库尔特·卡维佐的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Kurt Caviezel),作者是库尔特·卡维佐,由Rorhof出版。在过去15年,这位艺术家一直在苏黎世工作室监视着15000个可公开访问的网络摄像头,并截图拍摄任何他认为有趣的状况,共积累了超过300万张图片。这种痴迷程度令人震惊!仔细想一想,互联网是他的相机,屏幕是他的取景器,鼠标是他的拍摄键,网络摄像头是他的镜头。这挑战了我对相机的传统定义。 2019年,我突然丧失了拿出手机或相机拍照的本能冲动,这让我非常担忧。我以为自己的艺术创作陷入了低谷,但看到这本摄影书后,我意识到,其实在我的科学植物插画工作中,也大量穿插了摄影的创作!我过去常用尼康SMZ25拍摄显微镜下的植物标本,作为插画的参照。截至目前,两年来我共积累了3000多张植物显微照片。这些图片将收录于我的新摄影书,该书将于2021年年初出版。 《有组织的风景》 艺术家:罗湘云 出版时间:2019 《有组织的风景》拍摄了人造公园中发现的优美景色。这十二张照片,捕捉了艺术家对自然的体验。自然和人造物被摆放在一起,形成这些“自然”的休闲空间。作为城市居民,大多数人非常渴望接近自然。作品使用雪纺作为印刷媒介,以传递这种在自然空间与高密度城市之间快速转换的感觉。雪纺上印刷了半透明的图像,进一步吸引读者的触觉和视觉感官,审视城市如何建造自然,以重构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和体验。 《被植物》 艺术家:罗湘云 设计&撰文:罗湘云 当我们遇到杂草时,总会有一瞬间的不确定。它们的存在是有人故意为之,还是只是意外?我们是否希望它们存在?我们在做出这样的判断时,会使用什么标准?自从人类家养植物以来,杂草的存在就一直备受关注。我们将一种植物归类为杂草的原因有很多,它可能是一种植物,只是生长在不受欢迎的地方,特别是人类控制的环境中,如花园、草坪、公园、农田等等。杂草一词也适用于入侵非原生环境的植物。在分类学上,杂草一词没有植物学的意义,因为一株植物在某一环境下也许是杂草,但在其他人们想要它存在的环境下,就不是杂草了。在家庭和花园中,对杂草的分类更多时候是一种偏好判断。通过一系列双联照片,罗湘云试图质疑我们在人类控制的环境中对植物的认知和互动。杂草本身是一个人为的概念,是我们画出了分界线,构建了分类标签。从这个角度,可以说人与植物的关系是一种矛盾关系。杂草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们独自栖息在暧昧的位置,在植物和杂草的角色之间来回转换。人选择如何看待它们,纯粹是一个主观的、时间性的概念。 《沙拉》 艺术家:罗湘云 出于对人类自然感知的好奇,罗湘云的《沙拉》呈现了200张照片,将公园的各种质感展现在观者眼前。五年来,她从24个公园持续收集照片,将她作为一个科学植物插画师的热情带入到她所描绘的图像中,呈现出精确、细致的图像。她模拟了科学的野外采集、排序和识别方法,在每张照片旁边附上位置和构成的说明——树枝、树叶、石头、网状物、其他。本书的呈现方式让人联想到样本板——一个全面的目录,自助式地提供了许多选择,仿佛是在沙拉台选择沙拉中的蔬菜。通过精心编排的页面,《沙拉》探究了自然与人造环境的概念,允许观众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进一步探究表面之下的东西。 |

关于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
PHOTOFAIRS Shanghai
作为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平台、中国大陆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艺博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过去几年中,对亚洲艺术影像市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亦建立起关于艺术影像媒介最为权威和活跃的交流平台。影像上海保持开拓精神,聚焦国际前沿,以博物馆品质提供诸多版块的全新内容,为亚太藏家、观众和专业人士提供欣赏和发现影像艺术的上佳体验。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参展画廊均通过严格甄选和精心策展,分布在『核心』(Main)、『平台』(Platform)、『SOLO』及『影映』(Screen)四大版块,其中不仅汇集专注于现当代摄影的国内外顶尖画廊,更囊括本土和国际新兴画廊 。从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大师,到活跃在国际摄影和移动影像前沿的艺术新星,逾百位各个年龄层次的优秀艺术家的力作将济济一堂。博览会亦推出『洞见』(Insights)、『焦点』(Spotlight)、『对话』(Conversations)等精彩特展和公众项目版块。
👈左右滑动了解更多👉

关于世界摄影组织
World Photography Organization
世界摄影组织是摄影活动的国际性平台,覆盖180多个国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赞颂世界上最佳作品与摄影师,提升摄影相关话题的关注度。我们与全球的个人摄影师和行业领先的合作伙伴都建立了长久的纽带,为此我们引以为豪。世界摄影组织每年举办一系列丰富的活动,包括:2020年第十三届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摄影竞赛——索尼世界摄影奖,当地会面、讲座,以及专注于影像的国际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欲知更多详情,请访问 www.worldphoto.org。
往期回顾
Bromide Books:好的摄影书不会只是一项点缀或一个整体的补充
『点亮屏幕:摄 · 影 · 书』开启冬日阅读模式
过去一年,这些宝藏展览、书籍和艺术家,你PICK到了吗?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以上内容来自「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
了解更多资讯,浏览官网 photofairs.org
微信:搜索公众号 “PHOTOFAIRS影像艺术博览会”
微博:weibo.com/photoshanghaicn
Instagram:instagram.com/photofairs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