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好玩》是“幕间休息”出版计划自2018年以来的第六个项目。
武汉艺术家钟孺乾在2020年初封城期间创作了大量甲骨文书法作品,本书收录其中31幅,这些形和义的组合有意思,也有意境,我们取用其中一幅“真好玩”为书名。艺术家在压抑艰困时期仍持续产出醇美而有趣的作品,意味深长,这是我们想要做这本书的出发点。
《真好玩》以“艺术家书”的形式呈现,在内容,设计、用材和工艺等的配合上十分讲究,印量仅140册。它不仅是一场“纸上展览”,也有艺术家本人近年创作的诗歌、联语和少量画作,与甲骨文字相映成趣。以手工墨流纸制作“腔背装”书脊,每本都不相同。

钟孺乾有用毛笔写日记的习惯
武汉疫情期间,在画室写字和在天台做八段锦是每天必修课
日记中对于甲骨文字形的记录和探讨
微信不可全信 孺乾
再如“望虹化福”,既不是成语,也不是诗句,四个不相干的字被撮合在一起,意思却一目了然,单字的解析更是妙趣横生:望,一个人站在土堆上,睁大眼睛张望;虹,象形字,简直就像写生画一样;化,一倒一顺两个人,轮回转化;福,双手举起一坛酒,旁边一个案子,祭神祈福。不说穿时一头雾水,说穿了脑洞大开,这是何等高妙的智慧游戏!而且书写的专业讲究也藏在其中,更添一层赏会。
2020
我的“迹象论”和“变象说”不仅是对于绘画和视觉艺术的理论探究,也是我自己艺术实践的印证。甲骨文的字象有其奇妙之处,其字迹也值得研究。甲骨文多是刻痕,由于当时工具粗陋,技术单一,决定它不可能精巧秀丽,变化多端,而我的书法倾向于简约苍厚,与此气息相符;同时,我掺入了隶书和古代封泥印、烙马印的感觉在写甲骨,同时,变刻痕为笔迹,于是就有了笔法的疾徐提按,墨法的浓淡枯润,进入书法本身的创作和品鉴维度,而且在我的审美框架之下放大了它的散漫和笨拙,自信能够跳出甲骨文作为出土文物的原型而自成气格。
一直以来,我不仅在理论上鼓吹“变象”,而且付诸实践,所以总是有人说看不懂。最近看到一个说法很有意思:总有人谦称自己是艺术的门外汉,其实是不想进门。资讯如此发达,学习方式如此便利,想弄懂什么东西都不难,用心学习和感悟就是。把书法作为图像来欣赏当然过于简单了些,但从直觉入门也是一个途径,何况甲骨文本来就起源于图形,看图识字,再加一点相关知识,八九不离十,待到深入时,则更有佳境。
左 绘画迹象论 钟孺乾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右 水墨变象 钟孺乾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水墨变相》
印文 其中有象
真好玩 | So Fun
2021 First Edition
钟孺乾 | Zhong Ruqian
200×305mm · 104P · 140册
锁线胶订 手工腔背装+书盒
竹尾 宛如珀 / 竹尾 BIO / 巴川手账纸
幕间休息 After Intermission
书籍设计:吕旻
翻译:周小舟




内页 左右滑动欣赏



2021年2月7日后发货
预购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

关于一又二分之一工坊(1and½ Atelier)
由钟雨和吕旻合作建立于2016年的书籍设计与制作工坊。主要工作范畴包括平面设计和手工装帧,从编辑设计到制作成书,不设立固定的界限,以技术与设计相互融合的态度创作书籍。合作对象亦不受限。
www.1-half-atelier.com
关于幕间休息(After Intermission)
“幕间休息”是2017年由“一又二分之一工坊”发起的出版项目。该项目为艺术家、写作者、出版人订制非正式出版物。“非正式”的态度不止于第一感觉,其实更加需要丰富的出版物编辑、设计与装帧经验为内容创造相匹配的视觉媒介。我们在内容主题与容纳它的纸制形态之间提供了双向选择的可能,作者、编辑与设计者的身份变得更为模糊,故此,项目得名“幕间休息”。两年间,从推出摄影专辑《水下纽约》开始,先后与真姨书房(La Masion de Z)、typo_d 打错工作室等出版与设计机构合作完成多个出版项目。
中山路368号 / 027-88720311
书店营业时间:09:00-20:00
咖啡营业时间:10:00-20:00
正在展出:「开卷—钟孺乾 沈伟 周颢新春书画雅集」
过往工作坊:「自定义折叠杂志」工作坊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