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 Picks”是昊美术馆一档趣味性内容的分享栏目,每周向公众分享昊美术馆的团队推荐,内容将收集筛选于艺术类电影、书籍、人物、杂志、特殊活动、舞蹈、音乐、网站、主题等,以飨各位读者。
本期新春特辑Picks将基于 #牛# 为线索而展开,以艺术创作、电影为媒介,为读者呈现由别样的牛入侵的艺术世界。也在此祝大家2021 HAPPY 🐄 YEAR~ 新春新福,牛年大吉!

HOW Picks Vol. 11
Key word 🐄 #牛#
2021年是牛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农耕社会中,牛与之共甘苦、同劳作,也因此被寄托以美好安定。从罗马角斗场到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上溯到距今15000年的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岩壁上的4头巨大公牛。演绎“牛郎织女”的男耕女织农业生活是一方中国式传统,历史的轮回又在21世纪演绎美国纽约华尔街的牛铜像。映照着天地万物和芸芸众生的“牛”在文明系统中不断阐释着时间简史年,并在当代艺术与影像领域中搭建人类文明与牛共振的伊甸园。牛年将至,希冀专属于牛的特质能在大家的2021中展现平静温和的力量。

“如果将我走过的路在地图上标注,并用线连结起来,我想最后呈现的很可能是牛头怪的形象”,公牛常常作为一种隐喻出现在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作品中。在昊美术馆(上海)当前展览“暗光”中,娜布其的《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诠释了一种“在场”的状态,作品采用仿真材料,以瞩目的奶牛形态构建了一个看似贴近自然、充满童趣的室外现场。


娜布其,《真实发生在事物具有合理性的瞬间吗?》,2018,控制器电箱、玻璃钢喷漆奶牛模型、平板小车、电瓶、不锈钢轨道、户外球形灯、仿真植物、泡沫石头、树脂柱子、图片喷绘布帘、地贴,尺寸可变,致谢艺术家与马凌画廊
而本期推荐的五位艺术家,以“牛”为题材——或作为波普艺术生涯的开端;或以封闭水箱展示着最有争议的“牛”;或基于“牛背上的国家”澳洲风情的创作;或以VR虚拟呈现空间之上的电子奶牛迷宫;又或是隐喻了中国城市生态的镜面耕牛——分别构建着当代艺术领域属于牛的独到生命力。
ARTwork
01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奶牛》系列


上:安迪·沃霍尔,《奶牛》系列,1928 - 1987
下:安迪·沃霍尔,《奶牛》系列,胶印版画,1970年
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曾在1928-1987年间创作过一系列以牛为主题的丝网版画张贴画系列《奶牛》。这个系列是安迪·沃霍尔创作的第一版印刷系列作品,可以视为他波普艺术生涯的开端。
20世纪60年代中期,沃霍尔有一年半的时间几乎放弃绘画,他认为自己已经才思枯竭。1966年,利奥·卡斯特利成功说服了沃霍尔在他纽约的画廊举办新的展览。卡斯特利的助手伊万·卡普建议沃霍尔表现母性的题材,“一些田园的元素,比如奶牛”。展厅中的《奶牛》系列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其灵感来自冰淇淋品牌的牛头形象。
02
约翰·凯利(John Kelly)
《多贝尔之牛》&《树上的牛》


约翰·凯利,《多贝尔之牛》(Dobell’s Cows),1992-1996
创作于1992-1996年的《多贝尔之牛》(Dobell’s Cows)系列油画是约翰·凯利(John Kelly)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其中既有他对澳洲历史的兴趣与研究,亦体现了他本人独特的幽默感。系列灵感汲取自20世纪澳洲著名画家威廉·多贝尔爵士(Sir William Dobell)的一桩轶事。据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多贝尔爵士和其他艺术家曾接到一项委任,需要将澳方的飞行基地装扮成农场,以防御日军的侦查。他们使用纸浆制作了一批模型牛,将它们分散在机场四周,成功迷惑了日军飞行员。



约翰·凯利,《树上的牛》(Cow up a tree),1999
1999年,受巴黎市政府的邀请,凯利创作了大型雕塑《树上的牛》(Cow up a tree),作为“Champs de la Sculpture”国际雕塑节亮点,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展出。这件高8米、重达4吨的巨型奶牛在延续了《多贝尔之牛》精彩灵感的基础上,融入了极富澳大利亚风情的桉树形象,引起了从法国到全球范围的轰动,受到了包括英国《泰晤士报》在内的国际媒体竞相报道。这件作品如今荣归故里,永久落户艺术家凯利的家乡,在墨尔本滨海港区的海岸迎接着往来行人与旅客的注目。
03
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Mother and Child(Divided)



达米恩·赫斯特,Mother and Child(Divided),1993
当代最有争议性的“牛”作品,来自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他在欧洲最重要和最有威信的视觉艺术大奖特纳奖的获奖作品 Mother and Child (Divided)中,使用了完整的死牛。这个装置将母牛和小牛尸体分别一分为二放置在封闭的水箱中,并用甲醛溶液保存。栩栩如生的作品配上题目既反讽又诗意,而该系列作品在展览现场更是分开摆放,邀请观众进入他的作品之中,令人们以标题开始,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作品的创作。
04
陈文令
《城市公牛》
陈文令的牛用复杂多变的结构对应现代城市的脉络,如城市的马路、管道、线路,进而对应当今各领域牛气冲天的状态。作品《城市公牛》用不锈钢材质制作,经过抛光打磨的镜面效果,能映照出天地万物和芸芸众生。


陈文令,《城市公牛》,2013
“这只巨型的耕牛仿佛隐喻了中国的城市以及城市生态中的人们在集体无意识中对于农耕文化的莫名的亲切感,作品所具有的繁华、精致与金属气息,聚合着他们一个个的记忆碎片,从而充满一种魔幻的气息与幻想的氛围。抛光的不锈钢材质反射出周围万物的影像,使其具有充分的互动性,当观众置身于作品中的时候,得以形成自己内观、自省的镜像,空明的觉心,容纳着万物,内外之景交融、杂糅,从而具有壮阔幽深的宇宙意识。”
05
陈抱阳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
VR作品《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来源于艺术家陈抱阳的一场梦境。梦中这行字以霓虹灯的方式出现,泛着黄绿色的光,在黑暗的映衬下显得愈发分明。艺术家在google之后得到了相似的词条“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这是美国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一部小说的标题。



陈抱阳,《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 2017



















-
*图片致谢艺术家,非特别注明图片源于网络
策划 & 文字整理 & 编辑 / Chan & Yuru

昊美术馆(温州)延续昊美术馆(上海)的“夜间美术馆”运营模式,是浙江省首家"夜间美术馆",常规对外开放时间至夜间10点,目前特殊时期开放时间为下午1点至夜间8点(周二至周日)。昊美术馆(温州)将持续为公众呈现丰富的公共教育及户外艺术项目,引领融合艺术、设计、科技的全新生活方式。

昊美术馆(上海)是具备当代艺术收藏、陈列、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全新文化机构,坐落于上海浦东,共有三层展览和活动空间,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于2017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昊美术馆首创“夜间美术馆”的运营模式,常规对外开放时间至夜间10点,目前特殊时期开放时间为上午11点至下午6点(周二至周日)。此举能让更多观众在工作之余前来美术馆观展,昊美术馆也举办“国际策展人驻留项目”、“户外电影节”、“雕塑公园”等国际交流项目和户外活动,以此建立全新的艺术综合体和浦东新地标。
🙋&🙋

正在展出 Current
昊美术馆(温州)
HOW ART MUSEUM (WENZHOU)
昊美术馆(上海)
HOW ART MUSEUM (SHANGHAI)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