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我们在“公园前202号:汉风美学新媒体艺术展”中迎来了很多观众,收到最多的反馈就是“非常值得来打卡”、“下次我要穿汉服再来一次”、“我们家孩子也很喜欢”、“很丰富的体验,推荐朋友来”……这场展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重新组合与创作,通过现代展览技术呈现了汉文化的美,吸引了很多关注。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展览现场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为了让大家通过了解汉代历史更直观地体验汉风美学艺术的魅力,我们特邀展览顾问侯杨方教授继续为大家带来一系列有趣、有料的汉代文化知识讲解与普及。语音讲解可以让观众更生动地感受汉代历史的变迁,沉浸式地感受展览。之前侯教授讲到了汉王朝名字的由来、诸侯与壁画的关系、汉文化的艺术魅力,这次就带大家看看少年天子汉武帝脑洞大开的计划,以及他命张骞出使西域——天马之路的开辟故事。🐎




步入展厅,
穿过红色帷幔,
我们能看到的第一幕
便是“天马西来”动态雕塑,
故事也要从这讲起……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01 少年天子汉武帝的决定



在汉代初期,实行郡县并行制,汉文帝继续了西汉初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积累了一定的社会财富,百姓安居乐业。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延续这一政策,在几代君主的努力下,西汉王朝度过了瓶颈危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汉孝武皇帝即位后,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统一天下意识形态,进一步中央集权。由于汉朝一直受到匈奴的威胁,年轻且有野心的汉武帝提出洗雪耻辱,向匈奴开战,因此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的联系,夹攻匈奴。⚔️




02 高情商张骞的出使之旅




彼时汉武帝才十几岁,张骞是汉武帝的郎中令,或者说警卫员。张骞率领1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那时,从甘肃东部出发,甘肃东部到西部河西走廊一千多公里是匈奴人的领域,途中不幸被匈奴俘获。张骞被困,在当地娶妻生子生活了十余载,但他仍记得自己的使命,辗转几次,终于趁着匈奴内战逃回了长安。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走通西域北道和南道的人是张骞,19世纪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通道叫做丝绸之路,但这条路并没有在张骞出使后立即开通,丝绸之路的真正开通其实与天马有着密切的联系。



03 汗血宝马与丝绸之路



汉武帝知道河西走廊很重要,于是派霍去病出击匈奴,继续向西域进军。不仅在河西走廊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还占领了西域的门户楼兰,攻破了车师国即吐鲁番地区。


为什么说天马对丝绸之路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呢?


汉武帝命远征大宛,这里富饶多产,有最优良的马种:汗血宝马,它被称为天马的儿子。这种马毛色鲜亮,皮肤摸起来像丝绸一般柔滑,奔跑时可以看到膨胀的血管,故取名汗血宝马。🐎


在古代,马拥有重要的战斗能力。大宛臣服后,为汉军献上了3000匹良马,并带来了葡萄、苜蓿、胡麻等,以及二胡、琵琶等乐器,同时中原的丝绸也贩卖到了西边,开始了经济互通。汉朝为了保护丝绸之路建立了烽火站,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中国人为了夺得天马而打通的,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这场展览中,一进来就会看到天马,是对丝绸之路最好的象征。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书·张骞传》记载“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云”。汉武帝看见汗血宝马后亲自作《天马之歌》颂之,因而传遍全国。






主讲人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侯杨方


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复原”以及唐仲英基金会项目“清朝地图集与地理信息系统”


2013年4月起,策划主持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首次对整体帕米尔高原的系列考察,在十几次次帕米尔、南疆、罗布泊、中亚、南亚考察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进行了世界首次”精准复原“,并研制了世界第一套《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获《光明日报》头版报道,《中国社会科学报》头版头条报道。六卷本《清朝地图集》将于今年开始陆续出版。


侯杨方教授崇尚知行合一,认为历史地理的研究必须要经过实地的验证,研究不能停留在从纸面到纸面,为了精准复原丝绸之路以及清朝的版图,他曾多次翻越海拔近5千米的山口,足迹遍及帕米尔高原境内外的多条重要河谷、山口,曾在一天之内在海拔3600米至4600米之间步行往返34公里,并且是清朝以来寻找并到达境外帕米尔高原上乾隆纪功碑原址的第一人。



想了解更全面的展览详情吗?🔎
点击前两期🔗查看👇🏻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1 | 这场展览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文化辑Vol.2 | 看展攻略·这些知识点记好了!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上海宝龙美术馆

公园前202号:汉风美学新媒体艺术展

正在热展…

展期2020.12.18-2021.3.7

欢迎参观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扫码购票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宝龙美术馆实行入馆实名预约制,请提前扫描下方预约二维码登记姓名手机号信息,并出示身份证等证件及随申码戴口罩入馆,也可在微信后台回复「预约」二字实名预约。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实名制预约
...
关注宝龙美术馆官方公众号
更多精彩持续为你揭秘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近期热展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宝龙文化官方直播频道欢迎关注
抖音&淘宝ID:爱艺术的宝龙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美术馆近期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

周一闭馆
Close on Monday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入场)
Tuesday-Sunday 10:00-18:00
(17:00 last entry)

艺术商店 同上
Shop Opening Hour as above

西餐厅11:00-20:30
Restaurant 11:00-20:30 
(20:30 last order)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汉文化辑Vol.3 | 天马西来的故事  带你逛展的 文化 故事 天马 公园 汉风 美学 新媒体 艺术展 观众 汉服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