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推出的“春又芳菲——2021 海派民间艺术新春展”,现已正式与观众见面。
大年初二至初五,配合展览的四场民俗主题特色活动,邀请您走进场馆,共同体悟传统优秀海派手工技艺的魅力所在,共度祥和喜庆的“文艺年”
春
又
芳
菲
【新春小牛】
活动时间:2月13日 14:00
活动地点:0米层18-1展厅
指导老师:李诗忆
参与人数:10组(亲子家庭)
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海派剪纸艺术是具有上海文化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融南北之长,汲取中西方艺术门类中的养分,精致而独特。今年正值辛丑牛年,在中国,牛有勤劳朴实、忠实厚道,稳重可靠,任劳任怨、勇敢无畏、风调雨顺之吉祥寓意,象征着勤劳、无私、奉献。牛在西方文化中也是财富和力量的象征!
新春佳节,跟随海派剪纸传承人——李诗忆老师,一起走进海派剪纸,感受非遗魅力,一起剪“艺牛”迎新年!
李诗忆
指导老师

忆想天开创始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派剪纸传承人,上海市青年创业协会第二届理事,上海市黄浦区委青年联合会第三届委员,上海市黄浦区新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黄浦区文创园区侨联副主席。
春
又
芳
菲
【掐丝珐琅画杯垫】
活动时间:2月14日 14:00
活动地点:0米层18-1展厅
指导老师:董慧
参与人数:10人(成人)
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景泰蓝,又名掐丝珐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复杂工艺。掐丝珐琅画借鉴了传统景泰蓝工艺中的掐丝和点蓝而形成的平面艺术。活动当日,手工艺艺术家董慧将带领大家体验一回手尖上的“精细活”。
董慧
指导老师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上海当代硬笔书法学院会员,闵行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闵行区摄影家协会会员,闵行区新联会会员,手造街特邀专业教师。热爱生活,热爱手工艺。
春
又
芳
菲
【结艺编织 中国结】
活动时间:2月15日 14:00
活动地点:0米层18-1展厅
指导老师:何培华
参与人数:15人(成人)
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艺术,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结的每一种都象征着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心愿,这些手工技艺是机器无法代替的。
民间结艺艺术家何培华老师将带领大家了解吉祥中国结的制作手法,体验从头到尾用一根线编织出不同造型的结艺作品,寓意美好的明天。
何培华
指导老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汉都文化中心编织教师。
春
又
芳
菲
【海派面塑 捏卧牛】
活动时间:2月16日 15:00
活动地点:0米层18-1展厅
指导老师:汤健
参与人数:15人(青少年)
参与方式: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中国面塑俗称 “捏面人”,由传统面花演变而来,距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从最初用于祭祀祈祷的贡品,逐渐演变成可陈设收藏的艺术品,被称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
80后上海姑娘汤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面塑的第三代传承人,从事面塑工作九年。她将带着大家捏“卧牛”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牛牛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汤健
指导老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面塑的第三代传承人,从事面塑工作九年。
疫情期间
参观指南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