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讲坛
明宣德青花瓷研究专题(10)
一元多式蟋蟀罐形纹设计
01
鹭鸶纹蟋蟀罐形纹设计

明 宣德 / 芦苇鹭鸶纹蟋蟀罐
此器以芦苇鹭鸶纹为主题,随风摇曳的芦苇搭配形态各异的鹭鸶,呈现自然生态景观。
鹭鸶是宣德官窑青花瓷中比较少见的纹饰题材,尤其在瓶、罐、壶、盘等主要品类上几乎看不到,却颇适合绘于蟋蟀罐上。
例如图一为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此器呈低矮的圆柱体,罐口和底部略为收窄,上方有一圆盖,与圆罐作子母口相接,由于盖面凹陷于罐壁内,属于「坐盖式」之类型。
圆罐外壁绘画芦苇鹭鸶纹,一只鹭鸶立于草丛间,昂首竖颈,注视前方,牠的二个同伴已经悄然踏入水里,其中一只鹭鸶凝望水面,另外一只鹭鸶俯身向下,转头搜寻猎物,修长的芦苇随风摇曳,营造出悠闲自然的场景与氛围。盖面亦以鹭鸶和芦草为题,花草由盖缘向上延展,形成右高左低之势,白鹭立于左边,与高长的花草互相呼应,画面简单协调。
02
松竹梅纹蟋蟀罐形纹设计

明 宣德 / 松竹梅纹蟋蟀罐
此器以松为主,梅竹为次,运用遒劲的枝干、苍翠的树叶及点点花朵,传达坚毅的精神。
松竹梅纹是经久不衰的文人画题材,既可出现在形制端庄典雅的梅瓶和瓷碗上,也可绘于笔盒及蟋蟀罐上。
例如图二为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罐体微微外鼓,顶部有下凹式器盖,盖面周边环绕一圈朵花纹,下凹的盖面绘画松竹梅纹。松树和梅树二者并蒂连枝,一起从草丛中生长,枝干顺着圆形的器面往上延伸,合拢成圆形的轮廓,矮小的嫩竹穿插其间,构成生机盎然的景象。
罐体外壁也以松竹梅纹为饰。一株松树由腹底往上生长,曲折劲瘦的松枝犹如遒劲的蛟龙,环绕于罐体外壁,茂密的松针团簇成圆球状,修长的梅枝往左边横斜,枝上蓓蕾点点,数朵梅花展瓣开放。
松树与梅树的枝干合绕罐体一周,二者交会处绘画竹子,竹干纤细挺直,叶片秀丽分明,展现岁寒三友的精神意义。
03
龙纹蟋蟀罐

明 宣德 / 龙纹蟋蟀罐
蟋蟀罐的体型虽小,但是龙纹绘画精细,修长的龙身与飘扬的鬃鬣展现御风而行的神威。
龙纹是古代帝王的象徵,也是宣德青花瓷上的常见题材,除了瓶、罐、壶、钵、碗、盘等器物之外,亦可绘于蟋蟀罐上。
例如图三为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此器为坐盖式的矮圆罐,盖面周边绘画十二朵祥云,采逆时针方向平均排列,下凹的盖面绘画一龙,龙首转向一侧,颈部扭转成圈,龙身顺着盖面蜿蜒而下,尾端上翘,与龙首相对,形成环状龙纹。
罐体外壁绘画二个龙纹,其中一龙曲颈回首、向后张望,另外一龙俯首向下、目视前方,二个龙纹的身躯朝后延展,趾爪张开如风车,头顶鬃鬣和肢肘处的关节毛皆做飘扬状,以首尾相接的形式各居罐体一半。
双龙周边点缀若干祥云,彷佛绕着圆罐前后追逐,与盖面上的龙纹相较之下,环状罐身的龙纹更具有立体感。
04
凤纹蟋蟀罐形纹设计

明 宣德 / 凤纹蟋蟀罐
盖面与罐身皆以凤鸟为纹饰,配合器面形状做不同的布局,产生相异的装饰效果。
凤鸟也是宣德官窑青花瓷上的题材,常见于罐、碗、洗、盘、炉等器物上,当凤鸟绘于蟋蟀罐时,布局与龙纹相近。
例如图四为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此器亦属坐盖式的圆罐造形,盖面周边环绕十二枚朵花纹,下凹的盖面绘画一只凤鸟,鸟首面向右边,展翅飞翔,尾羽分成两束,各以一条细线为中轴,左右两侧歧出细密的毛羽,犹如长条状的水草,顺着盖面边缘弯转,从首至尾以S形的曲线表示冉冉飞升的样子。
罐体外壁绘画双凤纹,一只凤鸟尾若旌旗,回首向后张望,另外一只凤鸟尾若卷草,面向前方,二者开展双翅,各自居于罐体一边,身旁散布飘浮的云朵,表现双凤在空中飞翔时,前后依随、彼此顾望的情态。
05
波涛海兽纹蟋蟀罐形纹设计

明 宣德 / 波涛海兽纹蟋蟀罐
此器绘画波涛海兽纹为主题,以细腻的笔触在环状构图上铺陈出波涛汹涌的气势。
在宣德官窑的青花瓷中,波涛海兽纹是比较罕见的纹饰,只绘于少量的大盘、高足杯及蟋蟀罐上。
例如图五为宣德时期的青花蟋蟀罐,此器造形与前述四者雷同,盖面周边依相等的距离排列八个杂宝纹,内侧下凹处绘画奇兽和波涛,此兽居于中间,周边绘满波涛汹涌的海水,组成波涛海兽纹之图样。
罐体外壁亦以海兽波涛纹为饰。海兽成双出现,其中一只海兽大眼长鼻,貌如象首,肩肘处的双翼高举向上,四肢开展,往前直扑,另外一只海兽形貌与其相当,二者无惧于惊滔骇浪的勇猛精神,颇能与宣德时期派遣船队下西洋的雄心壮志相互辉映。
综上所述,宣德官窑蟋蟀罐以鹭鸶、松竹梅、龙纹、凤鸟、波涛海兽等纹样为主题,在盖面与罐身上做不同的布局,器形虽小,纹样却十分精美,不难想像宣德皇帝对此一玩物的重视与珍爱。下期将以外来造形为题,介绍此类器物的形纹设计概况。
本文选自《震旦月刊》第 580期 2019年11月刊
文/吴棠海
图/震旦博物馆
©版权为震旦博物馆及震旦集团共同拥有
若需转载请先联系
关于震旦博物馆云讲坛

震旦博物馆官方微信号特别推出栏目“震旦博物馆云讲坛”,系列性的为大家带来不同主题的知识与探讨。
关于四楼青花瓷器展厅

“青花瓷”展以“中国历代青花”、“青花瓷的外销”与“青花瓷古器物学研究”为展陈主题,精选馆藏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运用古器物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剖析,在清晰勾勒青花瓷器绵亘六百年的风格特色和发展脉络之余,以此为媒介重现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盛况。
关于震旦月刊
震旦月刊创刊于1971年7月1日,是一本提升职场竞争力的知识伙伴的公益刊物。致力于关注企业经营管理、职场中的创新现象和热点,摘录名人大师的前沿实用的观点,赏析经典设计和文物佳品,同时分享有关震旦集团的新闻资讯和公益活动。
👇

扫描二维码
免费订阅《震旦月刊》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