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耄耋之年的中国台湾艺术家夏阳先生,向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捐赠了他在2020年创作的巨幅丙烯作品《山水6号——农人碑》。

夏阳
《山水6号——农人碑》
夏阳先生画面所呈现的独特艺术风格与其本人的经历是一脉相承的,而此次捐赠的这幅《山水6号——农人碑》,则是其创作山水系列13年来的最新作品。
作品赏析
《山水6号——农人碑》长达4.2米,宽约2.6米,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透视构图。画面近处是平坦而贫瘠的土壤,画面中间绵延而上的是浅滩中的丘陵与远山。山峦叠嶂起伏,在高高耸立的远山半山腰中有一“农人碑”,坚如磐石般耸立在画面正中央,宛若一座丰碑。这是一位“农人”忙碌的背影,他背着刀,手持农具。画家有感于近代中国农民历经磨难与牺牲,却始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一方田地,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将农人碑置于崇高的位置。画面近处是各个行业人物的背影,有军人、工程师、教师、学生……他们似在“瞻仰”,似在“祭拜”,向农人致敬。
整幅作品用丙烯创作,笔法上沿袭他“中国式的简笔山水”气质,用色明丽轻快,构成上加入了拼贴剪纸元素,既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气韵,又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画面赋予了鲜明的当代气质。
馆藏作品


(左)夏阳《绘画AL-96》91x72厘米 油画
1964年 中华艺术宫藏
(右)夏阳《马》200x275x80厘米 雕塑
2005年 中华艺术宫藏
我馆现藏有夏阳先生各个时代的雕塑、架上绘画作品20余件。夏阳先生的山水系列作品可以看到宋人范宽的山水画风格,同时带有当代大量的实验性绘画语言。
《山水6号——农人碑》的画风较之前更加轻松恬淡,西洋画的画材结合中国传统民间的意象。这幅作品的入藏,使我馆在展示和研究夏阳先生艺术创作历程方面更加全面和系统,也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在他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在世界各地,纷繁多样画派、艺术理念中撷取属于自己的精神,建构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这也是夏阳先生坚信的“真正的艺术交流是本国的艺术家把文化的触须伸展到国外,但自己创作的本体,依然系于国内”的真实写照。
艺术家简介

夏阳在《山水6号——农人碑》前
刘兰辰/摄
夏阳先生1932年生于湖南湘乡,1945年先后入南京私立钟英中学、教会学校卫斯理堂、南京市立师范学校简师科就读。1951年师从李仲生,之后和七位画友共同成立“东方画会”,成为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中国台湾地区倡导现代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1959年,作品入选巴西圣保罗双年展。1963年他在巴黎定居5年后移居纽约,成为纽约照像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1992年返回台北定居,2002年后移居上海生活至今。2010年,夏阳先生以其装置作品《农民工》参加了上海双年展。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