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数字科技推动社会 📲
设计在当下被赋予了呈现技术最新成果的角色
📟 在技术驱动环境下 📟
手工艺和数字科技在设计中的关系又是什么?
两者看似对立
但亦可被看作一个谱系的两个端点
西岸美术馆正在展出的特展“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将手工艺制作与工业的完美结合作品生动展现,立足自然和人工制造的角度审视装饰艺术在当代设计中的角色。
本周六学者廖树林、艺术家谭志鹏将以“云对谈”的形式,在线直播,讨论设计从材质、形态、自然规律中汲取的灵感与生命力,分享自然带给他们的启发与灵感。
2月20日
20:00-21:00

💡 在展艺术家💡
在线解读创作理念
本次对谈将以数字与手工艺为话题展开,主要探讨数字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数字技术与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冲突与共生。
两位嘉宾将讨论材质、科技、手工艺、美学、自然在设计中的角色,从设计学与设计创作的角度与观众分享对展览的解读,并使两种角度形成有效的对话与碰撞。

在这次以西岸美术馆特展“设计与奇思:装饰之自然本源”的展品为灵感的对谈中,让我们跟随两位嘉宾的观展动线,一起“云感受“人工制造的艺术品与自然界瑰丽成像的美好集合及两位嘉宾的真诚交流。
作为《生肌系列小凳》的创作者,艺术家谭志鹏将在“云对谈”现场亲自解读创作理念,与观众分享设计师的巧思是如何创作而成、又是如何落地实现的。

◉谭志鹏,《生肌系列小凳》,2016年,来自《生肌》系列,2016年,黄铜,65 × 55 × 55厘米,©️ 谭志鹏(致谢:谭志鹏与凹空间)
🔍 洞察 🔍
当代设计的发展方向
设计的无限可能性不仅沉睡在技术带来的新环境中,也在源于日常生活经验的手工艺中。设计品在这个谱系中游走,设计过程常常同时需要借助这两者的力量。
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不仅能使设计带有手的痕迹与人的温度,更能使设计师与材料形成更紧密的联接,从而更好地驾驭材料的特质,让源于生活的手工艺回到日常当中。
尖端前沿的数字科技则令设计得以在新次元中进行表达,将自然本真的手工艺与生物生长的过程在设计创作中相互影响并启发。
在艺术现场,通过两位嘉宾的对谈与展品导析,你可以深度而生动地洞察当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在展览中看到醉心自然的设计师是如何将自然材料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他们又是如何借助数字科技,模拟了自然的生长与繁衍的过程。
同时,你还可以在展览中感受装饰性与功能性是如何被设计师的巧夺天工之思巧妙融合的,收获一场数字科技与手工艺文化的碰撞融合。
🎙️ 对谈嘉宾 🎙️
谭志鹏,201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洛杉矶设计画廊Gallery ALL中国签约艺术家,是画廊签约的迄今最年轻的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重庆。他专注失蜡浇铸工艺研究,利用“ 熔+融”作为其创作语言,不断探索家居产品的雕塑艺术性表达,思考工艺、艺术、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性。
他的作品《生肌系列小凳》被蓬皮杜中心收藏,并在本次特展中展出。谭志鹏与艺术家罗黛诗共同创立了蛮蛮鸟工作室,致力于限量设计/功能性艺术,空间装置和材料创新,同时积极投身设计公益项目,建立了中国首个铜色基因库COPPERCOLORS。

廖树林,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和英国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专职交通工具和电子产品行业的管理与设计战略、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以及设计行业的前沿趋势分析。设计工作涵盖了家居产品、交通工具、首饰、视觉和商业空间,多年来陆续为雷克萨斯/丰田、现代、奇瑞、松下、三星、PayPal、中国国家博物馆、亚洲动物基金、上海自贸区艺术品交易中心等多个知名企业和组织机构提供专业的设计与咨询服务。

💻 参与方式 💻
📅 日期:2月20日(周六)
⏰ 时间:20:00 - 21:00
🙋参与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B站观看直播
☁️ 云智造·云对谈 ☁️
为呼应用于全年龄段公共教育的西岸美术馆 · 智造展厅,“云智造”是针对全龄层观众推出的云端公共平台,它涵盖工作坊、讲座、导览、表演、声音、影像、阅读、生活方式等多元板块。通过这一云端平台,关于文化与艺术的知识与实践都将突破物理隔离,从美术馆走入家庭、学校、社区乃至更多场所。
“云对谈”是“云智造”平台继工作坊系列活动后推出的一档线上对谈栏目,邀请艺术家、学者及策展人围绕常设展、特展进行探讨,让公众于展览中去重新认识艺术作品及展览中所延伸出的相关概念,是一次对现当代艺术深度学习的过程。主讲嘉宾将不再以“讲座”的形式呈现对艺术的讨论,而是与观众齐平,直接进入展厅讲解,并同步在线直播。
正在展出

玛格丽特·休谟:Gisant II
展出至 2021年2月28日
西岸美术馆 B1盒子

穿越 Passing Through
展出至2021年2月28日
智造展厅·游乐场(西岸美术馆B1层)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