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由合美术馆、宋庄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徐志伟镜头下的中国当代艺术1992-2002已于2020年10月16日在合美术馆开幕,展览作品给上个世纪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艺术现象做了一次完整且真实的记载,为我们展现一段珍贵的艺术历史。

本文选取展览策展人高松寅与艺术家徐志伟对话访谈的内容,以第一视角对“摄影故事”的缘由及转折等做出详细解答,访谈内容将会分3期推出,以下为第二部分内容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点击查看往期


高松寅:关于圆明园画家村时期的一些集体活动,我们都是通过您拍摄的照片了解的。您对这些有什么印象?

徐志伟他们有这样类似的集体活动都会通知我,有时候通知不及时,我就会打个面的去。1992年在画家村边上的小树林办过一次画展,没有常规展览那样的气氛。在相对自由的小树林里做展览,有一种特殊、独特的感觉。其实,当时树林里的光线并不太好,有些作品就直接放在草丛里,这样做对画是有损害的,整体环境并不适合作为画展的场地。那天观展的人比较多,画家们也想通过此次展览售出一些作品,他们邀请了很多在北京的外国朋友,也确实来了很多人,但是并没有作品售出,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最后烧掉了自己的作品,包括伊灵、黄欧和叶友等人。在小树林画展之后,他们又在北大举办了露天展览。实际上这可能是他们争取绘画展示的一种方式,因为他们没有钱去租场地,可能也没有合适的绘画机构接受他们的作品。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小树林画展上的烧画行为,1992年
艺术微喷,25.5cm x 38cm
左起:赖文、张红野、吴涛、郑晓翀、申云、鹿林。

高松寅:您清楚他们是如何组织这些展览的吗?
徐志伟他们具体怎么商量的我并不知道,因为当时我没在场,但类似这样的展览有好几个。北大的展览是李兴辉组织的,他当时统计的参展画家的名单。具体这些作品是怎么摆放的,应该是李兴辉安排的。当时李兴辉请了很多外面的朋友,当然,参展的画家也都会请,主要是由他来策划的。北大的展览就是他去联系的北大学生社团,北大允许他们把画搬到校园。其实,他们计划在北京的五六所高校举办这种展览,人大那边也联系好了,北大展览完之后去人大展览时,由于一些原因就不允许他们把画拿进去,因此举办展览的事宜就搁置了。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艺术家在北大画展中高歌,1992年

艺术微喷,25.5cm x 38cm


高松寅:从1992年开始,已经有很多媒体陆陆续续的去画家村采访了,关于这些媒体对圆明园画家村的报道您了解的多不多?
志伟实际上,这些媒体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我当时收集了很多与圆明园相关的报道,因为当时我和王秋人在编一本关于圆明园画家村的文献集《艺术流浪》,所以这方面的内容收集了很多。比较有名的杂志也报道过,像汪继芳也写过几篇比较长的报道,对圆明园的介绍相对比较深入。但大多数报道多倾向于介绍艺术家独立追求自由的生活和艺术,多介绍画家在文化上与体制集权的对抗,加进了一些政治色彩,尤其是西方的报道更侧重这一方面。这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自由现象,一种与体制内区别的现象。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王秋人在画室,1992年

艺术微喷,38cm x 55cm

王秋人(1966— ),原名王丕,上海人,1992年7月8日至1995年10月居住圆明园画家村。


高松寅:您刚才提到和王秋人一起编辑的《艺术流浪》这本书,这个想法是怎样被提出来的?

○徐志伟:这是1993年的事情了。当时很多媒体对圆明园的报道并不全面详实,我们就想通过画家自身的角度去介绍,而不是作为“旁观者”的角度,因为“旁观者”角度的理解有时候并不确切。我们想通过艺术家们撰写的艺术笔记、文章和创作的作品去介绍艺术家,文章有栗老师(栗宪庭)、张晓军、王秋人和黄翔等人的。而且,当时的相关报道中也没有太多的艺术家作品,我们想做一个图文并茂的书籍。同时,我们也收集了有关圆明园画家村的报道,这样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圆明园画家村的书籍。


虽然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想法,但是并没有考虑到要怎样实施,当时也没有钱,我们就想着先把它做起来再说。当时跟出版社的朋友聊过出版的事儿,他们说没问题。但是到1994、1995年时,圆明园的压力比1993年大了很多,而原来答应我们出版的机构也打了退堂鼓。我们可能需要靠画家的力量去找一些赞助,后来这本书就搁浅了。


高松寅:1994年的时候,您拍过一张伊灵几个人在一起讨论搬迁的照片,那个时候是不是很多人意识到压力了?

徐志伟其实,当地的派出所户籍部门已经给他们信号了,就是不给他们办暂住证了,而且已经明确的告诉他们不能在这里长住了。在1994年的时候,方力钧、岳敏君他们已经搬到宋庄了,可能他们觉得这里太热闹了,而不像以前那样安静了。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开会讨论搬迁问题1994年
艺术微喷,38cm x 55cm
左起:叶友(左四)、孙光华(左五)、伊灵(左六)

高松寅:您拍圆明园画家村一直拍到了什么时间?

徐志伟一直拍到了1995年,之后我去的次数就非常少了。有几次他们让我过去,说警察在轰人,但我都没赶上,等我过去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人了。警察把他们该带走的都带走了,该吓跑的也都吓跑了。1997年我再去看看的时候,好像就剩祁志龙一个人了,其他人已经不在那了。在我的印象中祁志龙是最后走的,没有人轰过祁志龙,因为他有北京户口,所以相关部门就没有理由轰他。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祁志龙一家在画室,1997年

艺术微喷,38cm x 55cm


高松寅:1993年上,方力钧和岳敏君等一些人已经感觉到圆明园“热闹”环境不适合他们的创作了。他们已经开始筹划寻找新的工作室了,并于1994年搬到了宋庄。到1995年圆明园画家村解散后,越来越多的人聚集过来,您第一次来宋庄是什么时候?

徐志伟我第一次来宋庄,可能是在1995年初了。圆明园画家村解散后,听说有些人搬到了宋庄。那时宋庄的环境非常好,很朴实的北方农村,道路两边还有麦田。他们已经在那住了一段时间了,我就跟他们联系,就过去看了。当时最早来宋庄的有老方(方力钧)、岳敏君和刘炜等一些人,虽说是张惠平把他们引过来的,但那时候张惠平可能还没住在宋庄。晚些的时候,王秋人他们也搬过来了,我来宋庄的次数就相对多一点。那时候的画家主要集中在小堡村,可能有十几个。



高松寅:1995年,您第一次来小堡村看到他们的工作室,跟圆明园相比有什么感受?

徐志伟相比圆明园,这里的工作室要大一些。老方(方力钧)的院子就非常大,有二亩多地。当时老岳那院子非常特别,他的房子是外边一圈围墙,里面又一圈围墙,院子里头又有一个院子,好像一个小城堡。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岳敏君在方力钧宋庄工作室1995 年
艺术微喷,38cm x 55cm

1993年12月,经张惠平介绍,在靳国旺、崔大柏、刘兴明等帮助下,方力钧与张惠平、岳敏君、刘炜在通县宋庄小堡村先后购买农民房,1994年春天,经过整修,方力钧正式从圆明园画家村搬入宋庄小堡村画室。到了1995年,首批由圆明园迁到宋庄的画家已入住通州一年多,民房改造的话是倒也非常宽敞,看着也还算霍亮。


高松寅:之后,您来宋庄频繁吗?

徐志伟1995年后比较多,好多画家都在这边找房子,我也在这边找过。后来小堡村周围的房子好像也不让卖了,而且价钱也贵了。1996年的时候,王秋人当时花了4万8买的房子,是当时村里最贵的。之后,陆陆续续有些人搬到了小堡周边的村子。那时候人比较多的辛店就有好几个人在那买了房子。饶松青是第一个在那买的,另一个人没有去过圆明园的画家,也在辛店买了房子,我是第三个在辛店买的。那时候辛店的房子很便宜。我当时在辛店买的院子花了15000元。刚买房子的前两年没在那住,只是周末会过来住。也是从红庙骑自行车过来,有时候晚上10点从家出发,到这里都12点了。那时候京榆旧路还是一条很小的路,晚上连路灯都没有黑乎乎的。到路过龙旺庄的时候,过了桥闸的时候就没有路灯了,那时也没有京通快速路。



高松寅:我看到您集中拍摄宋庄艺术家的生活,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了。
徐志伟对,因为当时王强要出一本关于宋庄画家村的书,他让我帮忙拍些照片。辛店往东,喇嘛庄、小杨各庄、任庄这一带的几个村子,都是由我来拍。宋庄这块好像都是邵振鹏的老婆拍的,但是后来宋庄的有一部分没拍的,都是由我来补拍的。在这之前,因为我已经搬过来了,那时候我还经常会拍一些东西,就随身都带着相机。在我搬过来之前的那段时间,就没有拍到。因为已经买了房,我就经常来,每个星期都来,有时候去潮白河边看他们游泳,我自己也去那边。虽然我不会游泳,但是夏天太热了,有时候去那边玩水,那时候潮白河水还挺大的。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在宋庄干涸的鱼塘里踢足球1999年

艺术微喷,38cm x 55cm


高松寅:这个时候您看到的宋庄艺术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徐志伟:这个时候的艺术家住的比较分散。因为圆明园那边的房子都是租住的,房东的房子是什么样子可能就将就一下。来宋庄之后,画家们的生活相对好一些,住的比较舒适。但是这里居住的比较分散,不像圆明园那样能互相走动,在村子里买东西时都会互相碰见。在宋庄,一些画家不是经常能在一起玩,因为根本就很难见到。像老方(方力钧),如果那时候不是有事儿特意找他们,在街上根本碰不到他。而且这里好像有点阶层了,好像是按照不同的收入区分的阶层,反正大家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就很难在一起。


......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徐志伟镜头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1992-2002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开幕时间

2020年10月16日16时

展览时间

2020年10月16日-2021年4月16日

展览地点

合美术馆5号厅

出品人

黄立平

策展人

高松寅

学术主持

鲁虹

策展助理

柯明

主办单位

合美术馆、宋庄美术馆
尚有故事在镜头之内演绎
仍有相片在展览之中铺陈
还有惊喜在合馆之间藏匿
它们等你来一一发现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访谈 | 徐志伟镜头的偶然与契机(二)  小合 徐志伟 镜头 契机 合美术馆 宋庄美术馆 中国 艺术 作品 文化 背景 崇真艺客


 注 意 

春节期间

合美术馆线上商城暂停营业

并将于2月17日(初六)再次开放

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