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在合美术馆里欣赏郭子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这位女性艺术家用最纯粹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艺术创作。郭子语言的丰富细腻的风格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停留在作品面前沉思,动情,喜欢。她的绘画气质源于生活经验对她的影响,这些占据她除绘画外绝大多数的业余生活,日常中的内容自然而然会折射到作品中,成为她绘画特征中的一部分。
人生本来孤独,在完成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在探寻着前行,没有人可以预期未来,其中可能经历的喜悦与痛楚都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修悟,没有经验可循,每一个时间段所思考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不一样,所以她的画面有时候是安静抒情的,有时候以伤痕的形式呈现,有时候则会困顿于现实,有时候会质疑时空与维度的真实存在,这所有的思考都会诚实地呈现于她的画面中。

-细腻的绘画
郭子的绘画是细腻的,在她的笔触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全身心地描绘生命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去思考的“终极命题”:我们从哪里来又会到哪里去。郭子最擅长的是冷静地画她想象中的植物以及细胞体,画面神秘细节丰富美丽诡异令人遐想。酷似血管的植物根茎以及随处可见的细胞,这些显而易见的喻体在郭子的作品里与少女、母亲和孩子及人类成长有着高度的相似性。她拥有一个植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她是一个公主,她是孤独的、另类的又是富足的,在一个人与世界相处的漫长过程中,她选择了关怀,关怀绿色关怀叶脉关怀孩子关怀自己,对于艺术家的敏感她突出地表现了超乎常人的能力。

-影响
艺术家郭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老师石冲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说:“石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其实是鼓励”,因为对那时的郭子来说,画一张不错的作品不算很难的事情,但是要把创作当成生活里的自然而然的一部分真的挺不容易。所以鼓励真的对于郭子来说十分重要。而石老师给郭子最大的帮助是对艺术创作大的方向上的引导,而不是绘画技巧的传授。郭子在研究生时期一二年级的创作会受石老师作画方式的影响,但也只能是表面上的一种模仿,当时过于年轻,正如石老师说的,经历太少。当时的郭子不太能体会这句话,而现在就体会出不同的感受。之后石老师对郭子的创作思路和方式上给了一些否定和建议,让其受益匪浅。随后,郭子的绘画少了对老师的模仿,多了一份自己的真实风格。

-同质的吸引
郭子绘画的灵敏性在于,她能拥有超乎常人的感受力,以一种心灵深处的灵异力量屏蔽掉常规意识对于自我的意识限定,抓住每个瞬息外在事物与内在本我的双向流动,从而让日常的意识进一步实现‘原生化’,成为‘可经验’的纯粹物。
*节选自《灵敏的天趣》(王萌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

▲展厅现场
-瞬息的经验
跟随自己的意志与老师的指引,由此郭子展开了一种女性化的真实的微观体验,在那些碎片和瞬间的接缝处,“另感觉”引导着她进入相对于日常、常规和习惯之外的“灵体验”的一个个真实瞬间。
*文章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侵删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