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保留着关于元宵节的不同记忆,但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是怎样记录这一天的呢?现在,一起来欣赏艺术家们笔下的元宵节吧。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节日庆祝活动一般与社会整体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如果一个社会繁荣昌盛,那人们必定会有更多心思和精力来欢庆节日。这在古代商业相对开放、科技相对盛行的明朝就有所体现。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观灯是元宵节的一大主要活动。这一活动最早来源于汉代燃灯祭祀太乙,唐初出现了比较具体的记载;到了两宋,具有一定规模的“灯市”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而产生,观灯活动逐渐兴盛流行起来。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老舍曾把老北京的元宵节看作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清《乾隆元宵行乐图》
《上元灯彩图》(局部)
李嵩《观灯图》
《升平乐事》图册
朱玉《灯戏图》
《元宵婴戏图》(局部)
丰子恺《春节美景》
闵贞《八子观灯图》
当前线下展览
《拾光听海——大连画院国画院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2月26日——3月21日
(周一闭馆)
疫情期间,请提前预约参观。
预约方式如下,诚邀您的光临!
所有观众须实名制进行网上预约入场。
参观可提前五天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按照要求如实填写个人信息,选择预约时间即可。
预约二维码
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入馆前须接受体温测量,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异常现象的观众谢绝入馆。
入馆须出示预约信息、本人有效证件(原件),同时需出示“辽事通”个人健康码、扫描国务院疫情防控行程卡二维码,显示绿色方可入馆。
每两小时接待量不超过40人。当馆内人员密度较大时,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控制入馆速度等相关措施。
我馆将全力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开放的安全和有序。期待各位观众和我们一起做好防控工作,遵守规定,文明参观。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