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展出:「开卷—钟孺乾 沈伟 周颢新春书画雅集」
展览时间:2021.1.29 - 2021.3.7
展览延长一周时间,欢迎大家来看逛书店看展,
2.26-2.28还有猜灯谜赢奖品活动!
钟孺乾
1950年出生于湖北,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绘画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铜奖,以及当代绘画的诸多展事,发表于各种刊物。出版个人画集多种。
著有《水墨变象》(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3),《迹象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7),《绘画迹象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从迹象到境界》(湖北美术出版社1999)。
钟雨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父亲。想要做这本书,缘起于疫情所带来的隔离生活,2020年初的武汉,这种隔离来得尤其严格。在看不到尽头的焦虑中,我跟我的父母共度了4个月“相依为命”的生活,从十八岁离家上大学以后,这是最长的一次共处。我想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经历。身为艺术家的父亲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家中的画室,除了每天照常作画写字,隔离生活让他有更多时间研究甲骨文、金文,越研究越起劲儿,几个月过去,积累了一大批古文书法。武汉封城期间,父亲和我们一起听闻各种恐怖的新闻,也有偶尔传来的噩耗,但这些内容原创的古文字里,没有恐惧,也没有愤恨,偶见戏谑、自嘲,大多幽默豁达。我初观字时有些震惊,继而觉得感动。我想为疫情做一本书,也想为父亲做一本书,所以还在武汉时,我就开始跟搭档远程聊起这个想法,也在庚子年末将成书寄回了武汉。

整理父亲寄来的原作
吕旻 我会将这个词中的“艺术家”和“书”分开。前者比较好理解,它的内容提供者必须是艺术家。至于编辑、设计、装帧的工作可自己独立完成,也可授意他人完成。关于艺术家书中的“书”,我认为它是作品的表现手段,不能和出版物范畴的“书”进行类比,因为出版物的“书”更倾向信息的传播手段。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可翻阅的艺术品”。
钟雨 “艺术家书”的定义一直边界模糊。鼹书曾经写过很详细的文章介绍各种类型的艺术家书,其中一篇文章☞ Artist+book=?/(六)扩散提到《Book as Artwork 1960/1972》,描述了因“用于识别艺术品的规则被破坏”而产生的Artist's Book,因为在这以前,“书籍”从不是艺术,而是一个信息载体,或一件精美的工艺品。HG书籍装帧曾在采访中解释“Book Art”、“Artist's Book”和“Art Bookbinding”☞ 装帧师 |一个富足的“穷人”,但也表示三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区分的。
用书的形态表达观念,除了内容的艺术性,也试图通过创立、破坏、设计、装帧等等方式使这件“载体”艺术化,我认为这就是艺术家书。在收到成书几天后,作者告诉我们,他的作品在这本书里好像变成了另一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将其归类为“艺术家书“。

《Book as Artwork 1960/1972》2010
☞ 在内容和设计的配合上,这本书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吕旻 “不要做成一本‘画册’!”是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开始设计之前,我们不断调换作品与文本的排布关系,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趣味性。比如“侃大山”与“和寡”这对组合很早就确定下来。钟雨还同时选编了作者的诗歌、楹联,我在版面设计上并没有弱化这部分内容,甚至反而加以强调,让诗文和作品相互映照。与此同时,作品标题被放置于订口一侧的次要位置,这么做是希望读者能更充分享受解读文字的过程。



吕旻 诗歌文本无疑为甲骨文作品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除此以外,我认为还起到了侧写作者性格的作用。虽然很多文本是从艺术家过往作品中选编的,但力求顺畅自然。比如“一本正经”配文“研讨会”,更便于理解钟老师在甲骨文创作中留下的幽默密码。绘画在这本书中可视为与诗歌文本同等功用,但是考虑到绘画的增多会传递出更多额外信息,所以谨慎地选用了三幅,当然也有成本的考虑。简单说,在这本书中,书法作品是绝对的主角,诗文和绘画是辅助、延展。

正襟危坐说酸咸
钟雨 作者的本业是绘画,在几十年职业生涯中,已经出版过不少画册。《真好玩》不是一本画册,这是我们与作者的共识。反复沟通后思路达成一致:以甲骨文书法创作为主线,其他艺术形式也可参与,但必须围绕主线,或多或少地与其发生联系。

在这本书中,绘画是配角
☞ 书中有几个拉页,可以放大展示一些单字,为什么要这样做?
吕旻 原因很单纯:这些字太美了!原本有16处拉页,正式完稿时缩减到8处,因为用来做拉页的巴川纸数量太紧张,忍痛割舍。选择和排布时,有强调对照关系的,如“风—雨”;也有体现呈递关联的,如“望—虹”。我尤其喜欢“虹”这个字,好像一幅画,总是忍不住停下来欣赏一番。还有“光”字,是一个人举着一团火,如同拳皇游戏里草薙京出场,动静合一,有种说不出的东方哲学意味。



“光”
钟雨 一开始想要做这本书的时候,尝试过各种形态,其中一种就是海报,吕旻希望直接做成几张大幅海报,将这一句话或一个字和与它相关的信息都呈现在海报上,后来几经讨论,还是回到书册的形式,心里却一直留存着大画幅的念头,拉页是一个很好的展现形式,有的字比原作还要大,所有的轮廓与痕迹都在眼前,从形态、纸张、翻阅等角度看,都能创造一种不单调的节奏感。如果愿意,也可以直接裁下来挂在墙上,回到原作本来的观赏作用,我工作室现在就挂着一副清样中的拉页“雨”字。


印刷 双色
吕旻 这本书用纸非常讲究,也非常幸运。首先,内页、书脊纸、函套纸都来自日本竹尾公司,竹尾的产品质量稳定,印刷效果上乘,由于价格偏高,平时做普通出版物设计时鲜有机会使用。比如正文纸“宛如珀”,它的白有一种饱经时光的色泽,正是我心中《真好玩》正文纸首选。我按照成书纸张纹理订购了一批,从日本飘洋过海到中国,等了约一个半月。其次,拉页使用的是做高级手账常用的巴川纸,熟悉的纸厂刚好有少量尾货,价格合理,试印效果很好,果断购入,只是数量有限,我根据数量重新调整了设计方案。经过传统打样试验,最终和印厂敲定了以“特黑”墨印刷,尽量接近原作墨色。
书脊裱纸和书函使用竹尾的炫彩环保纸。这款纸初看时感觉没什么个性,在样本里,属于很容易忽略的那种。但在试做“墨流”纸的时候效果意外地好,坚韧又显色,将许多手工制作的细节都展现了出来,也有足够地强度支撑腔背装帧结构。书函材料经过多次实验,最终也敲定了米黄的炫彩环保纸,色调和质感与书脊统一,颜色十分耐看。

内页、函套、书脊纸张都来自日本竹尾纸业


钟雨 从一开始策划这本书,我就在不断想象一种服从整本书内容特点的装帧形式:又好玩又低调,有些东方意味,还得根据数量来考量人工成本。在几个月的编辑、设计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个具体的方案:印刷和锁线装订工作全部在印刷厂完成,回到一又二分之一工坊后,再用自己染的手工“墨流”纸做腔背书脊:“墨流”是一种古老的东方染纸技术,色泽柔和,随机中透露着规律的图案颇有禅意,做成书脊后,没有两本是一样的;这种简单的腔背装书脊,书平摊开来时,形成一个小小的拱形,开合之间有种游戏感。
墨流:以墨汁或颜料在液体表面作画并拓印的方式装饰纸张,最早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东亚,后流传到西方,发展出在书籍装帧领域被广泛使用的大理石纹纸。





☞ 同样是小批量印刷书籍,独立出版艺术家书和出版社项目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吕旻 这次幕间休息推出的《真好玩》,是基于艺术家创作的内容,编辑重构一本书,设计师参与度很高,工业印制与手工结合,装帧师完成部分手工装帧与制函工作,在人工投入成本上有些不遗余力。出版社委托我设计的项目中,也不乏小批量印制的图书,大约千册以内,一般是为配合艺术家展览或学术机构研究成果展示出版图录。
我想最大的区别有两点:首先,是看待“书”的标准,幕间休息所寻找的内容不会以完成一本五脏俱全的“书”为前提。其次是工作方式,作者、编辑、设计师、装帧师的角色是流动的,而并非单向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钟雨 顾名思义,独立作业的独立性强,关系简单,成就感也高,但容易感到孤立无援,所以参与者必须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常做有效沟通。因为小批量印制成本高,我们对成本的控制既严格又灵活。





吕旻 预计五月时会策划出版小龙花先生的新书,这本书已设计了两年时间,希望之后一切顺利。

小龙花和吕旻

真好玩 | So Fun
2021 First Edition
钟孺乾 | Zhong Ruqian
200×305mm · 104P · 140册
锁线胶订 手工腔背装+书盒
竹尾 宛如珀 / 竹尾 BIO / 巴川手账纸
幕间休息 After Intermission
书籍设计:吕旻
翻译:周小舟
购买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
关于一又二分之一工坊(1and½ Atelier)
由钟雨和吕旻合作建立于2016年的书籍设计与制作工坊。主要工作范畴包括平面设计和手工装帧,从编辑设计到制作成书,不设立固定的界限,以技术与设计相互融合的态度创作书籍。合作对象亦不受限。
www.1-half-atelier.com
关于幕间休息(After Intermission)
“幕间休息”是2017年由“一又二分之一工坊”发起的出版项目。该项目为艺术家、写作者、出版人订制非正式出版物。“非正式”的态度不止于第一感觉,其实更加需要丰富的出版物编辑、设计与装帧经验为内容创造相匹配的视觉媒介。我们在内容主题与容纳它的纸制形态之间提供了双向选择的可能,作者、编辑与设计者的身份变得更为模糊,故此,项目得名“幕间休息”。两年间,从推出摄影专辑《水下纽约》开始,先后与真姨书房(La Masion de Z)、typo_d 打错工作室等出版与设计机构合作完成多个出版项目。

视觉书屋诞生于1998年,是一家专门经营艺术图书的独立书店,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附近。视觉书屋秉持“艺术·人文·思想”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传播艺术阅读文化,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2021年是视觉书屋的第23年,我们期待着将它一直延续下去。
中山路368号 / 027-88720311
书店营业时间:09:00-20:00
咖啡营业时间:10:00-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