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艺术家
徐世琪
Vol.4
《The Interview》(2017),录像截图,徐世琪,图片由刺点画廊提供
“我喜欢看生物学的插图,尤其是越旧的我越喜欢……无论多真实,这些插画都有艺术的取向。”出生于香港的艺术家徐世琪在成为艺术家前曾攻读生物化学学位,她认为科学与艺术其实有许多相通之处,两者都涉及权力的运作。“艺术疏理思维,又可能是一种宣泄,更重要的是给人想像空间。”
《The Hartford Girl and Other Stories 6》(2012),徐世琪,图片由安全口画廊提供
徐世琪的作品常通过生物变态、混种性及转化,探索身体与科学的感知和形象。徐世琪在2012年于安全口画廊(Gallery EXIT)的首次个展“The Hartford Girl and Other Stories”探讨了“身体体验”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图片和表演作品,表达对当代文化中自残行为的思考;而2013年在安全口画廊的第二次个展“IN BERTY WE TRUST!”则在当今主流社会充斥着千篇一律的肉体图像的大背景下,挑衅地展示了酷刑器具、肉身器官等另类图像,对肉体和二元论进行了一次深沉的探索。
《宇宙急Call》(2019),录像截图,徐世琪,图片由艺术家、刺点画廊和大馆提供
2019年在香港大馆展出、由卫尔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呈现的“疫症都市:既远亦近”,在全球疫情的情况下,看似更具时代意义。徐世琪的委托创作、以表演艺术呈现的录像作品《宇宙急Call》基于2003年非典的经历,提出了替代以西方医学为中心的流行病爆发论述的方法,根据批判中国医学和研究古代文献探索了感染和疾病的宇宙学与外星起源。在《宇宙急Call》的结尾,徐世琪被注射入各种致命的病毒,最终成为病毒。
《Rosy Leavers的前世今生》(2017),录像截图,徐世琪,图片由刺点画廊提供
从科学到艺术,徐世琪在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的首展“Rosy Leavers的前世今生”找到了再延伸至科幻的探索。展览的同名录像作品讲述了迷幻药的应用与操控,其中的虚拟角色Rosy Leavers放弃肉身,投入影像世界的故事。作为一个自省的旅程,徐世琪通过剖析自我的精神状态,探究个人在日常生活挣扎中追求自主、介入和同理心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在幻想中质问真实,在不稳定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巫》(2019),徐世琪,图片由上海外滩美术馆和Para Site艺术空间提供
绘画作品《巫》试图想象的是由巫术、玄学及不同物种构造而成的未来人体何蒙库鲁兹(Homunculus),作品曾于由上海外滩美术馆与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共同呈现的2019年群展“百物曲”中展出。在关于中世纪炼金术的传说中,何蒙库鲁兹是一个由人类精液、血液、马粪和草药制成的人工生命,这种结合人与动物元素的复制人可被视为人体克隆的最早设想之一。
徐世琪于2013年在安全口画廊的个展“IN BERTY WE TRUST!”现场,图片由画廊提供
徐世琪说艺术和文化不是要游说人们去做些什么,而是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或个人故事去了解常被忽略、或排除在主要论述中的潜藏议题,如疫症流行、未来人体或个人精神状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艺术家在巴塞尔艺术展的更多作品。
相关阅读
—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