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宵嗑糖,甜到上头,这新剧光看颜值我就狂打五星!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兜兜转转,大战八百回合,主人公才能幸福快乐的在一起。但却有这样一部剧,全员直球,绝不拐弯,台词也都是绝佳金句。奔向爱情
런 온
导演: 李在勋
编剧: 朴诗贤
主演: 任时完 / 申世京 / 崔秀英 / 姜泰伍
首播: 2020-12-16(韩国)
集数: 16
单集片长: 70分钟

看完全剧之后,大多数人包括我,都只有一个感受:好甜。《run on》拍出了我想象中,个人主义时代的最佳爱情。一是人们对时间的使用趋于理性化,会懂得思考时间的机会成本。不会陷入某种看破不说破的状态,在找不到话题的时候就直接说“现在的气氛好像有点尴尬”,不拐弯抹角。这不是一种缺乏浪漫的表现,而实在是因为,现代社会时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个人资产。剧里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奇善谦这头得知,老爸奇政道一门心思想给他和徐丹雅牵红线。转头就在吴薇朱跑完马拉松后,告诉了吴薇朱,两人一起商量。因为她知道问题不在奇善谦而在奇善谦他爸身上,因此也很冷静,两人聊得好像在聊另一对情侣的八卦。换作其他电视剧,这不得给你磨磨唧唧个几集搞个误会,再加个小三?有问题不你争我吵地闹,直接把问题摆在桌面上,彼此袒露自己的想法,不耽误任何时间,客观上对双方都有好处。
个人主义的第二个方面是自爱,也就是在一段感情中要考虑自己。从这个角度来说,“奔向爱情”这个译名并不妥帖,“run on”不仅仅是奔向爱情,更是奔向更好的自己。我认为,在爱情中一个好的伴侣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在一段关系中更了解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好比吴薇朱因为奇善谦开始跑步、好好吃饭,奇善谦因为吴薇朱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爱自己等等。《run on》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发生在第14集结尾、15集开头。当时吴薇朱正在为了完成和奇善谦的十公里约定,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最后终于凭借意志跑完了全程。一个颠倒日夜、不好好吃饭的宅女,要跑完十公里,谈何容易?吴薇朱做到了,在终点线,她看到了一直在等待的奇善谦。两人面对面,镜头一转,霎时间两人似乎又变成了当初的自己。那个因为孤儿出身忍受不公、咬牙打拼的学生吴薇朱,和那个为了逃脱父亲桎梏、拼命奔跑的标枪运动员奇善谦。虽然在两人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没能相遇,但是因为两人都在双向奔赴——因为爱情奔向更好的自己,因为更好的自己去爱,两者没有孰轻孰重之分。第十五集开头回归现实,吴薇朱抱怨:“虽然自己跑得是慢了点,但是主办方也太过分了,没等自己跑完就把东西都收拾完了。”奇善谦说,“我这不是等你了吗,直到你到来,等到最后。”奇善谦继续说:“我让你等了很多次,每当那时候吴薇朱你都等过我。”第六集的时候,吴薇朱“开天辟地”地要去跑步了,结果奇善谦贯彻直男跑法,几步把吴薇朱甩得老远。然后奇善谦耐心地教吴薇朱跑步,纠正吴薇朱的摆臂姿势,调整吴薇朱的呼吸节奏。吴薇朱觉得他在嘲笑自己,说:你看到我不会呼吸,很开心吧。跑步的时候步调真的很重要,累的话慢慢跑就好,不要放弃就好了。然后两人并肩跑步,吴薇朱落后时,奇善谦会掉头等吴薇朱的脚步。有一个很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当时吴薇朱和奇善谦躺在床上。不是啦,你怎么又自作多情了。不是你,是我自己才对。我最想跟我自己好好相处,我不想过分地爱自己,但也不想过度地虐待自己,我把保持平衡当成我一辈子的课题。我希望,你也能多爱自己一点,那样我们才能长期健全地交往。”人的复杂性,决定了两个不同的人,是很难彼此了解的。一个人哪怕想了解自己都很困难,所谓爱情,可能就是两个人不断地相互了解。不管是一起跑还是一个人跑,其实只是多一个伴少一个伴的区别,关键是你都得跑起来。遇不到就当锻炼肺活量,免得到时候和别人一起跑的时候跑不下去。吴薇朱的话,大概就是一段个人主义式爱情最好的注脚吧。
吴薇朱和奇善谦除了都是不断奔跑的人,他们也是不断反抗的人,身上都有一股劲儿。第一集开始,吴薇朱和奇善谦两位主人公登场,那时的两人没有任何关联。非要说的话,那就是吴薇朱是奇善谦的母亲陆智宇的粉丝。两人的人生轨迹,就像平面上的两条平行线,毫无交集。那个晚上,吴薇朱的前男友韩锡元发行的电影大获成功,吴薇朱作为翻译也坐在了庆功宴桌边。昔日的教授对韩锡元赞不绝口,却对吴薇朱相当轻视,还态度粗暴地让吴薇朱给自己倒酒。吴薇朱一开始和气而不失棱角,但是无意中戳中了教授的痛处,一番劝解反而火上浇油。她发挥年轻人头脑灵活的优势,一波嘴炮凶猛输出,成功将教授气得七窍升烟。大概是升烟得太厉害了,教授头顶的一大片头发也升上了天——教授气急之下动作过大把假发挣掉了。吴薇朱怼了老师之后,为了前途还得低声下气、三番四次地跑去道歉,最后被老师安排了个给奇善谦当翻译的活儿。面对奇议员因“照顾奇善谦”付出的“小费”,她固然知道那是“国民的心血”。但是颤抖的手,终究没能将紧攥着的装着钱的信封松开。这就好比家里人催婚,你想给他们说说现代年轻人的爱情观,但是如果你自己都还没财富自由,最后还是得乖乖听教。另一边,家境背景强大的奇善谦,看不惯根深蒂固的前后辈观念,不惜用自己的运动生涯去做赌注。根深蒂固的扭曲的前后辈观念赋予“前辈”权力,因此“前辈”能理所当然地对“后辈”施加暴力。奇善谦之所以能去反抗,一方面是因为他本来也是前辈;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哪怕无法继续运动生涯,家里依然有钱,他不像被打的后辈一样需要为了家庭责任而奔。但钱和权其实是一体两面,钱其实是权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奇善谦所受到的各种保护,包括教练、同辈的忍让,源于他背后比所谓“前辈的权力”更大的权力——家族的势力,包括父亲在政界的权力以及母亲在演艺界的权力。这些权力由法律、荣誉构成,同样掺杂着奇善谦所反抗的前后辈观念。在奇善谦所厌恶的环境中,他其实是既得利益者,他自己也被他所厌恶的力量庇护着。奇善谦本想着用自己现身说法,让自己打后辈的事情被处理,从而彰显他心目中的“正道”,但是这种制裁他的权力同样被原本庇护他的权力所制止。奇善谦厌恶的那种力量,也就是自己反抗那种力量的力量来源。正如一个大力士不可能把自己举起来一样,奇善谦只能独善其身,而无力去对付他所想反抗的东西。那年轻人真的没什么可做的了吗?倒也不是,我们还可以团结。像抗洪的战士一样结成同一战线,努力抵抗所谓“成年人潜规则”的思想侵蚀,然后静静地等待自己时代的到来。年轻人普遍讨厌所谓的“酒桌文化”,但反抗的形式并不一定要破罐子破摔,只需要每人都争取到一步前进即可。从这个角度说,奇善谦做的并非完全错误,只是也许过于激进了一点。如果一代人只能将上一代人那些令人不舒服的东西传承下来,那我们可真是毫无进步啊。
一方面台词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符合当下的个人主义思潮。但是这也提高了入坑的门槛,剧集开头会感觉男女主都奇奇怪怪的。第二集结尾更是感情线火箭级推进,前两集受不了的就直接弃剧了。后半部分男女主之间的感情线,被男二李映禾和女儿徐丹雅的感情线给抢了风头。第十五集室长冒出的感情线,给这部剧又添上了一些喜剧成分。到结尾直接变成群像剧,甚至一起看电影的时候男女主都不在中心位,感觉重点被模糊了。但有一说一,《run on》也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给所有角色都安排了结局的电视剧。哪怕是一个戏份只有两三段的酒保,也在大结局时留下了一个镜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作为一个编剧的出道作来说,有一定的深度,能够引起人们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收获切切实实的感动、共鸣和惊喜。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