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拂新芽,大地泛清波,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作为报春之使,桃花自古以来便是各界文人雅士争相讨论的主题。与李白笔下的“自由隐逸之花”不同,周春芽所描绘的桃花,妖艳又尽显温和,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臆造了一座“溃烂之处艳若桃李”的世外桃花源。
“桃花源”一词泛指隐居避世的地方,亦指理想的境地。有人说,自从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此,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座桃花源。不论是远离世俗,向往乌托邦一样的净土,或是在世俗中寻找着一份超脱与释然,心之所安处,皆是桃花源。正如周春芽透过《桃花》系列所传达的那样:“欣然接纳,甚至于付诸全身心感受尘世的浮华艳俗、人性之本”。
2008年春季拍卖会编号890号拍品
周春芽 桃花风景系列——2006年作品5号
布面 油画 200×250cm.
成交价:3,248,000

周春芽于2005年左右正式开始了《桃花》独立系列的创作,在此之前的作品中,桃花只是充当陪衬,而非主体。与“山石”、“绿狗”时期的“暴力”不同,桃花系列的温和艳丽代表了周春芽又一创作风格的转变。正如其自诩:“有朋友说我的画具有一种‘温和的暴力意味’,实在是说的太贴切了,我的绘画趣味总是在‘温和’与‘暴力’之间——由绿狗到桃花又开始了一次由‘暴力’到‘温和’的转换。”
在创作“桃花”系列时,周春芽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因其正处在恋爱中,自然而然地将这种甜蜜的心情投射到了画面上,作品中强烈的色彩正是当时的一种心理投射。由此看出,周春芽的创作风格会根据身边发生的事情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里,周春芽作为备受追捧的艺术家,其“桃花”系列作品更是受到了广大藏家甚至知名人士的青睐。刘嘉玲就曾去成都拜访周春芽,为收藏“桃花”苦等两年。2008年诚轩春季拍卖会《桃花风景系列——2006年作品5号》更是拍出了三百余万的高价。
刘嘉玲与周春芽于《桃花》前合影 (图片源自网络)

为何周春芽如今仍然可以在随风起舞的艺术市场里屹立不倒,这与他既叛逆又不脱离传统,强调追求自我个性又不局限于本土的创作理念不无关系。他喜欢把那些藏在我们内心最底层,而最本质的东西,干净利落的引导出来。心随物走,境由心生。这便是周春芽在“桃花”系列中寻找到的“桃花源”。
2011年春季拍卖会编号821号拍品
周春芽 桃花
布面 油画 50×59.5 cm.
成交价:874,000

自古以来,桃花屡屡成为艺术家们偏爱的主题,“人性”与“欲望”也常常作为作品中的暗喻。周春芽的桃花是如此的妖艳,也如此真实,这或许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有对当今时代人性最深层情绪的思考,让人们开始学会自我审视,审视生活以及生命的由来。
栗宪庭对周春芽的“桃花系列”有过这样的评论:“重要的是,你不把这种艳遇看做坏事,而是热情洋溢地接受它,爱在你心里是如此的美好,才使你能创造出桃花这个艳情的绘画意象来,这是你最大的成功。”
“人生如梦,桃花花开花落也好比稍纵即逝的美好年华,何必纠结于繁文缛节,执着于世俗之见而如履薄冰,甚至悔恨错过。”
愿大家也可以直面自己内心的欲望,找到心中的那片“桃花源”,拥有浪漫而又富有激情的生活,自由且自在。
更多精彩内容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