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 | 上帝视角-占研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8:00
电话:010-59756999- 上帝视角:占研 2021 视频:LIBINGKUI-
《866.906.15.21.22》是占研的皮尺构成中,最接近极少主义的一件。作品将皮尺整齐排列在一个限定的“画框”中,对称的倾斜、穿插,构成完整简洁但不失丰富的空间变化。占研作品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地方:你常常不能一遍读透它,第二遍你又有发现,第三遍你还会有发现。就这件作品而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他刻意的排列,可以从皮尺的刻度中读到等差数列-矩阵的数理美感!这就将作品从单纯的空间视觉构成,向索尔·里维特、汉娜·达波芬式的“观念构成”推近了一步。这在国内雕塑界是非常罕见的。显示出作者对尺度的迷恋已经到达了极为精纯的形上高度。(唐尧)机器艺术是我目前所正在研究的内容。在我看来,机器零件之间的物理联系中所蕴涵的数学规律正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机器艺术并不单指动态的作品,静态作品中往往也包含着由机器结构所传递的美。(占研)占研 866.906.15.21.22 2021 综合媒材 91×95×23cm 版数 5
占研 866.906.15.5.22 2020 综合媒材 91×95×26cm 版数 5
占研 866.906.18.2.20 2020 综合媒材 91×95×25cm 版数 5
《度心》通过两个心型机械装置的互动旋转产生新的形象,同时两个心型装置的内里贯穿着运动的皮尺,它在不断的测量物理空间长度的同时,也在度量着变化中的情感。(占研)
占研 度心 2019 综合媒材 92×106×42cm 版数 5
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信息都被记录在属于不同时代的地图当中。我们在观察地图的时候,会开启对空间的想象;如果我们所观察的是历史地图,那么对于空间与时间的想象都将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在这件作品中,我主要借用了中国古代天文图与中国历史地图这两种图像,加以轮盘旋转的形式,以象征“天地”之间的运动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图被打乱排列,通过镶嵌在作品当中的凸透镜观察,犹如我们手持放大镜观察一张地图一样,不同时代的地名交替在眼前“放映”,犹如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在脑海中跳跃。(占研)占研 方圆 2018 综合媒材 113×113×20cm 版数 5
通过作品自身的摆动,其中尺子在不断测量着周围的空间。然而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尺子上的刻度却在视觉上失去了它平常的意义。于是,人们对这个空间的尺度产生了实际层面和认知层面的错位。(占研)占研 非常标准 2018 综合媒材 125×40×40cm 版数 5
《晶光几何》这几件作品包含着材料(现成品)对我的启发,这一点隐约贯穿着我的所有作品。作品中运用了光刻硅晶圆作为材料,通过方位和朝向的不断变化,使光刻晶圆在灯光的作用下散发出绚丽的光彩,利用科技的产品还以观众一种关于科技的视觉感受。(占研)

占研 晶光几何No.1 2020 综合媒材 80×75×69cm
版数 5

占研 晶光几何No.2 2020 综合媒材 84×59×73cm
版数 5

占研 晶光几何No.3 2020 综合媒材 89×59×102cm
版数 5
2020年的《空之瞳》是这个方向上最新的动态作品。它的外型像一个太空飞行器。站在这个酷酷的东西面前,16条皮尺的放射状运动会造成一种新奇的时空体验,感觉自己处于一个信息流的空间中,正在被发送、被输入到另外一个未知的、无限深远的世界,另一条受到灵魂里芝诺的蛊惑,开创并持续展现出一种机械的、动态的、双面性悖论。(唐尧)

占研 空之瞳 2020 综合媒材 107×120×54cm 版数 5
作为个体的人类和作为群体的人类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在《上帝视角》中,我思索着这个问题。将象征人的符号密密麻麻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代表“四则运算”的数学符号“+-×÷”。当他们旋转之时,产生了一种历程感,是个体的生命历程,也象征了一个复杂的人类群体。以“上帝视角”俯瞰人们的生命历程,尽管个体的生活都处在具体的情境中,但从整个人类种群的角度来说,生活中的悲喜哀乐真的重要么?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我们对自身的命运真的能完全把控吗?还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枚棋子,当视角足够宏观时,个体的存在也许变成了组成群体总数中的一个数字,个体的生死也变成了一个跳动的指数。我们对此却束手无策。(占研)

占研 上帝视角 2016-2020 综合媒材 105×105×23cm×4 独版
初中时进入青少年管乐队的一段经历,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不去听任何带有歌词的流行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抒情性不同的是,不少古典音乐更注重音符之间的数学规律,这与我如今的创作思维有一定的共通之处。《视觉卡农》系列作品参考了“卡农”这种十分注重规律的谱曲技法,把听觉中的规律转变成视觉上的规律。作品中不同的模块相互模仿,再重复中又有一定的变化,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占研)占研 视觉卡农No.1 2018 综合媒材 202×76×20cm
版数2
占研 视觉卡农No.2 2020 综合媒材 36×206×56cm 版数 5
关于机器艺术这个议题,我一直在尝试“用机器来说话”,在《天眼》中,“天”化作一只眼睛,世间生命无一能逃脱它的注视。在这只眼睛中,我将星宿图与性别符号组成的基因模型进行组合。以机械联动的形式作为一种语言,隐喻着上天与生命之间那种难以述说的互动关系。(占研)
占研 天眼 2017 综合媒材 125×75×38cm 版数 5
《通天塔》是一个带有投影的装置,它有点像以前的巴别塔,我希望它是能无限缠绕下去的东西,然后可以顶着天,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去实现,所以我给它加了一个关于天的形象在上面。缠绕这个尺子的话,它可以越来越高,它的高度跟材料有一定的关系,筒往外扩散的幅度也跟材料的厚度有关,从符号的角度来讲又跟距离有关。(占研)占研 通天塔 2021 综合媒材 71×71×125cm 版数 5
2020年的《幸运球》是占研最新、也是最精彩的作品之一。还是他喜欢的双曲螺旋,但这件作品第一次出现了纯粹机械系统从形成、变化到崩溃、重新开始的过程。借助磁力的作用和上下两个半球的逆向旋转,46层结构在时间的进程中发生改变,斗转星移,潜移默化:生命形成了,文明演进了,地球变暖了,冰川融化了,物种和森林在消逝……但结构还在,看起来还保持着生命的样子。不知不觉之中,双曲螺旋层间的距离在拉长,每一个磁力点的距离在缩短,其间同极相斥的力量在增长,并蓄积着爆发的力量。
它正在临近某个点,如同地质板块之间的挤压、高空气压槽线的变化、或者某种社会贫富悬殊的临界值,一旦抵达,旧结构的崩溃会突然到来——地震、海啸、飓风、摧枯拉朽的革命。事实上,整个宇宙的运转,生命的诞生,人类的文明,都是基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微妙均衡。如果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近一点,或者公转的速度慢一点……
面对占研这个如此精巧、优美而惊心动魄的作品,我的感受竟是一种抵达核心的敬畏。(唐尧)
占研 幸运球 2020 综合媒材 39×106×39cm 版数 5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