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上周,在我们发出了《征文 | 艺术是世上最美好的事》一文后,陆续收到了许多粉丝的邮件。有大学生、有戏剧从业人员、也有艺术爱好者…… 感谢大家的信任以及慷慨分享了众多精彩美文!
安徒生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阳光、自由,和一点花的芬芳。”春天不是读书天,我们还有艺术相伴。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会听数不清的音乐,看数不清的表演,但就是有那么几次,我们被一个真诚的故事打动、被一位表演者眼神中的信念打动。这些渺小的瞬间就像一片光芒,同时又凝聚成一团看不见的力量,支撑我们渡过生命中每一次的困境与迷茫。

本期投稿作者/蓝贝

相信要是没有《末代皇帝》,坂本龙一在中国的知名度会更低。
即使是现在,你如果问问身边的人,估计十个有八个都不知道他。但是这丝毫无碍他音乐大师的身份。就像极少有中国人知道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费里尼、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一样。但多数人不知道,也并不能影响人家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导演,只能说明你太浅薄了。
正如影评人罗杰在《电影百年之思》中所说,“最坏的电影是那些为吸引观众而刻意算计的影片。”
电影如此,其他的艺术也是类似。多数人已经习惯这种类型,习惯被讨好,习惯一种“吸引顾客”的程式;再加上大部分观众缺乏艺术信仰,缺乏对一切美的感受力,只追求娱乐、消遣和刺激。所以,极少有人知道坂本,也就不足为怪。
而真正的艺术家,自然也不屑于去拉低自己,拥抱大众。
坂本龙一的新专辑《异步》在纽约 Park Avenue Armory 的 Veteran’s Room 举行了两场演奏,全球仅200位观众有幸观赏。
单单是这个举动,就够那些追求流量,追求十万+的艺术操纵者,而非创作者们费解的了。
当然,我也不是那200分之一,所以只能借助于史蒂芬﹒野村﹒斯奇博导演的高清纪录片,去感受坂本与那一百位观众共处在那样一个空间里的深刻的体验。
02.
进剧场看高清影像之前我先听了《异步》这张专辑,所以在剧场,我尽可能的令自己沉浸其中。不出我所料,上座率1/3都不到,就是仅有的这些观众,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放映中,也已经睡去了不少。这不能怪大家,而是作品本身真得足够催眠。
整场音乐会,加上天马行空的影像设置,就像一个美术馆的展览,集电影、戏剧、音乐、装置、行为艺术等于一身,完全是感受型而非理解型的。
如果试图去解构其中的含义,哪怕是夸赞它,都极可能会令作者感到失望与恼火。可以确定的是,在那些像是为缓慢的电影长镜头制作的配乐声中,每个人都看到了自己的世界观。
坂本龙一自己形容《异步》是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虚构的电影配乐。
而我在这些虚拟的“配乐”中感受到了如诗如梦的意境。如《Full Moon》这首曲子,就令我感受到了非常宏大的主题,多种人声和乐声流连于对生命或死亡的沉思和探索。如果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创造了崭新的电影语言,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那坂本,就是用音乐这本语言,去完成这些的。
熟悉库布里克的人都知道他在电影配乐方面很先锋,不少代表作皆是巴洛克意象和流行乐甚至古典乐的大胆嫁接。
比如《奇爱博士》里原子弹引爆的场景配以抒情民谣《还会再见》,《2001太空漫游》中旋转的宇宙飞船配以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还有《发条橙》里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配以贝多芬的《欢乐颂》等等。
这种风格,影响了后来很大一批导演。以至于现在很多普通观众都感觉,科幻片里,仿佛在太空中都喜欢配些古典乐似的。源头就是库布里克。
坂本龙一的《异步》正是受《飞向太空》的启发而创作出的崭新的电影音乐。
在《异步》中,已经不再是库布里克式嫁接的古典乐或流行乐,而是一种不使用任何既有的音乐形式的崭新声音。例如,在一首由亨德尔和莫扎特于18世纪创造的奏鸣曲式里,形式非常死板,奏鸣曲的形式甚至在流行歌曲中也有运用。坂本不想用这些,每首关于《异步》的曲子都是他非常即时的发明创造,没有形式化的思考。
在一次访谈中,坂本说:“我想为每首歌找到合适的形态,但几乎每一次我做一些东西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你想听什么?’,也许什么都没有,没关系。唯一的规则就是我自己的想法。我的独奏完全是为了我自己,所以评判标准是我自己的满意度以及它是否把自己推向了另一个层次。”
所以,《异步》就是一部坂本最具个人色彩的作品。
他从日常物品、雕塑和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潜心制造他想要的声音,不仅通过谱曲,还加入了许多采集的音效。
在音乐会现场,你会看到他除了弹奏钢琴与使用管弦乐器外,还会摆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来制造声音,而且他也不排斥现代科技,他甚至采用了独特的电子音效以及5.1环绕立体声道,打造出一种三维的、沉浸式的声景,传达与素数、混沌、同时性、量子物理、生活模糊界限有关的种种理念。
所以,你明白了吧,看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很催眠,看坂本龙一的《异步》同样很好睡。
但是在这种半梦半醒之间,我依然能感受到作品的高级。我很开心还有坂本龙一这样的任性boy在坚持表达自我。
03.
Art和Propaganda最本质的区别在我看来,就是Art是表达艺术家的自我。
像老舍五六十年代创作剧本那样,把一个剧本下放到工厂,由工人阶级七嘴八舌提意见,然后改来改去出来的东西除了垃圾就是垃圾。那不是艺术。
艺术家就应该坚持自我,就应该任性。
汤显祖的唱词,常有难唱的句子,唱者得改了才能上口,他很怒,说:我写的东西,不妨将天下人嗓子拗折。很霸道,很可爱。
瓦格纳也有很多作品不能演奏,得指挥改编后才好上演。木心说,伟大的性,要任,要大任特任。
看完《异步》,看着谦虚又羞涩地向观众鞠躬谢幕的坂本,我忽然想起朋友送我的一幅字儿“羞涩而无畏,谦虚而执着”,这幅字形容坂本最合适。
他已经没有了当年抗议美军游行队伍中在白色钢琴前大谈德彪西的Cool,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份坚韧和对自我的追求。
忍不住感叹,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啊!
继续征文
—
我们是谁
—
2012年起,“爱丁堡前沿剧展”策展团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专业艺术节策展团队。已先后成功创立并策展了包括“爱丁堡前沿剧展(中国)”、“2015/2016西溪国际艺术节(杭州)”、“表演艺术新天地(上海)”等多个在国内外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艺术节展,并担任“江苏小剧场原创戏剧双年展”、“虹桥天地光影艺术节”、“黄浦剧场开幕演出季”、“上海首届国际乒乓文化节”等众多表演艺术节展的策展机构。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