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  北魏交脚菩萨像(合水博物馆藏)

原存甘肃合水县太茂老村窟庙内的北魏时代的交脚菩萨像(砂岩,加彩,高96 厘米,合水博物馆藏)笔者2000年与张宝玺先生一起曾考察过,印象颇深。菩萨头发为分绺式, 上刻水波纹,冠饰已残,样式不明。宝缯如三角巾状飘垂于双耳侧。上身袒,胸部饱满,璎珞交叉于腹前,身后的帔帛缠于臂部,下着纹褶密集的大裙,交脚而坐。从伤残的台座上,可见左侧有一条兽尾,可知当年左右为二蹲狮。双手残,背后为大莲瓣形背光,背光尖端部又有一块扁的包袱状的光云(图1) 。

有几点可注意之处 : 
1 、交脚而坐的裙部纹褶是隆起的 U 形,上刻阴线,每根主纹线分两叉,如变形的燕尾状;
2、 束冠的缯带如飘动的三角巾垂于脑后;
3、 背光顶端有一块扁平包袱状的光云。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2  北魏交脚菩萨(日本私人收藏 )

与此像的大框架极为近似的是现为日本私人收藏的北魏交脚菩萨像(砂岩,加彩,高48厘米,据传原存西安宝庆寺),菩萨戴三枚圆轮式宝冠,冠正中为坐佛,二根缯带向两侧飘出,尚有二条垂下的缯带如三角巾状。袒上身,胸前饰有双兽形的项链。腿部纹线密集(图2)。值得注意的是合水县交脚像背光上方的那块扁平包袱状光云,这块物件也见于日本私人收藏的交脚菩萨像的光背上方,内饰忍冬纹。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3  北魏交脚菩萨 ( 大阪美术馆 )

大阪市立美术馆也藏有一件北魏交脚菩萨像(砂岩,加彩,高31.5厘米),菩萨交脚坐于拱形龛内,下方为旋纹立柱,圆轮式宝冠,宝缯依稀可辨为三角形垂下,头上有华盖,两侧有数名供养菩萨、天人等。整体上残存着较为浓厚犍陀罗佛像的造像痕迹。从造型上分析也应是太和时代的产物(图3)。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4  易县发现的交脚菩萨(易县博物馆藏)

此外河北易县发现的和平六年(465年)交脚菩萨残像,尽管伤残严重,仍可见双腿侧的二蹲狮,分叉如燕尾式的衣纹与合水县交脚菩萨像结构极为近似(图4)。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5  云冈18窟北壁菩萨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6  敦煌275窟交脚菩萨

上述数尊交脚像的时代,除易县交脚像有明确纪年外,日本收藏的这二尊交脚菩萨像不详所出,也没有铭文,但与上述两件交脚菩萨样式极为近似。又,两件交脚菩萨像的三枚圆轮式宝冠形式,与云冈石窟第18窟北壁东侧的胁侍菩萨的冠饰及莫高窟275窟交脚菩萨的宝冠形式相似,都属于萨珊王朝文化的遗传(图5、图6)。

从造型风格分析,日本收藏的这两尊像很可能出自陕西西北部乃至甘肃地区的,且也是北魏太和时代制作的应无大谬。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7  云冈20窟坐像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8  云冈20窟立像

这数尊像的造型可谓大同小异,特别是合水县的交脚菩萨与易县的交脚菩萨裙部的纹线组织和形式极为近似。那种双棱状凸起的衣纹形式可广泛见于云冈石窟第一期的造像上。如第20窟的佛坐像和东侧的佛立像以及第17窟主佛东侧坐佛都是这种衣纹形式(图7、8)。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9  云冈13窟明窗东西壁的供养菩萨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0  明窗西壁供养菩萨

合水县的交脚菩萨宝冠后飘垂的三角巾形状的宝缯也可普遍见于云冈太和时期开凿的第9、10、11、12、13等诸窟的菩萨冠式上(图9、10)。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1  平山郁夫藏树下思维像  33厘米(3-4世纪)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2  北魏交脚菩萨光云(日本私人收藏)

关于这块云状物,日本有的学者认为是从犍陀罗石雕的菩提树下的交脚思维像而来的,在中国演化成了装饰物并普遍见于交脚像的头顶上方。上述日本私人收藏的所谓宝庆寺的交脚像上的云状物内饰有卷草纹即是佐证(图11、12)。

此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支持此说的还有日本收藏的二件北魏小型铜铸交脚菩萨像的背光上方上也可见到此物,但上面是浮雕的伎乐天人,并不是卷草纹(图13、图14)。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3、14、15  北魏交脚菩萨像  

还有一件日本收藏的北魏铜铸的交脚像(高12.2厘米),背光上方的这个物件内阴刻有火焰纹,与背光周缘的火焰纹形式一致。上述三件小铜像从风格推断,也都是北魏太和年间的产物( 图15)。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6  佛坐像正面(北京故宫藏  高19.5厘米)

实际上,此种作例不光限于交脚菩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太和十七年(493年)的佛说法铜像(高19.5厘米)背光上方也有此扁平包袱状饰物,内中阴刻变形的草叶纹。可见此物并不限于饰于交脚菩萨像上,在佛陀像上也可以使用(图16)。这个似乎不起眼的背光饰物,王恒先生解释为“光云”,笔者亦赞同此说。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7  云冈第9窟前室明窗楣面上的坐佛像后光云焰纹 

在云冈石窟中,可发现多例光云的实例。在第9窟前室明棋的拱形龛楣上有坐佛九尊的浮雕,每尊像的背光上方均能看到此物,并且饰以红、黄二色,以示发光(图17)。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8  云冈17窟南壁中层东坐佛

在第17窟南壁中层东西两侧龛内对称的坐佛的背光上方,都出现了素面的不雕刻任何纹饰的两块扁平包袱状物。这显然不是菩提树的变形,并且主像也不是交脚像(图18)。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19  云冈第13窟主尊像头顶光云

合水县的交脚菩萨像像上的这块云状物也被涂以红、黄二色,与背光颜色一致,内中没有任何饰物 ,显然也是示以发光物。第13窟主尊背光上的光云与上部火焰纹一起被雕刻在洞窟顶部,光云清晰可见,其内满饰环形的忍冬纹,纹饰生动,雕刻华丽,容易使人注意它的华美而忽略了实际上是光云的表现(图19)。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20  云冈第10窟东壁菩萨光云

第10窟后室东壁的思维菩萨,背光后也可见枝叶缠绕的忍冬纹装饰的光云((图20)。

所谓光云即佛光如云,广被一切,譬之垂天之云,云可润溢万物,光明可助益众生,故有此喻。《赞阿弥陀佛偈》云“光云无碍如虚空,故佛又号无碍光,一切有碍蒙光泽”如此这块饰物表现的就是佛经上所云的光云,是用来喻示佛光的。《六十华严经》卷四有“观崇佛光明,如云难思议”。可知光云也是坐禅修法时观想的对象之一。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图21  云冈第7窟明窗东侧禅定僧

关于观想,刘慧达先生的力作《北魏石窟与禅》一文有精辟的考证,即僧人在石窟中修定习禅,要观释迦佛为首的弥勒佛、阿弥陀佛、七佛、十方诸佛乃至伴随释迦佛而出现的化佛和护法诸天等等。光云也是观佛时出现的幻相之一。

由此可知,光云本来是表现佛光的发光体,但在造像的表现上,为了起美化作用,内中往往被饰以忍冬纹,以至于逐渐被人忽略了其本来的意义。在云冈石窟第7、8窟和第12窟的窟门上部和明窗左右,浮雕有禅定僧像,如实地记录了当时僧人们在石窟中坐禅观想的情形(图21)。

总之,这块光云无论是河西的诸石窟还是在单尊像上目前都没有发现早于云冈石窟第二期之物,即是说这些单尊的太和年制的铜、石佛像上出现的光云应该是从云冈石窟受到的启发或影响而来的。从合水的交脚菩萨的造型及衣饰乃至这块不被人注意的光云都可看出,尽管合水地区距平城千里之遥,但与云冈石窟的造像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连,包括上述其它的那些单尊的铜石佛像,都莫不如此。

据此可窥知,云冈石窟作为国家的大工程,其所确立的佛像图样,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光背、光云等细节,一招一式都对魏国辖境远至河西地区的佛像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特别是太和时期的佛像艺术在当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把握这个尺度来审视各地相当于太和时期的石窟造像和单尊像,可以发现北魏各地相当于太和时期石窟造像的样式,尽管有各自的特点,但都不能脱逸云冈石窟所确立的大模式。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跟随名师、探索真知
第二届金申导师汉传佛像鉴赏高级进阶班
火热报名中

费用

3800元/人

开课时间

2021年4月9日-12日

上课地点

西安市区

报名咨询

南山禅13834223302(同微信)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注:金申老师平时题个字都不止这价,鉴定费更别说啦,

所以机会难得,赶快来跟老师套个近乎吧!




相关连接 |


金申:十六国时代的佛像

金申:北魏时代的佛像

金申:东魏、西魏时代的佛像

金申:南北朝时代的佛像

金申:北齐、北周时代的佛像

金申:隋、唐时代的佛像

金申:宋时代的佛像

金申:辽、金时代的佛像

金申:元、明清时代的佛像

金申:印度佛像的起源-贵霜时代和笈多时代的雕刻

金申:印度佛像的起源-印度的石窟

金申:佛教初传期的佛像

金申:古代佛造像的石料产地问题

金申:释迦牟尼佛的苦行像

金申:南朝普陀山法雨寺造像真赝考

金申:明永宣金铜佛像的背景及欣赏(上)

金申:明永宣金铜佛像的背景及欣赏(下)

三界尊师金申老师之艺术界

金申老师端午行记

金申老师乌兰巴托行记

金申老师三晋考察行之阳曲不二寺

金申:《西藏的寺庙和佛像》带你读懂藏传佛教艺术

金申:关于佛教美术上的仁兽

金申:求其天命—铸像以卜

中国历代纪年造像图典(上)

中国历代纪年造像图典(下)

金申:佛舍利塔的前世今生




   广而告知    |  

广大佛教艺术爱好者的福音

中国佛教艺术学者金申先生所著

《西藏的寺庙和佛像》

第三次再版

此版距第一版已近30年

此版为增补修订版

内容兼具学术性和艺术性

文笔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是学者,文博专业,收藏爱好者,艺术专业学生

及各类业界人士都不可或缺必读之物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梵物志》

属于漫谈性质的经验分享

是太阳很大(阳新)多年来对造像研究的总结整理

书中有理性的分析

也有很感性的描绘

关于造像的审美认知、断代、真伪鉴别等等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  END  ——————————

转发分享是对本平台的最大支持与鼓励!


感谢关注

【 南山供秀 】

所有圈内大咖都在关注的平台

关注你所关注的,分享你所需要的


金申:甘肃合水交脚菩萨像的形式来源  金申 甘肃 菩萨 形式 合水 金申 来源 北魏交脚菩萨 合水博物馆 合水县 太茂老村 崇真艺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