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绘画3:吴道子
12
隋唐绘画
盛唐时期,涌现出了很多伟大的画家,其中有一位被认为是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他被誉为“画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位画圣的故事。
左右滑动图片,观看《送子天王图》
宋摹本 纸本长卷 35.5x338.1cm 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
画圣吴道子,约出生于7世纪90年代,卒于758年以后。曾学习著名草书家张旭、贺知章的草书,后改学绘画。尤其擅长宗教绘画。
吴道子以旺盛的经历和不凡的创作热情绘制壁画三百余壁,涉及各类经变、文殊、普贤、佛陀、菩萨等。他画的一种地狱变相最为著称,图中没有任何妖魔鬼怪,但却能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人在情绪上受到震动。


吴道子有着极为娴熟的技巧,能够凭借记忆,一日之间绘成嘉陵江三百余里的壁画,画丈余大像,可以从手臂开始,也可以从足部开始,同样能够准确画出动人的形象,堪称神技。
他非常注重对线条的运用。他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从而大大提高了绘画艺术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因而他用以组成形象的线条,一向以富有运动感、富于强烈的节奏感而被人称赞。


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 。人们将吴道子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之为“吴家样”。
“吴家样”是张僧繇的“张家样”以后的一种新兴的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样式。“吴家样”也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的“曹家样”的影响,而成为与之并称的样式。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概况。

《八十七神仙卷》(传为吴道子所绘) 292×30厘米,绢本水墨,徐悲鸿纪念馆藏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唐朝壁画 《维摩诘经变图》带有吴道子绘画风格
令人遗憾的是今天我们无法看到他的原作,只能从一些后世流传的摹本,如《送子天王图》中想象到他高超的绘画技术。
延展阅读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中国美术史|《三鱼纹彩陶盆》(史前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拉斯科洞窟《大公牛》(原始美术1)
公益课堂:讲给孩子的西方美术史|《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古代美术7)
资料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网络。
鸣谢!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开馆时间:9:00 — 17:30;周一闭馆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