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弄堂里的西洋镜 Scenic Line Of An Alley
展期 Date|2021.1.28-4.30, 周一(Mon)至周五(Fri), 10:00-18:00.
地址 Address|Mao Space,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西路56弄29号 No.29, Lane 56, West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艺术家 Artists|刘毅 Liu Yi, 郭熙 Guo Xi, 刘国强 Liu Guoqiang, 吴俊勇 Wu Junyong, 郝经芳&王令杰 Hao Jingfang & Wang Lingjie
写在前面:
“弄堂里的西洋镜”系列访谈|郭熙
Mao Space隆重呈现群展:“弄堂里的西洋镜”。本次展览呈现了刘毅、郭熙、刘国强、吴俊勇、郝经芳&王令杰五位(组)艺术家的绘画、影像、装置等多媒介作品。这些作品宛如呈现在弄堂底的崭新西洋镜,艺术家们各自以独特语言表达着记忆和此在的留存与转换,以及自身经历并理解的现实如何被纳入新的叙事系统。
对于此次展览,Mao Space与每位艺术家进行了一次采访。每期我们将专访一位艺术家,了解其创作源泉、作品与展览的关系,以及艺术家对作品中的公共性话题的看法等等。
郭熙 1988年生于江苏盐城,其作品具有广泛的跨媒介性。郭熙关心人们认知世界时所依赖的意识形态, 他將艺术家的工作比喻成一种“穿刺”, 刺破意识形态坚固的外壳, 从留下的孔洞中窥见“真相”。对于他来说, 艺术形式只是传递观念的载体, 他广泛使用装置、绘画、表演、雕塑、文本等多种形式来寻求最准确的表达。


小火车、摄像头、铁轨支架、双屏显示器
2011
我在工作室的墙上安装了一个环形的玩具火车轨道,有一辆小火车行驶在上面,在墙的背面和正面不断穿梭。火车的头部和尾部都安装了摄像头,然后我把“eve R evolution”这句话拆成两半“eve R”和“evolution”,分别固定在两个摄像头的面前。通过两个屏幕,我们可以看到实时的录像。
eve R evolution 是我的文字游戏,可以解读为“ever evolution”或者“eve Revolution”抑或“ever revolution”。火车在一个永无止尽的铁轨上运行穿越黑与白,一半的影像不断向前,另一半不断后退。
弄堂里的西洋镜|展览现场
Q1:谈谈您是如何理解”弄堂里的西洋镜”的?
郭熙:“弄堂里”提示了所在地,而“西洋镜”提供了超越此地的经验。

一个过目不忘的人 #1|郭熙 / 张健伶
单视频录像
16'43"
2017
Q2:《大航海》系列作品中有一首诗《一个过目不忘的人》,“我用我的全部感受它/太阳之上的太阳/海水之下的海水”,请结合影像作品《大航海系列:一个过目不忘的人#1》和《日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这一创作母题的想法。
郭熙:《一个过目不忘的人》虚构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感官体验,一位风景画家用身体的全部参与到景象经验中。他所接触到的一切图像、色彩、温度等信息都不再只无形的,而结晶成为一种实体。我把完整的文本放在下面,这段文字也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过目不忘的人》
(下雨,风景画家在泳池里,趴在边缘,画水彩)
我应该把它画下来,但谁会相信呢?
人们说“眼见为实”
但为什么只是双眼呢?
在红热的锁骨上
在头发的雾水上
在足弓和鞋的空隙里
在早已遗忘的溃疡里
在从未有过的疑惑里
在毛孔的爆裂声中
耳蜗里淌出一百年的焰火
我用我的全部感受它
太阳之上的太阳
海水之下的海水
它穿过缓缓移动的群山
穿过浓雾
沉迷在变幻的色彩和形体中
它击中我灵魂迷宫中的怪物
空气结晶了
Q3:请和我们谈谈你的创作灵感。
郭熙:其实做作品都是缘分啊。可能一个生活中的事件或者读到一些文章大脑就会做出反应。会有一些思考,有些思考的想法自己觉得有意思就想通过作品表达出来,跟所处的境遇环境都很有关系。
Q4:在您的创作过程中,是否会考虑作品的公共性与其传播性?可否分享下您的创作过程以及作品背后所折射出的思考?
郭熙:其实艺术家的创作应该一直是所谓的“私人性”和“公共性”交织在一起的,艺术家所想表达的观念往往都是个人的感受和思考,这部分是很私人的,但是在通过作品表达这些想法的过程中一定会去考虑表达所指向的人群和表达的形式,这种思考中也必然会考虑作品的公共性和传播性。

日落|郭熙 / 张健伶
收藏级相纸,艺术微喷
30 x 40cm X6
2015
Q5:您认为在“有墙”空间内的创作与“无墙”环境下的创作,本质上有什么相似或不同?
郭熙:我觉得本质上并没有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都和作品所处的环境是相关的,针对不同的环境状态自然会处理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Q6:您是否尝试过公共艺术创作?如果有机会,您希望以什么样的形式或媒介展开这样的创作?
郭熙:我没尝试过以个人去创作公共艺术作品,如果有机会我想也是应该先了解这个公共空间的环境开始再去想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展开。

大航海:第七个预言,香格纳展览现场(图片源自网络)
郭熙,最后一个故事:上帝与网友,装置,2014,©昊美术馆


郭熙,存放信仰的身体,录像装置,2014,©昊美术馆
关于艺术家
ABOUT THE ARTIST
郭熙
Guo Xi

Mao Space成立于2014年秋,致力于在上海展示其对当代艺术的理解、诠释和信心。Mao Space通过深化与极具影响力的策展人和学者合作,呈现更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展览与活动,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介绍并引进部分国际艺术家来中国进行展览,积极建构艺术家与大众、艺术机构和市场之间有价值的交流平台。
2021年,Mao Space乔迁至建国西路56 弄29 号并开启全新的篇章。Mao Space将继续以培养中国年轻艺术家为目标,同时为中国公共艺术输送养分,挖掘、推动年轻艺术家,将优秀的艺术作品从有墙空间走向无墙领域。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autumn, 2014, Mao Space debuts itself vigorously in Shanghai with its own percep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onfidence upon contemporary art. By deepening collaborations with influential curators and scholars, Mao Space participates in the process of ongoing and forward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representing various contemporary art shows and activities. Meanwhile, by introducing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ists to China, Mao Space positively builds valuable communicating platforms bridging between artists and the public, art institutions and the market.
2021 unfolds a new chapter of Mao Space, as it has been relocated to No. 29, Lane 56, West Jianguo Rd. While incubating young Chinese artists, Mao Space will keep nurturing public art in China, delivering prominent artworks from walled spaces towards unwalled lands.
正在展出
CURRENT EXHIBITION

画廊观展需要提前一天通过下方Mao Space预约二维码预约。预约通道将于4月2日关闭,如有造成不便,我们深表歉意。The gallery is open by appointment only. Please make a reservation at least one day prior to your visit via the reservation code below. Our reservation portal will be closed on Apr. 2nd.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