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布莱克·斯廷森论罗伯特·弗兰克


分享会时间

4月10日(明日)  15:30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3.0 sapce空间

(三影堂进门左转)

嘉宾

李鑫


现场参与方式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扫码预约参与活动

(活动免费参与,展厅观展另需购票)



线上观看方式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扫码进入直播间,预约直播)


简介


回溯摄影史,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三个重要的摄影项目:“人类大家庭”(The Family of Man)展览的举办(1955年)、罗伯特·弗兰克的画册《美国人》(The Americans)的刊行(1958/1959年)以及贝歇夫妇(Bernd and Hilla Becher)的类型学工业建筑摄影,三者均表达了现代摄影师对社会归属感与国家梦想的殷切渴望,以及摄影作为社会改造实验室的一个功能。

 

在2006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The MIT Press)公开发行的摄影理论专著《世界的枢纽:摄影及其国家》(The Pivot of the World: Photography and Its Nation)中,美国艺术史学家布莱克·斯廷森(Blake Stimson)以其敏锐的现象学视角、细致入微的图像分析再一次诠释了此三个雄心勃勃的摄影项目。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布莱克·斯廷森(Blake Stimson)

《世界的枢纽:摄影及其国家》,封面

 

在本次分享会中,李鑫将以布莱克·斯廷森书中一篇予人启迪的论文《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Photographic Anguish and The Americans)为理论脚手架,在其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弗兰克遗留的摄影遗产。

 

如布莱克·斯廷森在文中所言,“《美国人》标志了纪实摄影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当然,这种从新闻报道到表达自我、从盲目推崇到拔刀相见、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从转喻到隐喻、从窗户到镜子的转变,并非不同模式之间的简单更替,而是二者之间的调解或谈判。”

 

事实上,继《美国人》之后,纪实摄影在被重塑为艺术、“视觉”、个人表达与表现力的过程中“迷失于黑暗森林之中”(此处以但丁的《神曲》开篇为喻)。而此误区,切不可归咎于弗兰克的作品本身,毋宁说,它是我们在接受其影响过程中的崇拜所致,此乃哈罗德·布鲁姆口中“影响的焦虑”。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两个不充分描述系统中的包厘街》(The Bowery in Two Inadequate Systems),1974—1975年


对于此点,李鑫将以美国艺术家玛莎·罗斯勒(Martha Rosler)的相关言论及其作品《两个不充分描述系统中的包厘街》(The Bowery in Two Inadequate Systems)——她将抹掉流浪汉的包厘街店铺与街道,与一连串意为“醉醺醺”(drunkenness)的词汇相互并置,从而批判传统的社会纪实,审视再现的疏漏,并践行受政治影响的作为“拒绝”的艺术实践——为例,来考察弗兰克究底对罗斯勒本人与艾伦·塞库拉(Allan Sekula)、玛丽·凯莉(Mary Kelly)、杰夫·沃尔(Jeff Wall)以及迈克尔·施密特(Michael Schmidt)等在20世纪70年代功成名就的艺术家产生了哪些影响,而不仅局限于戴安·阿勃丝(Diane Arbus)、盖里·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与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等直接追随者。

 

概言之,对于余下的分享内容,李鑫将会以约翰·萨考斯基的摄影论点为出发点,进而归纳出一条清晰的线索;最后,将以梅洛-庞蒂对“身体、世界”的哲学论述与现代摄影的若干实践并置讨论作结。



知识点


1、“镜子”与“窗户”(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始终向外望,比便朝里看”。

2、“两个不充分的描述系统”;玛莎·罗斯勒论罗伯特·弗兰克;“影响的焦虑”。

3、摄影的痛苦。

4、“我的身体是世界的枢纽”。

5、作为体验与再现类型的公路摄;FSA与罗伯特·弗兰克。

6、作为镜子的《美国人》;作为窗户的《美国人》;镜子与窗户的转换。

7、“1934年的眼睛和眼罩”:约翰·萨考斯基论罗伯特·弗兰克。

8、运动感:托德·帕帕乔治论罗伯特·弗兰克;罗伯特·弗兰克的直接追随者。

9、“人类蛋黄酱”;身份的双重束缚;匿名者的梦。

10、“去他妈的有头有尾的故事”:罗伯特·弗兰克与《生活》杂志;专题摄影。

11、“拳击手”罗伯特·弗兰克与“外科医生”沃克·埃文斯。

12、自我经验与他人经验的动态关系。

13、梅洛-庞蒂论身体与世界。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展览现场



分享嘉宾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李鑫


李鑫,资深编辑、影像写作者与译者、出版策划人,摄影自媒体“影艺家”主理人、艺术摄影学习平台“影艺堂”联合创始人,策划引进并出版50余本艺术摄影类图书。目前生活、工作于北京。






“共鸣:致敬罗伯特·弗兰克”展览期间,北京三影堂还将持续举行一系列公共活动,包括且不限于主题分享艺术对谈影片放映市集赏樱会等。

加入“三影堂的朋友们”微信群组,不错过任何一个活动信息!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因微信群组人数过多,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lyl18907256737进入群组)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直播预告|​明日分享会:摄影的痛苦与《美国人》 直播预告 美国人 美国 布莱克·斯廷森 罗伯特·弗兰克 时间 地点 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sap 空间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