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苏圣亮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学生活动中心项目设计以热力学生态策略为出发点,注重空间高效利用,使用生命周期节能,方案布局节地。利用高层建筑的拔风效应,促进建筑引导夏季和过渡季节东南风穿越建筑形成自然通风,塑造建筑基本形态格局。
© 鞠薇
© 苏圣亮
© 苏圣亮
设计结合周边景观,将大礼堂、小音乐厅等大课间放置在裙房,其他功能上置,整体造型融入环境;利用视线的引导性,最大限度面向南侧自然景观开放;建筑内部增加庭院和灰空间,景观由主轴线连廊串起。
© 苏圣亮© 苏圣亮
项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基础隔震结构体系,大部分楼面次梁、部分框架梁沿45 度方向斜向布置,实现建筑与结构一体化构建。建筑立面采用白色混凝土预制挂板单元与45°斜交梁柱框架结构构件相结合,竖向单元结构构件朝向上迎合建筑东南朝向,在热力学技术性能上形成竖向遮阳和自然通风系统,完成建筑、结构、热力学的整体性建构,并使得建筑具有丰富的空间光影与视线效果。
局部剖透视
© 苏圣亮
© 苏圣亮
© 苏圣亮
学生活动中心通过立面设计与结构的结合,不同尺度的庭院穿插,使得建筑融于景观之间,动与静相生、内与外融合、人与景合一。项目在功能上设置大量的漫游式学生自主活动空间,既相互交融又相互独立,兼顾共享性与独立性。
© 苏圣亮
© 苏圣亮
© 苏圣亮
从组织的下沉庭园、入口中庭、采光天井到屋顶景观平台,形成立体而有节奏的活动游线系统。通过公共空间功能布局的灵活流畅,营造出激发面对面交流的开放和共享的校园生活及学习氛围。
© 苏圣亮
© 苏圣亮
© 苏圣亮
© 苏圣亮
© 苏圣亮
项目采用基础隔震技术,降低由于结构偏心和楼板开洞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梁柱构件截面尺寸因此而得以减小,且周边不需要设置剪力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建筑立面通透的效果。隔震层的设置还使得梁柱构件的配筋率得到降低,便于梁柱节点的安装和实现装配式设计要求,提高经济性。
© 苏圣亮
© 苏圣亮
© 苏圣亮
项目图纸
局部剖透视
三层共享空间透视
五层共享空间透视
北侧门厅透视
南侧门厅透视
总体剖透视
热力学分析图
热力学分析图
结构细部
隔震装置
隔震装置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麟和建筑工作室
地址:嘉定区,上海,中国
建筑面积:21750平方米
建筑高度:40米
主持建筑师:李麟学
设计团队:周凯锋、刘旸、姜咏茜、刘聪聪
业主:同济大学
摄影师:苏圣亮
编辑:韩双羽,莫因同
*本项目由麟和建筑工作室投稿,标题及板式由编辑编排
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设计团队
点亮“在看”和“点赞”,
将创意灵感放在第一位👇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