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没有一张老照片,
会突然拨动你的心弦?
1937年6月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夫妇二人来山西考察古建筑,林徽因先生在火车上偶然发现了永寿寺雨花宫,并临时作了勘查,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照片和图纸资料。就是这样一座上了《中国建筑史》的北宋早期古建筑,却在林徽因先生考察十多年后的建国初被人为拆毁。
民国廿六年六月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夫妇二人又作了一次山西中部的旅行考察,那次的工作在半途因发生“七七事变”,没有能按照预期的做完。但所得到的几处木构的实测纪录,却是少见的精品。像佛光寺的唐建大殿和宋代文殊殿等,已经梁思成先生在本刊上期发表。这座永寿寺的雨花宫也是那次的重要收获之一。
榆次远不在那次考察范围以内。永寿寺的发现是社员林徽因先生在正太路车上无意中看到的。从历年的实地考察经验断定这座庙宇有不可放过的价值。于是在太原等候省府办旅行手续期间,决定到榆次去做一次勘察。并在次日去做了雨花宫的实测图录和一份照片。这处意外的收获的未完工作预备再回来时再做补充,但意外的因战事匆匆改道回北平,竟没有能够办到。
当时的永寿寺只剩下了雨花宫这座小殿,既不宏伟,又已破败,但它极为精巧的结构却深深地吸引了梁思成和林徽因。1948年榆次解放后围攻太原时,摊派各村出木料修工事,雨花宫被拆除。解放后永寿寺旧址被铁路养护工区部分占用。
山西秘境,琉璃艺术之乡
流光溢彩

▲介休太和岩琉璃牌坊局部

▲琉璃匾额正面“紫极腾辉”
2021年5月15日—5月16日
清徐狐突庙、清源文庙
榆次雨花宫、净信寺
行前介绍
@狐突庙



@清源文庙

@榆次雨花宫
源涡永寿寺相传建于东汉,是榆次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寺庙。唐代永寿寺由村东移建至村西田志超故址,后多次维修增建。到明清时,寺庙由山门、过殿、南殿、戏台、大殿及雨花宫等组成,其中雨花宫为宋代木结构建筑的精品。寺内主殿顶端有镇寺之宝“双猫戏胆瓶”,据说能根据宝瓶的声响预测天气。
@净信寺
瞻仰太谷净信寺,寺内彩塑78尊,均为明清作品。大雄宝殿内的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站像为内石坯外泥雕塑像。各殿彩塑神态各异,色彩运用清淡朴实、层次清晰,继承了宋、元彩塑的优良传统,融入当地风土人情,施以新的创意。娘娘殿内,一乳母神像,张咀露齿,非常独特,突破一般佛教造像的陈规,用开放性的手法,显示出浪漫的色彩。这类型女塑题材是中国寺庙中罕见的。

@平遥金庄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庄文庙,位于岳壁镇金庄村。元至顺四年(1333)所建,后世多有重修、添建。庙不大,依次建有棂星门、泮池、仪门、大成殿。殿中有孔子及“四配”、“十哲”彩塑神像,为元代遗作,是全国现存最早的孔子塑像。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皇帝朱厚熜就诏令天下,要人们在各地的文庙中以木牌位奉祀孔子,并将原有的孔子塑像一概毁弃。也许因金庄文庙地处僻壤乡村,塑像得以留存。
▲介休太和岩琉璃牌坊局部/图片来源/一步一回头
@干坑村南神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神庙,位于古陶镇干坑村。干坑南神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创建年代不详。正殿为明代遗构,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前廊式构架,檐下三踩单昂斗栱,各间施平身科一攒,殿内有同期彩塑 14尊。后殿为石佛殿,中间二层。底层为砖券窑洞三孔带前廊,内供石佛 3尊,二层建关公阁一间,双坡硬山顶,阁内尚存石碣 1方,壁画 3幅。明代塑像是庙中时代最早的遗存,也是庙中最大的看点。此外,院墙壁上嵌的琉璃组画,是另一亮点。
@太和岩牌楼
一座牌楼
彰显琉璃艺术之乡盛名

▲介休太和岩琉璃牌坊局部/图片来源/文博山西
@板峪四方戏台




👇👇👇点击下方小程序链接进入报名页面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扫码即可加入交流群,打广告勿入)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