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光—周先锋个展”现场丨AMNUA LIVE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有光—周先锋个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并展出中。
展览现场
2021年4月15下午“有光—周先锋个展”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0展厅正式开幕。展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先生担任艺术总监,著名陶艺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先生,青年策展人张雨卓策展。本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周先锋近年来较有代表性和探索性的陶瓷作品及其它多媒材艺术作品。多年来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对于材料的探索、技艺的应用、光元素的融入、媒介的结合等方面均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本次展览是艺术家近年来力作的一次集中呈现。参加本次开幕式的嘉宾有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先生、原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宇平先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先生、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江衡先生、《画刊》主编孟尧先生、OCAT西安角策展人杨西先生、著名艺术家汤国先生等多位专业人士。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策展人张雨卓先生(张雨卓先生双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和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曾任职于美国洛杉矶当代艺术展览馆(LACE)、18街艺术中心和南京德基美术馆。)首先进行开幕发言。
策展人张雨卓先生
张雨卓:大家好,我是张雨卓,这次展览的策展人,首先非常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周先锋老师的展览开幕式,我也很高兴能够参与周老师这次展览的策划。我出生成长于陶都宜兴。自己虽然并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但从小耳濡目染,受到陶文化的熏陶较多。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在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和发扬方面取得不俗成绩,值得褒奖。那么,周老师则是另辟蹊径,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一种路径。他在陶瓷艺术的探索上做了很多创新和尝试,如将不同艺术媒材结合到陶瓷艺术的创作中,如以陶瓷艺术来阐发生活的感悟或进行观念的表达等等。我们能看到这次展览当中的很多陶艺作品正是将多元的艺术元素、艺术材料、和媒介形式进行了结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有光”的。
展览现场
在跟周老师、学术主持陆斌老师以及艺术总监郑闻老师的沟通当中,我们对于周老师的一些作品的二次创作感到欣喜。周老师针对本次展览,对原有的一些作品做了新的尝试,有许多不错的旧作新改,如《修复》系列,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内置环绕的镜面将镜像理论融入作品之中,如《墟》则是对原有《未来考古学》系列的新角度思考和呈现等等。对原有作品的不同视角的再创作与新展现,是我觉得另一个“有光”之处。另外,不少参展作品还真是带着光的,有实际的光源或者灯光装置,一些还是可互动的,如《光的褶皱》、《触及》系列等,这在陶瓷作品中较少见。
展览现场
此外,其中部分作品如《观照》、《触觉》等则体现着他基于自身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教学工作经历,以及长期关注和总结特殊人群的心得体会,进而将盲文融入艺术创作所透露出的一种人文关怀。其实除了陶瓷作品之外,周老师平日的创作涉猎广泛,有行为、影像、架上、版画、多媒体等等。所以在这个展览当中大家也可以看到他陶瓷艺术之外的的创作面貌,如这次大量展出了他的纸本釉彩作品以及前面提到的多媒体互动装置等。最后,我相信也期待周老师以及他的创作能够持续发光,也祝贺展览的圆满举办和开幕,谢谢大家!
展览学术主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先生
展览学术主持、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先生为开幕式发言。陆斌:感谢李馆、郑馆还有周先锋邀请我来做学术主持,首先祝贺周先锋的个展顺利开幕。我和周先锋认识很多年了,而且我们两个人在南京也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个趣味相投的朋友。对做现代或者当代陶艺这个领域里,在南京从事这方面创作的人很少,所以我们在这里都是属于一种孤军奋斗的状态。
展览现场
我特别欣赏他的作品,因为我们对材料和观念的这种互相的转换、对当代艺术可以触及到的一些社会或者是文化层面上的这种反思等等,在这些方面他所做出的思考完全超出了传统陶瓷艺术所能表达的意义。所以这一点是很多围绕着陶瓷艺术来创造的人所无法企及的。这也是我最欣赏他的艺术创作的一个主要部分。同时他的创作也会给我们在江苏或者南京从事材料创作的同行们带来很多新的启迪。再一次祝贺他的个展成功!谢谢大家!
艺术家,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周先锋先生
本次展览的艺术家,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师周先锋先生发言。周先锋:非常感谢大家来看我的展览。我觉得南艺美术馆给我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所以非常感谢南艺美术馆。前段时间我带儿子出去玩,我儿子问我说,“爸爸你相信光吗?”我当时有点懵,我不知道他讲的这个“光”是什么意思,后来我跟他聊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奥特曼”里面有一个叫“光之国”的。所以我就想,其实可能我们每个人对光的理解都有不同,这个事情对我还是有一些触动。后来郑闻老师在我工作室聊到展览的时候,给我起了这个展览的名字,我觉得非常好。可能“光”可以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是一种信仰,每个人前进的方向不一样。那么在我的作品里面,我就是用到了一点光的元素,这个光可能是物理的,可能是精神的,也可能是未知的。今天非常感谢大家来看我的展览,你们就是我的光,谢谢!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先生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先生为开幕式发言。赵健:非常感谢南京艺术学院李馆、郑馆给我们周先锋老师提供了这么好的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其实我更喜欢叫他阿锋,因为我们也是相处多年的同事和挚友,我们学校比较特殊,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主要是为特殊人群培养老师的。阿锋所在的美术与设计学院也叫阳光学院,正好跟这一次的主题也有了一些契合度。应该说阿锋这么多年的成长、他的创作,包括他个人的生活,我都是非常熟悉的。这次展览里有很多作品都是我在一旁看到创作过程的,看到这次的呈现,我既熟悉也欣喜。本来对于陶瓷艺术,大家感觉是比较冷冰冰的一个东西,但是在阿锋的手里,陶瓷体现出它独特的温度,正如我们对阳光的渴求一样。大家可能会在观看过程中会看到有些作品里面出现了盲文元素,这也是基于我们对特殊人群的一种眷恋和关怀,阿锋在他的艺术作品中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如果说对生活对光的这种追求一直从始至终贯穿在他个人的艺术创作当中,那么我不想说太多,作品是最好的见证,我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能够莅临这一次展览现场,我谨代表学院全体师生,祝贺阿锋老师的展览圆满成功,谢谢!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先生
请本次展览艺术总监,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先生为开幕式致辞。郑闻:近期我们的美术馆正如春天的来临,这么多好的展览纷纷开幕,所以心情都是非常愉悦的。周先锋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艺术家,我和他的相知相识大概有10来年了。其实我在10年的过程当中多多少少为他做了一点小小的工作,今天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汇报呈现给大家。他在艺术上的这种执着,他对于将观念和技艺进行创新融合的不断尝试是让我非常感动的。因为我们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经常会很时髦地谈到作品的观念性,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个作品技术层面的难度和完整度。但是今天大家在现场看到的部分作品,往往是几十次的试验和失败后留下来硕果仅存的一件。要经历多少次的失败和偶然,最后才能得到一件从烈火中诞生的作品。我们能看到展览里包括有几件有关盲文的作品,尺寸非常大但是非常的薄,它在技术上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同时周先锋是一个非常“低调”的艺术家,说他“低调”或许并不准确,他在做作品的时候甚至是一种心无旁骛的状态,真的是完全不去关注外界的这些噪音以及流行的趋势,他只是一心在他的工作当中去追求工艺与精神的完整。所以借今天这个展览,也是对这种优秀的艺术家精神的肯定和鼓励。今天我个人还要感谢一下我们省九三学社的部分前辈和同志也来到了现场,所以都一并感谢大家。最后,我也要感谢一下我们美术馆的掌门人李小山馆长,这次展览的题目是我定的,我们李小山馆长在过去写过一本小说的名字,恰恰也叫《有光》。在李馆带领我们南艺美术馆开馆发展的近十年里面,大家看到我们馆在业界迅速成长,建立声誉的一个过程和状态。所以我们的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本身,也是艺术界的一束光。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先生为艺术家周先锋颁发收藏证书
















有光 —— 周先锋个展
The Glazed Radiance —— Zhou Xianfeng Solo Exhibition
开幕式:2021.4.15 下午 3点
Opening:Thursday,3 pm,2021.4.15
展期:2021.4.15 — 4.30
Duration:2021.4.15 — 4.30
学术主持:陆斌
Academic Director:Lu Bin
艺术总监:郑闻
Art Director : Zheng Wen
策展人:张雨卓
Curator: Yuzhuo Zhang(Mark)
策展统筹:薛黑黑、束宁睿、俞点
Exhibition Coordination:Xue Heihei,Shu Ningrui,Yu Dian
海报设计:王瑞楠
Graphic Design:Wang Ruinan
地点:南艺美术馆零展厅
Venue:Hall 0, Art Museum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he Arts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