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主题:一合酥与剧本杀

曹操:欢迎来玩“一合酥”剧本杀

一心想杀入当代艺术圈的曹操,一日不经意间翻看小时候看过的三国演义连环画,其中一幕令他茅塞顿开:曹操在塞北进贡给他的酥盒上留下“一合酥”的字,军中主薄杨修便自作聪明让大家一人一口将其分食,并说这是将军命令……故事虽是戏说,但想干一番艺术事业的曹操立刻想到当下的艺术玩法不就是猜字谜、讲故事与扯关系吗?不如给美术馆策划个出圈的项目,搞个事情出道。于是曹操找到艺术界的资深老铁共谋大事。老铁听了曹操的想法,同意作为曹操的谋士,并答应给他三个锦囊。曹操打开第一个锦囊,里面写道: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曹操一头雾水,老铁摇着解释道:“艺术界也存在着能量间的转化,比如艺术潮流与独立精神,市场价值与学术价值,社会需求与个人意志……又比如你提到的‘一合酥’的典故,里面就有关于“试探”、“解构”与“共谋”的隐喻,在当代艺术生态中比比皆是。类似于“盒/合”的建构与拆解,可以比作今日当代艺术,东西文化以及不同身份认同的群体间的“分”与“合”,相互制衡与转化的往复状态。”

曹操连忙摇头,觉得狗屁不通。老铁抽了口国产雪茄,提高嗓门继续说道:“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的美术馆在扩延自身“白盒子”空间与影响力的同时,也在滋生不断内化的权利生态,越来越多的策展人与艺术家也被裹挟其中,轮番上演装扮与解构“白盒子”的戏码。但这往复的过程是否给公众认知艺术制造了更大的障碍呢?看清了这一点,你就可以‘对症下药’……”
曹操没等老铁说完,抢话道:“没什么权利不权利的,我看都是无病呻吟,一点都不好玩。你看隔壁刘备在蜀地把农家乐都开成了4A景区,人气、票子、口碑都有了。”老铁觉得曹操没有慧根,但看在3000元顾问费的面子上,又给了他一个锦囊:
“远离中心,大利南方。”
“Duang!”曹操的手机这时刷出一则广告。正好是一个策展人驻地项目的公开申请广告:英雄不问出身,为更具跨文化思维的未来策展人提供交流与实践的机会!曹操定睛一看,目的地正好是在南方,顿时心潮澎湃。但作为策展界的菜鸟,曹操实在没有文化自信。老铁抿嘴一笑,从帆布包里拿出了一本《策展课1》,叮嘱道:“看看艺术圈的‘孙子兵法’”。曹操笑着应道:“是教人怎么做孙子吗?”他接来翻看书页,书中文字虽不多,但语法混乱,逻辑不清,图片也是寡淡的空场照片,空洞无物。曹操越看越觉得没趣。快要放弃时,发现一页中夹着一张月饼卷,背面印着一家剧本杀馆开张酬宾的信息。“有了”曹操灵机一动,有了主意。“不如我们投个剧本杀的方案吧”。老铁抽了一口雪茄,破口大笑起来。

曹操是个行动派,不顾老铁冷嘲热讽。扑在案头就开始奋笔疾书,遇到生僻词句表达不出来的,就连涂带画,不过方案还是遇到了瓶颈。这时,老铁给了他第三个锦囊:
“艺为戏,合为造,食为天”
“过去的艺术看重不朽与精神,现在则是质疑一切。艺术要从物质的牢笼中解脱出来,要获得新的生命就需要解放它原来所处的文化语境”老铁补充道:“现今的策展绝不是在坟墓堆里淘宝,需要拿出立场与观点!要连接更多不可能为之相连的世界与思想”。曹操缺乏耐心地回道:“艺术过于自我标榜,其实骨子里弯弯绕绕多了,我觉着艺术就是要‘脱轨’,要有游戏心态,与公众一起玩是个出路。”老铁觉得曹操开窍了,便点开微信,转了一张电子邀请函给曹操,上面写道:
策展课第二回征稿启事:故事与结构……
以下是曹操花了一个通宵给主办方准备的方案:
一合酥
策划人:曹操
学术主持:老铁
特别鸣谢(自带赞助):三国杀股份无限公司
本人经过对策展课项目规则及提供的候选作品阅读与思考,试图通过“偷换概念”与“消费艺术”的方式在贵馆创立一间临时的剧本杀空间。我将对原有艺术家方案进行拆解,并与公众共同针对艺术家观念创造出新的“游戏”,以激发展览新的语义与空间。观众将通过“盲盒挑战”,“ 合造游戏”,以及“一人一口美术馆”三个剧本空间单元完成一次不同于以往的艺术体验与反思之旅。
盲盒挑战:
三层展厅将被改造为一个围绕故事、游戏与分享的复合型运营空间。展览的入口大厅地面将被巨大的“一盒酥”空间大字图形所覆盖。当观众进入大厅,将发现并没有常规的前言以及综述展示,而是替换为架空的剧本杀主题游戏“一合酥”的介绍与玩法。配合游戏规则说明的还有我在淘宝托人绘制的盲盒漫画故事,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都可以轻松的通过看图了解有趣的故事背景。大厅的两侧展示了根据邬建安的系列绘画《看不见的世界》制作的连续墙纸,空间内侧则是一个盲盒商店,所有艺术家项目的介绍被印制在数量庞大的盲盒包装上,这些将作为奖品提供给完成挑战的观众。接待区中会有训练有素的志愿者穿着由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元素提炼的剧情服装,吸引公众并与之交流。他们会娴熟地为观众介绍“剧本杀”的参与方式,让观众自由抽取或选择进入线路或剧本。并告知接下来的盲盒采集以及解谜的方式,以及奖励条件(返回入口区根据积分领取盲盒衍生品)。
展厅入口有一个长长的通道展开,展厅中被分为了不同矩阵立方块区隔的小空间,由于特定的预约制度,有限的参观者将以个人或组队方式分时段在展厅里面“探秘”。展厅的一些区域通过塑造与封闭,制造“负空间”。将艺术家作品藏于其中,观众需要根据现场有限的线索,进行空间与作品探秘。在每个可触发的任务空间外,都有密匙需要获得,观众需要完成数个关键词字谜,并填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些参与者文献将同步在空间外面的参考答案中通过LCD屏幕滚动更新)才能打开空间,进入空间寻宝获得积分。被设置成独立展示空间中的作品陈列各不相同,该单元的作品展示灵感参考了杜尚的《手提箱里的盒子》,将着重考虑展出以个人经验,方法论标准,微缩呈现的艺术作品。其中包括陆平原的《河原温,今天》系列作品,陈彧君的《生长》展柜,彭薇《永恒的一天》,翟倞《表格》格子装置,娜布其《原野系列》青铜雕塑,倪有鱼的微缩空间装置《画廊2》。整体的光线昏暗神秘,并形成不同的动线轨迹。最终要找到出口需要观看李撩《艺术是真空》的影像,并在灯光前高声朗读“艺术是真空”才能完成关卡进入二楼。


马塞尔·杜尚,《手提箱里的盒子》,1936-1941

陈彧君,《生长NO.2014202102》,2014-2020

翟倞,《表格-1》

倪有鱼,《画廊2》
合造游戏
通过一楼的故事引入与艺术家盒子中关于艺术创造方式的理解,参与者将在二楼迎来与艺术家共创游戏的任务。二楼入口将呈现缪晓春对“人间乐园”进行重构的寓言作品《盈》。前厅则展示了段建宇的《秘密的花园》,后续空间将被布置为游戏生成空间的共创单元,类似桌游与头脑风暴游戏的杂糅体。大家可以围坐在“游戏桌”前通过领取周围作品旁暗藏的“艺术家方案盒子”,了解不同作品所设置的开放指令,也同时阅读艺术家的观念,尝试或实践指令,甚至留下新的游戏玩法。
例如吴三专《小肥姘》的作品区域里涵盖了一个“化圆为方”的绘图游戏桌,一旁会呈现观众通过计算与绘制共同完成的“括号阵线联盟”的组合图像。仇晓飞《宜家姑》衍生出的是一个“窗帘涂鸦”挑战游戏,提供了自由剪裁,图画印制以及拼布展示区;沈瑞筠绘制的《时尚》、《动物》与《身体》将在展出之外增加“意念绘画”的体验区域,鼓励观众通过在秘密格子中抽取随机物品和单词卡片,进行联想绘画的实验。刘建华的《标准》将配合一个以物易物的游戏项目展开,观众可以带来体现自身标准生活的日常物件,并完成分类摆放游戏,从而获得积分置换水泥装置衍生品。王思顺的《错误的身体》的游戏则是“身体拼图”,观众需要通过写下身体故事,通过折纸放置在一张临近作品的长木盒之中;另一件作品《多巴胺之巅》则是在作品的旁边隐藏了一个互动游戏屏幕“仙女地图”,上面有一个类似纽约911博物馆的全球留言地图,标注每个观众上次发现美女/帅哥的地点……该游戏单元的尾声将以杨诘苍的灯光装置《十一日谈——艺术家还要再努力》结束。

王思顺,《错误的身体》,2011

仇晓飞,《宜家姑 Fairy He of IKEA》,2016

共创游戏过程示意,第六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主题展do it现场,图片提供:麓湖·A4美术馆
一人一口美术馆
三楼的空间被命名为“一人一口美术馆”,展厅较之一二楼明亮了不少,整个空间布满蓝光。入口展出了王广义的《世界,你好》,原作放置在墙内的空洞之中,巨大的墙面将有放大数倍的电子扫描文档打印的墙纸铺设,将保留粗糙的像素颗粒。入口处的志愿者将热情的将观众从展出胡介鸣《七彩》的长廊的两侧进入“一人一口美术馆”现场。而展厅内部的墙面将由杨欣嘉的“手机玩我”项目图像包裹, “其中《策展路窄》项目通过大量同质化的展览海报图像在现场通过360度屏幕翻滚刷屏,而《作为网红拍照背景的当代艺术》则被打印为连续拼贴的墙纸贴满整个展期墙面。周杉的“屏幕间”项目在空间中庭设置了滚动的竖向屏幕墙,实时刷新TOP100艺术图像榜单……“一人一口美术馆”的中间区域地面被邬建安的《看不见的世界》所完全覆盖,中心区域则被设计成为一个跨越整个展期的“快餐大排档”。通过全城派发大量海报和推广消息,招募当地的美食博主与艺术网红来认领“大排档”时段,占领美术馆贩卖美食与饮料,组织潮流活动。大排档鼓励观众将展览及美食体验上传网络,同步在现场数个屏幕播放,与艺术计划和作品“鱼龙混杂,互相消解”,构成一个情景化的消费与展示空间。值得一提的是,该空间消费(衍生品及食物饮品)并不能使用现有货币支付,而需要完成各种任务或共创游戏获得积分的虚拟货币进行消费……
在一顿探秘,游戏与美食之后,观众心满意足的走出展厅。出口我特意将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老铁的墨宝题字放置于此:
“艺术无用,游戏人间”

手机玩我(杨欣嘉),《策展路窄》,2020

手机玩我(杨欣嘉),《作为网红拍照背景的当代艺术》,2020

邬建安,《看不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