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dex}}/{{bigImglist.length}}
{{memberInfo.real_name}}
{{commentname}}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次与旧友的相谈中,无意间提及五台山的过往,随即一拍即合决定结伴而行。其实,一晃三两年,我们在这些年里也是很少交集,若不是工作原因,或许也仅仅是通讯录里还留存的一位旧识而已。原本计划他的另一两位朋友也将一同前往,经过一番小小的周折之后,最终与我俩一起出发的,没想到却是我新认识不久的一位朋友。去寺院这种事情,看来真的要讲究缘分。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似乎大多数的出行,都是说走就走。有秩序的事情在我身上鲜少发生,即便我想去遵循,也往往都是背道而驰。

 

最后一次去五台山还是2019年,也是我生活轨迹发生巨大改变的一年。心心念念地想在去年故地重访,约了几个至亲的朋友,却因为疫情和各种因素,始终没有成行。生命的规律或许就是这样,当把一切期待放下之后,曾经想要的才会突然而至。而生命不可测估也是如此,那些我们以为的亲密关系,未必能够结伴而行到最后;反倒是看似疏远的关系,却成了路途上的助缘。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北京连续几日的沙尘,在我们出发的这一天已完全消散。大家一心向往,兴致盎然。

 

路上,聊起星座,我半玩笑半认真地说最不喜欢这个星座,也是一向最合不来的星座。时逢周末,上山朝圣的人很多,沿途一路都在堵车。公路两边都是荒山,人有三急憋了一路,结果引发急性尿路感染,小腹绞疼难耐。我知道,这是我的业力,亦是我口不择言的果报。神灵居住的地方,善恶一朝显现。一些宿债终究是要清算的,及早报应是件好事。

 

在五台山的民宿安顿好之后,两个我“讨厌”的处女座男人,细致耐心地忙前忙后,出出进进的去餐厅打包饭食、去诊所买药,一遍遍地麻烦着房东借锅借碗,用山上打来的泉水烧开让我服药,只为了让我能尽快得以恢复,不影响第二天的朝拜。吃着他们打包回来的饭食和亲手剥好的一粒粒坚果,我突然畅笑不止,小腹的疼痛好像也瞬间荡然无存。他们问我笑什么,我说像是在居家过日子,被你们照料得心里感觉很温暖,朴实而又深情。或许,我们往昔的某一世,真的在一起居住生活过,甚至一同修行过。我始终相信缘分这种事。

 

人们常说,起点就是终点。喜欢与讨厌这种事,好像也是。总是需要从不喜欢的人和不顺遂的事里才能讨教到成长的经验。而修行,就是要从心念上通过层层关卡,逐渐消解掉所有的不喜欢。


既然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向死亡,在轮回的时候都会换个角色,在重生的时候都会换个皮囊,那些所谓的爱与不爱也就不再重要,因为总归都是要失去,总归还是会再相遇。生生不息,周而复始。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我们从春天又回到了冬天。

 

四月的五台山,夜晚寒凉。寺院的师父说,我们来的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高山上的积雪从远处仍俨然可见,山上的草木也还未葱郁。寺里大殿外,一株桃花倒是开得粉嬾盛然,只是在络绎不绝的游人和香客中显得格外清冷。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五台山对于寺院的管理政策较之前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驾的香客不能再随意上山朝拜,也是因为几天前的大雪,为了安全起见,景区山路都在封闭的状态。本想带着此次同行的两个朋友去参见一下曾经拜访过的寺院和师父,却因为政策和天气的原因,无法完成,内心觉得稍有些遗憾。想来,我们各自的业因与寺院和师父也是要看缘分的。曾经,无论参访哪座宙宇,拜见各位高僧大德都是畅然无碍。只是,因缘聚散终有时。如今孤单影只,阻碍深重,与寺院的机缘亦总是失之交臂。或许,这也是另外一个契机,犹如面壁的自省。人们常把内心的依赖寄托在外部,却不敢向内张望。毕竟,直视深渊探究,需要极大的勇气。也唯有把对外界的全部依赖一一打碎,才可能获得内心的自由和通透。

 

此次五台山之行,在我心里并没有太多朝拜的意图。只是梦寐不忘地觉得,应该来了。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环境、一个人或一件事,莫名的感到愿意亲近,并没有太多的理由可言,也不抱什么目的,只是单纯地依循宿世的因缘,内心涌动。对人对事,我极不愿意把彼此之间活成债务关系,终日惦记着谁欠自己的,自己又该去偿还谁。生生世世,我们已重叠了不知多少回,早就难以分清到底是谁负了谁。每段迹遇都是瓜熟蒂落,有它自然而然的道理,心里有杆秤,难免就会有不平。在给予里期待有所得,会很累。如若到老都不能够觉知,会活得很苦。常常说红尘俗事,说到底都不过是自己的欲念之事。难以理清头绪的不是事情有多复杂,而是妄念纷飞的牵扯,想要的太多,却又没有三头六臂的本事。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我需要交付。把真心完全交付出去。这是我在来五台山的路上得到的答案。

 

久日来心里积压了太多的疑问,暗淡得没有一点光。每每在夜晚望向身后的万千灯盏,我知道那并不是自己的归处。人活在世上,没有谁能完全过着如愿以偿的顺遂人生,我们常常会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所以,资深的愚蠢成就了迷之自信。我们用力的真心欺骗着自己,也欺骗着旁人。交付出去的也全然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真心”,终日乐此不疲奔赴的也都是那个假意,放不下的虚情拖累了我们一生又一生。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自藏传喇嘛教传入中原以后,在民众中至今一直盛行。有关藏传与汉传两种教义,也一直都是争议不断,硝烟从未停止过。曾经,我也参与过这样的“战争”。后来渐渐明白,口诛笔伐的并不是为了法,而是自己那颗争辩的心。佛法是心法,说到底还是应从自心上去修持。菩萨依众生相所需,外在显现的或而庄严神圣,或而轻佻邪恶,不同的表法,都是相而已,关键是自己的心居于何处。细腰瘦身是佛,大耳垂肩也是佛,需要拜的并不是佛相,而是那个需要降伏的心魔。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每次去寺院,燃香拜佛都想不起来有什么诉求。平日里那些期期望望,到了这个时候总是大脑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要求些什么,只愿安安静静,在寺院大殿外的空地上坐会儿就好。因为这次封山的缘故,没能如期找到一座人烟稀少的寺院。走马观花似地在景区中心的各个寺院里与游客们摩肩接踵。人声鼎沸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太过复杂,也缺乏深邃。

 

回来路上,途经山凹处一座名为金刚庵的寺院,并不显眼,只是觉得应该停下车进去看看。一进寺门,看到一位比丘尼师父正在修剪花草。我们跟师父合十打了声招呼,师父像是看到了春节回家过年的孩子,热情地说,你们回来啦,快去大殿礼佛吧。随后忙前忙后地帮我们找来香,又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燃香礼佛。那一刻,我觉得师父像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时间的原因,与师父客套了几句,便告辞匆匆上路。回京后心里仍一直惦念这位师父,有的人只需一眼,便会知晓何止是一世的情缘。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看到过一个作家写下这样一段话已无法长久地用力地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生气。也许会有漠然或无视的可能,但燃不起嗔恨之火焰。一想到已不会用力地生气,或像少年时倔强地发脾气、与人冷战、决绝出走、与人结仇生怨,思维的转化导致了人能够接纳与化解一切。这种自由确实也有点儿人生无味的感受。因为戏剧性总是与愤怒、自我存在感紧紧联系。而无戏剧性的人生,也失去了某种热烘烘的兴味,无冲突、矛盾。失去执着之后,只留下素白原貌。其实除了嗔恨,对一件事和一个人的喜爱也是如此,没有了任何企图和孤注一掷的热情,全然没了力气。索然无味,或许也是人生的一种味道。

 

禅宗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生的三种境界,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味道。只知道回首望去,山上白雪皑皑,心中再无四季。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一草一木| 山上白雪皑皑 心中再无四季 山上 心中 旧友 五台山 过往 工作 原因 通讯录 旧识 朋友 崇真艺客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
Find Your Art
{{pingfen1}}.{{pingfen2}}
吧唧吧唧
  • 加载更多

    已展示全部

    {{layerTitle}}
    使用微信扫一扫进入手机版留言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长按识别二维码分享朋友圈或朋友
    {{item}}
    编辑
    {{btntext}}
    艺客分享
    {{mydata.real_name}} 成功分享了 文章
    您还可以分享到
    加载下一篇
    继续上滑切换下一篇文章
    提示
    是否置顶评论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取消置顶
    取消
    确定
    提示
    是否删除评论
    取消
    确定
    登录提示
    还未登录崇真艺客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
    立即登录
    跳过
    注册
    微信客服
    使用微信扫一扫联系客服
    点击右上角分享
    按下开始,松开结束(录音不超过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