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嘉德2021春季拍卖会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专场预展
5月14日—5月17日
嘉德艺术中心
拍卖时间
5月18日(周二)19:30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1层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唯余笔砚情犹在
留与人间作笑谈
元人春山游骑图、王礼寔致叔方学士札、刘继益致叔方学士札、赵孟頫《桃源图歌》,即将于此季《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中亮相。元人(传盛懋)《春山游骑图》,技法、境界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盛懋《溪山清夏图》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东山丝竹图》(已被添赵孟頫款)极为相似。虽失款印,但谢稚柳先生定为盛懋所作,非无据也。元人王礼寔、刘继益二札,同是写寄“叔方学士”陈植。王礼寔札,书写秀劲流丽,曾为王世贞收藏,自非寻常物;刘继益札,书得赵孟頫余绪,圆润流美,熟而不俗。本幅有明王世贞及近人张葱玉、张文魁藏印,亦绝非凡品。赵孟頫观商琦所绘《桃源春晓图》,颇为赏识,为其题诗一首,流传后世,遂成名篇。
Lot 386
元人(传盛懋)
春山游骑图
立轴 水墨绢本
本幅:155.5×88 cm,约12.3平尺
诗塘:13.5×88 cm,约1.1平尺
RMB: 15,000,000-25,000,000
诗塘:谢稚柳(1910-1997)题:元盛子昭春山游骑图。定定馆鉴藏。
签条:元盛子昭春山游骑图。定定馆鉴藏。
说明:
(一)是件曾经著名画家、鉴定家、学者谢稚柳先生鉴藏,并亲题诗塘和签条。1945年后,谢稚柳定居上海,书其居匾额为“定定居”,专心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从此,谢稚柳先生便以书画鉴定与文物专家、画家的身份在上海工作。他以临摹中国古代绘画过程中的笔墨体会,进行中国古代绘画的鉴定,编选《唐宋明清画选》,开创依据真迹临摹古书画。196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谢稚柳为成员之一,奔赴全国各地鉴定馆藏书画万余件。经过长期的馆藏书画鉴定工作,谢稚柳积累了大量的中国书画鉴定经验。
(二)2010年8月21日至2011年1月9日,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举办了《忽必烈汗的世界——中国元代艺术展》。此次展览是继2004年成功举办“走向盛唐”展览之后,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美国纽约大都博物馆再次合作举办的大型展览,汇聚了散落于全球各地的元代艺术精品。
作为此次元代艺术大展的补充,大都会中国书画馆也同时推出了展览“元代大革新:艺术与朝代更迭”,追溯了蒙古族统治下的书画创作的大革新,以及对明初文人传统的酝酿。70余件书画作品,有立轴、手卷、册页以及扇面,整体呈现出元代社会与政治巨变下的新的文人审美趣味。此展主要以大都会博物馆自身的藏品为主,外加17件来自纽约本地私人与大学收藏的珍品。而是件元人《春山游骑图》即在其中。
展览:
1.《元代绘画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Yuan Painting), 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2006年12月2日。
2.《元代大革新:艺术与改朝换代》(The Yuan Revolution:Art and Dynastic Change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2010年8月21日至2011年1月9日。
盛懋,元代嘉兴人,擅山水花鸟,与里中吴仲圭同享盛名于时。所作山水有二路,一水墨浑厚,得董源、巨然苍茫滋润气息。好作江上景色,林木郁茂,意境幽远,风神自具。另一路为青绿工细之作,构图繁复,笔墨精谨,水榭殿阁都以界画为之。他是赵孟頫的再传弟子,这一路工丽秀灵的山水因颇接近赵氏画法而每被后人割去款识添上赵孟頫名字以谋高价。
元人(传盛懋) 春山游骑图 局部
《春山游骑图》正是盛氏工丽一路的山水。画中青山起伏,岗岭逶迤,近处乔松茂树间花木正盛,有士人策骡过桥,后有童子肩桃花一枝随行。山路尽处,一庄园隐现于崇岩密林之间。岩下大江空阔,渔歌迭起。远处青山如眉,春色淡荡,令人心醉。画中林木深秀,姿态生动;石用细笔长披麻,勾皴缜密而轻松秀逸;淡青绿设色,明净淹润,了无俗韵;人物、界画都精严有法,点缀有度。技法、境界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盛懋《溪山清夏图》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东山丝竹图》(已被添赵孟頫款)极为相似。虽失款印,但谢稚柳先生定为盛懋所作,非无据也。
元人(传盛懋) 春山游骑图 局部
元人(传盛懋) 春山游骑图 局部
涵庐珍藏元人尺牍
Lot 389
王礼寔 元代13-14世纪
致叔方学士札
册片 水墨纸本
29.5×54 cm,约1.4平尺
RMB: 15,000,000-25,000,000
释文:礼寔顿首肃拜,上叔方学士尊先生坐右。礼寔近所钞晦庵夫子《易义》并奉书道区区谢,想彻听司。昨士廉处辱寄声,感感。少白闻传点鲁齐王公四书本,深有发明,已尝面言,便中望携带,见借数时,庶得校勘旧所传者。仆困坐寒窗,閴无闻见,孤陋卤莽,自视欿然。此心之忧,日月逾迈,实赖高明有以启迪之。又每恨一见即别去,不能日继以亲炙之也。恐书札还矣,先此奉闻,临书企仰,不胜惓惓。不宣。礼寔顿首肃拜。十月十日奉。
鉴藏印:贞·元(半印)
说明:
(一)
上款“叔方”或为陈植(1293-1362),植字叔方,自号慎独痴叟,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元天历间奎章阁臣陈深之子。擅书,力学工文,山水有黄子久气韵。王礼寔曾官平江路嘉定训导,应与陈植有交集。故宫博物院有王礼寔《行书骑气帖》,也是写给陈植的。札中称“获追陪左右宴游”,“惟吾兄当年强仕”之语。按古人四十称“强仕”,《骑气帖》约书于1322年间,与此札书风一致,当属同期作品,书法承袭赵孟頫、鲜于枢书风。
另元代书家张雨(1283-1350)有侄张谊,亦字叔方,至正间领乡荐,授
松江儒学正。并此备考。
(二)
1.“贞·元”印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士贞(1526-1590)藏印。王士贞,字符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好为古诗文,“后七子”领袖。官刑部主事。
2.张文魁(1904-1967),字师良,斋名涵庐,松江川沙王港人(今上海浦东)。初为上海恒义升百货店学徒,后并入三友实业社、国华投资公司等,以经营百货致富,为海上商业巨子,同时兼任中华全国工业协会理事等职。1948年赴港,旋往巴西定居。经营之余,酷嗜书画,与沪上书画家,收藏家过从甚密。偶尔参加张珩(葱玉)韫辉斋雅集,品评甲第,还陆续购得张氏韫辉斋藏宋元书画、尺牍不少。
王礼寔 致叔方学士札 局部
此元人王礼寔致叔方学士书,言及抄录朱子《易义》,及商借《四书》以校勘旧藏云云,可见当是勤于学问之士。故宫博物院亦藏其一札(《行书骑气帖》),书写秀劲流丽,可信出于同一手,上款亦“叔方”,两相可印证。此札右上有“贞元”连珠印,知曾为王世贞收藏,世贞字符美,号弇州山人,明中期太仓人,累官至刑部尚书,好为古诗文,文名满天下,亦好收藏,所藏法书尤精。此其箧中之秘,自非寻常物。
王礼寔,无锡人。元代末年曾官平江路嘉定训导。《乾隆嘉定县志》卷七有载,可知其为泰定年间嘉定训导。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魏公二帖”(《致丈人节干札》、《致希魏判簿札》),帖后有钱良右、陇西李皓、蜀人梁子寅、陆友仁、陇西李叔、南阳张逊、郑元祐、僧嗣益、梁溪王礼寔、吴门丘宗、后学张渊、卢熊等十三家元人题跋,其中多人应与王礼寔有交谊。此卷后王礼寔跋曰:“吴兴松雪公,名高当代,而书法之妙,盖牢笼古今,出入羲献也。此二帖虽盛年所书,然其轻清流丽之画,得超迈入神之变,有非后人所可及者,淳卿宝之无斁,泰定五年三月一日,梁溪王礼寔观。”
Lot 390
刘继益 元代13-14世纪
致叔方学士札
册片 水墨纸本
32×44 cm,约1.3平尺
RMB: 10,000,000-12,000,000
释文:继益顿首再拜。特承高谊枉顾,衰病中欣怿之余,不药而囗矣。偶就河渔舟买得小鯾,颇囗鲜,故用驰献,少备命酌之需,粲留为荷。枕边扶惫,布此,统干心照不备。老弟刘继益顿首再拜。叔方学士心契兄长阁下。
不肖与小女、粗婢稍愈,而老妇今早亦复身热,见此服药。信灾寒之余一人亦不完,可悯哉!叔方学士兄长阁下。老弟刘继益露缄。
钤印:刘继益印(二次)
鉴藏印:贞·元、张珩私印、张文魁、张氏涵庐珍藏、涵庐鉴藏
说明:
(一)“贞·元”印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士贞(1526-1590)藏印。王士贞,字符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好为古诗文,“后七子”领袖。官刑部主事。
(二)张文魁(1904-1967),字师良,斋名涵庐,松江川沙王港人(今上海浦东)。初为上海恒义升百货店学徒,后并入三友实业社、国华投资公司等,以经营百货致富,为海上商业巨子,同时兼任中华全国工业协会理事等职。1948年赴港,旋往巴西定居。经营之余,酷嗜书画,与沪上书画家,收藏家过从甚密。偶尔参加张珩(葱玉)韫辉斋雅集,品评甲第,还陆续购得张氏韫辉斋藏宋元书画、尺牍不少。
著录:《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贰),张珩著,第96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15年。
《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此札刘继益为张珩藏物,著录于《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名为《衰病帖》:“黄元纸本。高口公分,宽口公分。行书,字大近寸。书法赵文敏,甚精,逼近邓巴西也。继益行履俟考。此贴盖于陈叔方者,则亦非元末人矣。帖凡十五行,余得之密韵楼蒋氏,欲装入《元人尺牍》册,久而未成,置箱箧中,为人窃去,今不知何往也。
从这段记载中可知,此札原为藏书家蒋汝藻藏物。蒋氏藏书自蒋汝藻祖父蒋维基、叔祖蒋维培始。蒋氏兄弟精于小学,兼精校雠,藏书之富在道光、咸丰间(1821-1861)“有声于吴越”。蒋氏藏书传至第三代蒋汝藻,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蒋汝藻(1877-1954),字孟苹,号乐庵。对版本的鉴赏具有很好的基础。与傅增湘、沈曾植、朱祖谋等著名学者皆有往来。1916年秋,蒋汝藻从藏书家、校勘家曹元忠处高价购得经明人俞琰、都穆、朱存理、华夏等递藏之宋本周密的《草窗韵语》。汝藻兴奋不已,遂将原藏书处改名为“密韵楼”。
张珩,原名泽珩,字葱玉,号希逸,室名韫辉斋、求实斋、木雁斋。出身吴兴望族,沾祖、父辈书卷鉴藏之风,少小即才识颖异。未及冠,挟巨赀蒐集法书名画,不数年,便于真赝誵讹间炼就巨眼,旋以书画鉴藏声震寰中。他收藏的作品不仅数量多,且质量精,拥有众多国宝级文物藏品。如唐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唐·周昉《戏婴图》1934和1946年两度被聘为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1950年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特约顾问,兼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1962年受命任文化部书画鉴定小组组长,率组巡回鉴定全国书画近十万件。并于公务之暇,秉笔著述了一部皇皇巨著——《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此部书画札记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书画作品,其中大多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也有少数作品为私人收藏。
此札与王礼寔札一样,同是写寄“叔方学士”的,可知继益亦是元代人。书得赵孟頫余绪,圆润流美,熟而不俗,水平绝不一般。本幅有明王世贞及近人张葱玉、张文魁藏印,诸公皆巨眼,亦可证此札之绝非凡品。
据《醴陵氏族志》知,刘继益祖籍江西,后迁至醴陵。又据《醴陵刘氏族谱》卷五,刘继益,号北政,元成宗大德三年己亥八月初八日午时生,元末挈家远徙,明初始复故居,洪武六年编立户名,七年修家谱,十二年己未十月初六日寅时殁,取本月二十八日酉时葬廖家壋马形脚下未山丑向。由此可知刘继益(1299-1379)与陈植(1293-1362)年岁相仿。
此“刘继益致叔方学士札”,言及“特承高谊枉顾,衰病中欣怿之余,不药而囗矣。偶就河渔舟买得小鯾,颇囗鲜,故用驰献,少备命酌之需,粲留为荷。”其中“衰病中欣怿之余,不药而囗矣”,应是陈植前来探望,其衰病中,感怀不已,不药而愈矣。同时,其购买鯾鱼相赠,作为下酒菜,答谢陈植。
又言及“枕边扶惫,布此,统于心照不备。老弟刘继益顿首再拜。叔方学士心契兄长阁下。不肖与小女、粗婢稍愈,而老囗今早亦复身热,见此服药。信灾寒之余一人亦不完,可悯哉!”
“枕边扶惫”则是刘继益“衰病”,病体未愈,仍感疲惫。而“不肖与小女、粗婢稍愈,而老囗今早亦复身热”,当是指其与小女、婢女身体稍愈,而“老囗”应为“老妇”仍反复发烧。其中“粗婢”,可知刘继益家境甚佳,聘有婢女。
考其族谱,“老妇”即应为其妻曾氏(1300-1342)。其为元大德四年生,至正二年五月十八日卒。而言及“老妇”,又据曾氏生卒年,可推此札当书于1340年前后不久,甚至即为1342年,猜测曾氏或因“复身热”而过世。
是札,钤有明王世贞及近人张葱玉、张文魁藏印,而据张葱玉所载,亦曾为蒋汝藻“密韵楼”旧藏,诸公皆大家巨眼,甚是难得。此札书法亦是得赵孟頫余绪,圆转遒丽,妍润多姿,笔法则精熟,结字平正秀丽,气息高古,知刘继益应是儒学造诣深厚,涵养甚深。
“王礼寔致叔方学士札”与“刘继益致叔方学士札”曾辑为册页,册中另有宋人佚名《教论帖》、倪瓒《手毕帖》、张雨《快雨帖》、姚枢《遐思诗帖》、顾俨寿《木兰花慢词帖》、张端《别驾司帖》、张尧《利宝帖》、彝甫《寿道帖》等。皆宋元巨制名帖,殊为可珍。
Lot 388
赵孟頫 1254-1322
桃源图歌
册片(二开)水墨绢本
26.3×14.7 cm,约0.3平尺(每幅)
RMB: 6,000,000-7,000,000 (4)
题识:桃源春晓图是商德符学士所作,笔法超妙入神,使唐王右丞復作亦当啧啧称赏。余甚爱之,故识以歌。子昂。
钤印:赵氏子昂
释文:
宿云初散青山湿,落红缤纷溪水急。
桃花源里得春多,洞口春烟摇绿萝。
绿萝摇烟挂绝壁,飞流淙下三千尺。
瑶草离离满涧阿,长松落落凌空碧。
鸡鸣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识。
瀛洲仙客知仙路,点染丹青寄轻素。
何处有山如此图,移家欲向山中住。
后页:
启功题:此松雪题商德符画桃源图诗,笔致滋润,骨力开张,在陕刻天冠山诗之上。松雪曾称古刻数行之可贵,此绢素墨应在古刻之上,又何待言耶。哲翁书得山阴法乳,什袭此册,盖有鍼芥之契。承示命题,因识其后以復哲翁,幸有以教之。一九八四年初夏,启功时寓首都。钤印:启功、元白
签条:
启功题:赵松雪书桃源图歌。启功获观因题。钤印:启功、元白
后页

签条
赵孟頫 桃源图歌 局部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