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上海”2021早鸟购票通道现已全面开通 >>>
识别右侧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预约门票

REGERNERATIVE DESIGN
“再生设计”时代来临
COMES TO CHINA AND THE WORLD
——在中国,在世界
科勒精选·设计上海设计论坛
2021年6月3-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

FORUM
部分嘉宾阵容
SPEAKERS
今年,设计论坛将云集国内外设计“大咖”,为现场观众带来前驱的洞见分享。在论坛嘉宾中,有来自建筑设计界的大师 Aldo Cibic,他的创作项目“微观现实”(Microrealities)(2004)和“重新思考幸福”(Rethinking Happiness)(2010)均入选“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有现代制造业的设计师、创意总监和专家 Sebastian Wrong;作品多产且风格多变的英国设计师 Thomas Heatherwick;以其概念性和有趣的设计而闻名的荷兰设计师 Richard Hutten 等。


《2021全球设计先锋人物专访》
设计上海 X ALDO CIBIC
ALDO CIBIC
“孟菲斯”联合创始人
建筑师

意大利著名建筑设计师Aldo Cibic于1977年开始与Ettore Sottsass Jr.共事,接下来的几年里,Matteo Talhun和Marco Zanini也加入了他们的团队。1980年,他们共同发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孟菲斯Memphis设计运动,反对任何限制设计思维的固有概念,启迪了一代代设计师。
Aldo Cibic现在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理工大学,威尼斯和多姆斯学院任教,同时他也是上海同济大学的名誉教授。在本届“科勒精选·设计上海设计论坛”中,这位对全球设计具有深远影响的设计师将在现场分享他的设计感悟。

输入名字
请问您的文化背景对您有怎样的启发和影响?
Lee Broom
文化就是你每天所看到的还有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就像我所看到的水果的颜色、我遇到的人、他们和我的交谈、我读过的书和我听的音乐等等,这些所有的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给到我对新想法、新作品的启发和启迪。


代表作品 Tibetan

代表作品 Dalla Verde office

输入名字
请问您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您怎么理解中国设计?
Lee Broom
我2003年是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从去年10日到现在一直在上海居住,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我正在亲身感受中国当下经历的巨大的改变和变革。我们尝试思考一下,在中国你做的事情都可以带来巨大的数字,我希望中国设计可以从根本上为我们共同的未来进行更多的思考。


代表作品 TableJoy ph Santi Caleca

输入名字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再生设计——在中国,在世界”,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设计当中是如何体现这个主题的吗?
输入名字
我来到中国上海的原因之一,便是我对城市再生和乡村再生这类话题项目有深厚的兴趣。我们正在和同济大学做两个设计创新的项目:
“NICE2035 Living Lane ”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项目,基于多年社会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发起的一个创新项目。N-ICE2035意为面向2035年的“创新、创业、创造”三创社区。NICE更意味着“美好生活”。



输入名字
另一个城市更新的项目NICE2035赤峰路未来生活原型街区,赤峰路段的升级改造计划启动,这将是四平路1028弄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的升级版。在这条全长只有890米的赤峰路上,通过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驱动,打造一批集实体店、实验室、孵化器、众创空间为一体的“未来生活原型实验室”,并实现实体运作、持续迭代,在服务市民生活的同时,转化实验室科研创新,重构社区生活的新场景,让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迸发出更加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2021全球设计先锋人物专访》
设计上海 X 邓鸿浩&曾佳旎
邓鸿浩&曾佳旎
Butlr 创始人
联合首席执行官

作为首次参加“科勒精选·设计上海设计论坛”的年轻设计师代表,曾佳旎、邓鸿浩设计师致力于探索新科技和创新的设计,希望通过创造可交互的物理空间、材料、设计,在物理现实中寻找其与虚拟世界的存在关系,探究数字工具或信息是如何影响我们在真实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和产品使用。

输入名字
请问可以和我们分享下你们最新的项目和作品吗?
输入名字
我们最新的两个项目是“Butlr”和“Illusory Material”,都是在探索研究数字人工智能或者物联网是如何影响我们每天的生活和每个使用的物品。“Butlr”是MIT媒体实验室的副线项目,通过创造一种真正能响应用户需求并保护隐私的传感器网络技术,为建设下一代智慧城市打下基础。研发出的传感器将发往全球各地的用户,保护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代表作品 Butlr

输入名字
请问您的文化背景对您有怎样的启发和影响?
输入名字
我们都出生于中国,接受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且在西方国家进行深造。当我们刚开始学习设计的时候,也和其他学生一样,设计的楼宇还有产品具备中国元素或者只是解决的社会的痛点。当我们到麻省理工和哈佛深造之后,我们的设计更加偏向于研究和科技,所以相较于以往的只是为了需求而做设计,我们现在是希望创造新的想法和品牌去重塑传统设计行为和方式,为了设计师、用户和研究者提供更加创新性的思路与想法。


输入名字
请问您怎样理解中国设计?
输入名字
我们认为中国的设计最伟大之处是“大道至简”,它巧妙的隐含着深厚的寓意和文化智慧。许多中国传统艺术和建筑都看起来非常简单或者说是平凡,但是当中的细节却博大精深。它总能给人们留出想象的空间并且每个人有不同的理解与解读方式,就好像阅读诗文一样。


代表作品 Loopop

输入名字
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再生设计——在中国,在世界”,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设计当中是如何体现这个主题的吗?
输入名字
我们“Illusory Material”项目的目标就是去探索如何在参数化建模中嵌入编程设计和数字信息,来创造全新的、未曾在现实环境中出现过的物理的材质。我们让设计师利用多材料3D打印去创造材料,而不是仅仅去选择已有材料的设计方式。所以“再生设计”对于我们这个项目来说不仅仅是关于可持续,而是摆脱对工业设计中材料单一表面的痴迷与局限性思考,而在物理材料表面增加一个维度。通过在“三维体素”中嵌入材料的多种性质和结构信息,引入一种全新的材料概念:不需要任何媒介,直接与人类或环境交互的材料。



代表作品 Illusory Material
设计日历上不容错过的亚洲设计盛事
“科勒精选·设计上海”设计论坛
2021年6月3-6日
作为亚洲范围内极具影响力的前沿论坛活动,科勒精选 · 设计上海设计论坛汇聚国内外领先设计师们的前瞻思想,通过设计思维与视野洞悉未来。欢迎随时查询“设计上海”官网,获取最新设计论坛资讯: www.designshanghai.cn
“设计上海”2021早鸟购票通道现已全面开通 >>>
识别右侧二维码,或通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预约门票

Exhibitors | Interior | Architecture | Trends | Awards
Live Streaming | Jobs | Ideas | Events | Design Icons


2021年6月3-6日
上海世博展览馆

2021年9月24-27日
全国农业展览馆

2021年12月9-12日
深圳会展中心
WWW.DESIGNSHANGHAI.CN
“设计上海”延伸阅读 ▾
一享全球前沿展会、设计灵感资讯!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