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聚场A-Z
华侨城创意文化园15周年特刊


◎《@LOFT》总第39期特刊封面拉页效果图
(封面设计:another design)

今时今日说起书店,会容易联想到那些空间设计出彩、通过网络传播掀起探店热潮的新书店。咖啡餐饮、文创产品与书籍一起复合经营也成为时下书店运营的常态。而将举办音乐活动、销售唱片及书籍进行“三合一”的书店,恐怕只有独此一家的旧天堂书店了。
阿飞:书间偷活
采访+整理 |DCM+范馨文
阿飞(涂飞)
旧天堂书店创办人,音乐策划人
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的斜坡之下,有一家旧天堂书店。书店由阿飞、魏籽、介词及丁路四人创办,主营书籍、独立音乐出版、唱片和磁带等。每个月第一周的周二晚是“书店塑料人”黑胶音乐分享,不定期还有各种音乐爱好者的分享讲座、聚会等,他们相信“自由而美好的事情会不断发生”。旧天堂不只是一家书店,尤其是明天音乐节、爵士音乐节期间,书店成为演出之后的第二现场,音乐家从附近的 B10 音乐现场来到这里“返场”,让现场的乐迷“满载而归”。
◎ 旧天堂书店,2021 年
点击查看旧天堂书店2011年图片
记得2010年的时候知道华侨城创意文化园要做北区的开发,我就把书店从华强北开过来了,到今年也十周年了。我们在200平米不到的空间中砌了一道墙,将演出、销售唱片和书三件事都干了。
一个店开张10年肯定是有巨大的变化,根据你的货、人群的不同,你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所以说书店必须要变,它是建立在日常的事情里面,潜移默化的变、慢慢的在变。很多书店开不下去的原因是他们并不掌握这些技能,没有“人”在这个空间里面发挥主观的能动性,它就很难生存下来。我们是用非常朴素的买卖人的想法做书店,越是想做文化的事情,越要把买卖的事情做好。文化是建立在一些特别琐碎的基础工作之上的,它是你自己的需要,不是客人的需要,我觉得没有比自己需要更重要的事情,它会让你做一件事情不觉得辛苦。我觉得这是文化的态度,也是书店的运营之道。
浪潮在不断的起起伏伏,文化、消费、时尚及商业各种各样的浪潮,要去配合哪一个浪潮都不好。尽量不被浪潮冲倒,尽量让自己站着活。
我每天99%的时间都在这个园区生活,这像不像家呢?我看着它从茅草地(成长)起来,更希望它好。一个园区的命运是人的命运、是管理者的命运、也是决策者的命运,更是在其中生活者的命运,因此“人”是最重要的。人在这个链条里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决定创意园走向的不是某一个环节,而是一群人。“这个创意园里面住着一群人”,这句话挺重要的,这些人只要有一点点心有灵犀,它就能成很多事情。真正好的园区是,园区要搞事情的时候,我们也一起搞事情,这就是非常好的状态。
我觉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未来应该会在物理和精神的层面都会发生一些改变。所有的机遇或者改变,其实都要一分一秒的时间去积累。园区应该向着更优化的方向去前进,把所有的人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纽带就比较牢靠和坚固,做出来的东西会比较纯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作为非常特别的、前沿的园区,如果说另类的尝试能让艺术文化更有活力,那这种尝试是一定要去做的。
B10 LIVE B10 现场
B10 现场取名于原址,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北区 B10 栋建筑,后来 B10 现场于 2015 年搬去如今北区 C2 栋厂房一侧的空间。2011 年举办的为期一个月的首届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好评如潮,此后爵士音乐节固定在每年 10 月举办,深受国内外爵士乐迷欢迎。2014 年起,两位策划人滕斐、阿飞再策划了包容度更广的“明天音乐节”,于每年 5 月集结来自世界各国的先锋音乐人进行演出。
滕斐 & 阿飞:城市需要音乐空间 & 我们填补社会的空白
采访+整理 | DCM+范馨文
滕斐
艺术家,B10 现场策划人
明天见艺术组合成员
阿飞(涂飞)
旧天堂书店创办人
B10 现场策划人
B10 音乐现场的两位策划人滕斐、阿飞,从 2007 年在南区组织音乐活动到 2011 进驻北区组建 B10 音乐现场,把 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明天音乐节两大盛事扎根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今年五月我们迎来了明天音乐节特别策划“返场七十二小时”,阿飞在策划前言说:“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生活总是送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礼物,如果你相信,我会再回来。出发吧朋友。”

◎ 2019 年第九届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节中节即兴大联盟 © 陈鸿 @DAFA
滕斐:深圳是一个当代、先进和有未来感的城市,一个城市一定需要有文化交流的音乐空间,不然就没有文化的发展。B10音乐现场,开演之前才开门,演出之后马上关门,里面不设酒吧、不设座位,等于把一个音乐现场的双腿“酒水和餐饮”给砍了,尽力把音乐现场做得纯粹一点。正因为简单和纯粹,我们也得到了社会上的一些支持,也感谢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长期支持。“爵士音乐节”之后,我们又做了一个“明天音乐节”,它包容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对明天有影响的音乐及音乐人。两个音乐节成为音乐爱好者、评论人、策划人等所有相关人员的节日,音乐节那几天,白天在园区里到处吃吃喝喝聊天,晚上就听一场激动人心的演出,深夜偶尔会有个即兴,天南地北各种优秀的朋友聚在这里一起过节。
阿飞:第一届OCT-LOFT国际爵士音乐节是2011年,那个时候气氛很好,一切都是未知的。记得音乐节那一个月期间(2011年9月25日到10月15日),很多世界各地的乐队来到园区,观众很开心,那个时候的艺术感比较爆棚,把这个厂房里的音乐节做起来了。像我们音乐节请的那些国际级的大师,会产生一种幻觉,他们觉得这里就像(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纽约,年轻人们眼睛里都充满着渴望,而且能听懂他们的音乐。但是这种现象只有在这里,今天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还有时间的酝酿下,才能够产生的,没有前10年我们的那种扎根,慢慢把一件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没有这样的结果。把文化做成商业的事情,本来就很不合理。长久的文化可以换来商业价值,长久的商业也能带来文化效应。这是我的观点。我们做这些就是要填补社会的空白,而且这是我们的需要。疫情期间,B10所有人都投入在出唱片的工作上,一共做了10张。明天音乐节的唱片有非常好的品质,在国际上也有很好的口碑。
滕斐:深圳的音乐现场这几年多了好几个,但还是远远不够。举例来说德国城市慕尼黑大概有160万人口,我当时(1995年)参与创建的艺术园区Domagkateliers(后由慕尼黑文化局接管)就有3个容纳2000人的音乐现场,更不用说全球金融中心纽约有3000多家画廊、音乐厅……我们这边差太远了,生活的层次和文化内容太少了。城市的主角不是车和房子,而是人和生活;多元共生的城市才是有竞争力的和吸引年轻人的城市。
阿飞:不够,才是我们的优势。“不够”这件事就代表我们的欲望永远超越我们所得,激励我们前进的唯一的动力就是“不够”。有人不是说深圳是文化沙漠吗,对,宁愿在沙漠里种树,也不要在绿洲里抢饭吃。
滕斐: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对我来说是中国第一、最好的文化创意园。祝愿下一个15周年更好!

◎ 演出散场后,音乐人来到旧天堂书店加料即兴是献给乐迷的“彩蛋”,更是体力挑战 ©BothBin@DAFA

◎ 2019 年第九届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乐迷排队入场 © BothBin@DAFA

◎ 2019 年第九届 OCT-LOFT 国际爵士音乐节,铃木勳 OMA SOUND 演出后签售现场 ©BothBin@DAFA
本文节选自《@LOFT》总第39期「B:Bookstore 书店、B10 LIVE B10 现场」,详见实体杂志P006-011。欢迎留意其他部分的发布……
向左滑动
浏览杂志内页

免费杂志领取通道
➤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城区内部分区域
华侨城集团公司本部一楼前台、华侨城汉唐大厦大堂前台、华侨城创意园E5栋一楼(星巴克咖啡馆北门)展架、华侨城创意园E6栋宣传走廊展架、华侨城创意园F1栋通道(高文安面馆对面)展架、OCT当代艺术中心前台、华侨城大酒店大堂、威尼斯酒店大堂、欢乐海岸蓝楹湾酒店、欢乐海岸蓝汐酒店、何香凝美术馆前台、华美术馆前台。
➤官方微信号免费赠阅(即日起至6月30日)
step1:关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官方微信(oct-loft)

step2:转发本条微信于朋友圈并截图
step3: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与OCT-LOFT的故事或对OCT-LOFT的观察,与朋友圈截图一起发送到微信后台
仅需3步,就将有机会获赠本期杂志!留言入选评论区的读者,还有机会获得OCT-LOFT定制精美周边一份。
杂志与周边数量有限,快来参与吧~
记得留下联系方式: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详细邮寄地址
*后续我们将以后台回复留言的方式通知获奖者,因包裹将以平邮途径寄出,请提供可收到平邮寄件的地址,并耐心等待。











已展示全部
更多功能等你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