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同济设创第二届校友论坛活动:一场主题分享&一次十年之约
{{newsData.publisher_name}}
{{newsData.update_time}}
浏览:{{newsData.view_count}}
来源 | {{newsData.source}} 作者 | {{newsData.author}}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同济大学114周年华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校友分会于5月29日举行了设计创意学院第二届校友论坛活动。以“追寻人生的意义”为主题的本届校友论坛在学院暗房报告厅举行,七位来自不同行业的校友为师生们分享了离校后在各自领域用设计思维践行设创精神和追寻人生意义的经历与思考。2007级(即2011届)校友则为毕业十周年值年返校自发组织了一次特殊的班会。同济大学副校长兼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校友分会会长娄永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党委书记范圣玺,同济大学校友会秘书长、同济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郑晓蕾,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孙效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员党委副书记王晓庆,学院工业设计方向硕士教学团队负责人杨文庆,学院工业设计本科团队负责人刘震元,环境设计方向本科团队负责人杨皓,学院工业设计方向教授刘力丹等学院领导及专业教师与阔别已久的校友们共同回顾青春,畅叙情谊。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回顾活动日当天令人感动的瞬间,为设创校友们留下他们的专属记忆。学生们重回母校总是令人感动。论坛正式开始前,范圣玺老师在致辞中动情地说,“校友返校总是特别值得庆贺和珍惜的事情,有学生才有老师,学生还记得老师,还念着老师,那么你就永远是老师,这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体验。尽管很多学生当时还都是来自艺术设计系,但是用莎士比亚的话说,玫瑰换个名字芬芳依旧,学院还是学院,学院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他欢迎校友们回来,祝愿校友们一切都好并尽情享受这个相聚的时光,也感谢校友们带给老师们的这样一个特殊的体验。娄永琪老师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学院12年来的快速发展,他寄语校友们说,“同济大学是所有校友的同济大学,同济的精神和内涵也是由一届又一届的校友共同延续和传承,它是一个情感的纽带,将一群人紧紧连在一起。学院还很年轻,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希望年轻的学院和相对来讲还比较年轻的学院校友群体能够共同进步,希望若干年之后,学院的校友当中有越来越多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做到极致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他欢迎校友们回到母校,将更多新的经验和感受带回来,并希望校友们在追求和实现更“高线”的事业和生活目标的同时,也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字节跳动企业服务线上海研发中心设计负责人朱斌以“做有用的设计”为主题,以“飞书”和“线上办公室”这两个项目为案例,为大家讲述了在踏入社会之后,在一个大的企业组织中,在面对真实的场景时,如何聚焦设计的价值,如何做有用的设计。崔永坤是艺术设计系从建筑城规学院独立设立为设计创意学院后的第一届学生,现在是同化新材料的创始人,也是弗艾柏生物的创始人兼CEO,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共享单车的系统性研究者。论坛上,崔永坤用“喜欢和擅长的事情”、“人生的山有多高”、“和谁一起吃桃子”、“万物皆可设计”等一系列关键词叠加上时间的脉络,分享了他在毕业后的10年多时间里的一系列创业故事和创业过程中他对人生使命与意义的感悟。宋东瑾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助理教授、工业设计专业主任。论坛上,她以“在路上:博士毕业2周年纪”为主题,分享了她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生涯的求学经历中所参与的重要的设计项目,也讲述了自己在两年多时间里所面对的新挑战,比如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从思考“学”什么到研究“教”什么的过程,以及对新环境的适应。在同济求学经历中埋下的种子,与短短的职业生涯中对设计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独立的思考,让她最终在教学与实践中“瞄准”了“用设计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领域。本科毕业于同济设创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的郑路,2019年于瑞典于默奥设计学院高级产品设计专业硕士毕业,现在是HOTO小猴工具产品设计师,曾工作于美国芝加哥IDEO,瑞典above stuido,并获得德国IF、红点设计奖、美国Core77设计奖。他认为设计是一门充满想象力的学科,然而随着设计师的成长,在不同环境中想象力将受到不同的限制,这种限制对于一名工业设计师的体现是尤为明显的。他在论坛上以“设计想象力”为主题,从学生、乙方设计、甲方设计三个方面向同学们阐述了如何在受到束缚的情况下更好地解放自己的设计思维完成在设计中的自我实现。Digital FUN创始人、TEA中国新媒体社区常务理事陈若琨在题为“数字媒体时代的行业发展与社区建设”分享中,为大家介绍了他创立的Digital FUN工作室,在过去三年中,该工作室为超过30场的大中型xR虚拟演出和线下品牌发布活动提供了独具一格的创意内容设计、技术支持及导演执行服务。其主编的《Touch Designer —— 全新一代创意开发平台》也是国内少有的全方位介绍新媒体最新创意及演绎工具的专业畅销书籍。陈若琨同时介绍了该工作室所在的 TEA中国新媒体社区,这是加拿大Derivative公司中国区指定教育合作伙伴。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享,他解析了所在行业的现状以及TEA新媒体社区发展与当下新媒体的社区精神。张哲源是2017届设创本科毕业生,2019年从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毕业,随后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Genesis Arts,开始研究创作基于正向心理学的设计与艺术作品,并与英国国家医疗系统(NHS)建立正式合作。作品曾参展于荷兰设计周(2019、2020)、西岸艺术中心(2020)、油罐艺术中心(2020)等。他以“设计与心理学”为题,通过在线参会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在当前的科技、时代背景下,心理学与设计学的结合是如何发展的?这种跨学科的方式又如何为设计师与研究者在理论、实践中提供全新的洞见与指引。他最后还特别提到,“娄永琪院长在2013年10月提出了‘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这句院训,我算是院训创始届中的一员,这句话不断鞭策我,包括研究生阶段,包括研究生毕业自己做设计的这两年,相信这句话以后也会作为对自己的鞭策和教诲。”张馨月是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作为B站UP主,她通过分享自己学习之余的生活和所拍摄的短视频,为正在读书的同学带来了一些建议,首先是真正地思考自己更喜欢设计这个学科还是更喜欢设计师这个职业,为自己尽早地找准定位。第二是建立独立的人格。“大学是很好的一段时间,能让你完全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生活世界。”第三是把控自己的情绪和时间。第四是积极地参与社交,建立适合自己的朋友圈。(以上内容按嘉宾演讲顺序排列)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一个特别环节,返校班级为学校和学院精心准备了礼物和校友签名册,同时,学校和学院为校友们赠送了《同济人》期刊、同济大学十周年值年返校纪念徽章、设计创意学院徽章。最后,返校班级邀请学院老师参加了为毕业十周年举行的一场特别的班会并合影留念。
{{flexible[0].text}}
{{newsData.good_count}}
{{newsData.transfer_count}}